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屈晗炜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屈晗炜

(扬中市供电公司 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我国传统变电站步入智能化时期的产物,其中囊括着非常多的科学技术,可以为变电站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过硬的技术支撑。要促进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变电运维的技术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管理与控制变电运维中的风险,并学会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风险是每一个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

1、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为电网建设维护的有效方法,以自身特殊性被广泛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指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变电运行维护方式让运行中的每个工作环节与流程的管理转变成一体化,为电网各个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以此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改革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行流程结合起来,统一规范、管理电力企业中的设备维护和检查环节,节约成本,严格按照工作流程配置人力资源,维护电网系统稳定运行与员工生命安全,提高电网系统作业质量。同时,加强运行维护工作人员之间的整合,将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整合变成变电运行维护人员,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挖掘工作人员的潜能,防止交叉作业,有利于实时监控电网系统,避免存在安全风险。

2、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难点及分析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电网实践的难点主要包括:

其一,检修工作难度大。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由于要处理不同的电力设备运行与检修,需要检修人员的工作素质,职业技能高,并且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是否可以对电网运行缺陷进行及时判断,对不同电力等级的设备是否可以进行合理的,及时有效的检修。如果在具体任务的实施中无法保证安全有效及时的工作,就有可能对电网系统造成重大伤害,工作人员也将面临重大的安全风险。

其二,现场作业难以安全控制。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之前,主要的现场巡查与检修工作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人员完成,基本上是由设备检修与设备验收组成。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实施,只能运维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来进行处理。相比之下,变电运维一体化容易使设备检修与设备验收脱轨,不利于保障设备检修现场作业的安全。

其三,运维人员工作强度大,风险性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中,运维人员在运维过程中承担着运行与检修两项工作,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如果运维人员在运行调节中不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极易导致自身处于人身安全受威胁的境地。

3、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分析

3.1、管理风险

在传统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变电运维一体化方式下,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原来的日常工作职责,还要同时承担变电运行检修与维护工作,拓宽了其工作范围及内容,增加了管理难度,从而使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3.2、操作人员风险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包括对电气设备的认识、检修与维护等。但受限于现有操作人员较低的职业技能及自身综合素质,容易出现工作中的一些技术性操作问题,在面对设备故障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导致变电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3.3、电力设备与技术风险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企业购置了一些新型精密设备仪器,以更好地满足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然而,对这些新设备的操作却缺少相应的培训,导致因电力设备与技术风险而存在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给变电运行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4、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

4.1、实施承载力分析,强化作业计划性管理

针对各班组计划采取的运维一体化项目,为保障人员能够与项目之间达到互相配置,且在时间与整体的工作量上也更加适宜,便需在班组、部门两级同时实施安全生产承载力评估,借助于班组汇报、部门平衡、风险评估、班组实施的作业计划性管理,来促成对变电站日常运维作业与运维一体化项目实施的适当平衡,尽最大努力来确保作业工作的安全性,保障作业质量。

4.2、全面开展风险排查与评估

全面性的风险排查与评估工作即为由多个不同的角度,来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所面临着的风险性因素展开排查工作,如较为常见的器具打击、人力触电、物体损伤等。并且还需针对较易产生风险现象的工作地点实施重点处置,构建起风险点数据库信息,针对风险点位置、类型、产生的原因均应当予以准确记录,同时在确定出多个不同风险点的具体位置、类型及原因的状况下实施风险预控,进而实现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风险排查与评估。

4.3、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运维人员专业技能

明确出“培训检定、资质合格、技能过硬”的岗位技能培训原则,利用“现场讲解培训、专题理论讲授、考试竞赛评价、网络课堂学习、班组定期交流、试点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策略,来加强对运维人员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利用“确定项目、岗位级别、作业角色、定期循环”的4种鉴定考核策略来针对所有的运维人员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技能鉴定,以期能够达到提升运维技能,确保运维人员充分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目的。此外,电网企业也应当积极鼓励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实操技能,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来激发起运维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最终使其能够在确保安全作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作业效率,为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4、科学分工,科学管理

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管控时,要对变电运维的作业小组的最大的承载能力进行透彻分析。最大承载能力包括人员安排、作业人员工作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等方面。各个班组的组长应该对其组员的最大承载能力,和需要管控的风险进行评估,上报给上级部门,再有上级部门对各个作业小组的工作量进行科学分配。由于变电运维工作的工作难度较高,同时工作量也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大,对于工作量的科学划分也越来越重要。在制定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计划时,不仅仅应该阶段性的制定目标,而且应该将各作业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避免一旦出现事故而发生的因权责不明,目标不定,而引发的职责互相推诿,无法处理相关责任人的现象发生。而且,对各个班组的科学分工与整合可以使各个班组间的工作互相协调,进而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变电运维作业可以准确、高效率的进行。

总之,伴随着当前电网企业在生产模式方面所发生的转变,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之时也时常会产生出一些新的难题,如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实际的作业要求、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不合理等。为进一步加强电网企业在变电运维方面的作业安全性,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实践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施超.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OL].电子测试,2016,(20):153+139(2016-12-01).

[2]吴施超.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电子测试,2016,(20):153+139.

[3]彭梅清.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析[J].质量探索,2016,13(04):88-89.

[4]涂洪骏.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67.

[5]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42(08):1733-1735.

论文作者:屈晗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论文_屈晗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