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规律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5342(2000)01—0079—06
中国文献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文献必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献的内容,即文献所反映人类社会实践的知识性内核;二是文献的形式,即文献所生产出来的外在形制。内容是文献的实质,形式是文献内容的外在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是构成文献作为一种现象而存在的客观物质形态。不同国别都有不同文献的表现方式,其文献的发展也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中国文献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是什么呢?
尽管对文献的定义至今在我国学术界尚未达到应有的共识,但是,文献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客观存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研究文献的发展必须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从中把握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其本质性的内核,这样对于我们认识文献是有裨益的。
中国文献起源很早,如果从商代的甲骨文献算起,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文献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缓慢发展阶段。寻觅中国文献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献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内容上看承前启后、博大精深,从形式上看不断更新、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综观中国文献的演变历程,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文献从它的产生到它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基本规律和独有特点,探究中国文献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不仅是中国文献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文献的过去、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国文献的形成
研究文献的形成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文献的内容与形式。王余光先生认为:“文献是一定的物质属性(具体形态)与一定的知识内容(抽象形态)的统一体。”[1] 文献的内容是指反映人们表达思想、交流经验的知识;文献的形式是指表现内容的物质状态,包括记录符号、记录手段、记录载体和形制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刘国钧先生曾在《中国书史简编》一书中指出:“如果只注意内容,那我们的研究就将是思想史、科学史,而不是图书史。如果只注意书籍的形式,那我们的研究将是技术史、工艺史,而不是图书史。”[2] 如何把握文献的内容和形式,时至今日,人们仍未找到共认的切合点。如在文献的定义上由于认识的差异和理解角度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各种分歧,史学界学者注重于文献的内容,强调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图书情报学界学者注重于文献的形式,强调记录的方式和形制,虽然各界学者在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时都考虑到文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但在文献的定义上仍然留下各自认识事物所产生不同出发点的烙印。
尽管如此,人们对文献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的观点还是倾向一致的。那么,文献是怎样形成的呢?孙钦善先生认为:“应该说用文字记载的文献,是与文字同时产生、相随发展的,但见于历史记载的,也只能追溯到夏商时代。”[3]这就是说文献的形成滥觞于文字的产生。 但是,文字的产生远比文献的形成要早,而且远古时期用文字记载的文献有很多已经绝迹,无从考究,我们现在也只能从考古发现的文字记载来研究文献的形成。由此可见,文字是构成文献的必要条件,有了文字,才有文字记载,也才有文献的形成。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交流思想和传播知识,除了用语言、表情、手势等自然表达方式外,还有结绳、刻木等记事方式。汉代郑玄《周易注》中云:“古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但是,结绳、刻木本身都不是文字,文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因此,无论是耳闻口传,还是结绳刻木记事,都不是人类积累知识、传播文化的最佳方式,只有通过文字记载的文献才能繁衍人类的文明。
从现有史料来看,中国文献形成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商代。《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里的“册”、“典”,可以理解为用竹木制作的用文字记载的简策,也可理解为记载了文字并积累起来的甲骨;既可称之为典籍,也可称之为文献。[4]那么, 构成中国文献的物质形态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记录知识的符号,如图形、文字、代码、声频、视频等;第二是有记录知识的手段,如手刻、缮写、印刷、光感、磁化等;第三是有记录知识的载体,如龟甲、兽骨、青铜、石头、简牍、缣帛、纸张、磁带、光盘、胶片等;第四是有呈现知识的形态,即表现知识内容的形制。之所以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录称为甲骨文献,就是因为甲骨上有较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有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知识内容,龟甲、兽骨经过粗加工后具有一种传播知识的形制。否则,在地上写,在树上刻,即使是有比较系统的文字,也只能称为事实的记录,而不能当作文献。文献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积累、保存、传播。当然,中国文献的形成从雏形到今天的高级形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阶段逐步发展的,并且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期都呈现出一种基本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中国文献发展的规律
文献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献的发展并不平衡,它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文献的产量看时多时少、起伏跌宕,从文献的内容看重复交叉,真伪共存,从文献的形态看载体纷呈、类型多采。但是,文献就其自身发展而言,总是朝着不断丰富、日臻完善的发展趋势运行。程磊从文献内容重复交叉的角度谈到文献类型演变规律,一是文献类型的互相依赖规律,二是文献类型的共同发展规律。[5]杨晓骏从考察所有文献客体的发展、 变革的历史,揭示出文献发展的五个基本规律:①自然与人工规律;②淘汰与继承规律;③功能与结构规律;④进化与分化规律;⑤共生与统一规律。[6]那么,中国文献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从中国文献发展的演变过程作些探讨:
2.1 增长和老化规律。前面说了, 我们研究文献的发展不能把文献的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研究,内容是文献的实质,形式是文献内容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才是文献的完整体系。远古时期,人类由于刚刚脱胎于愚昧时代,人们只能用简单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以此作为相互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种原始的文献交流方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知识程度的需要,简单的文字表达不出人们细微的思维,粗制的文献载体不便知识的传播。试想,要反映某一时期人类的社会状况,需要多少龟甲兽骨片?因此,旧的甲骨文献开始逐步老化,而反映新知识、运用新载体的新型文献逐步增长,从甲骨文献到简牍文献,从纸张文献到今天的电子文献,在文献形式上,新型载体在不断替换旧型载体;在文献内容上,新知识在不断更新旧知识。换句话说,旧文献在不断老化,新文献在不断增大,这就是中国文献发展的增长和老化规律。
2.2 保存和共享规律。所谓保存,这是文献积累知识的需要。 但是,这种保存并不一定是指对文献载体的保存,而是对文献内容的保存。任何一种文献载体都不可能永存于世,而文献的内容则可以从一种载体转化到另一种载体,以致无穷转化,长久保存。人们之所以在文物与文献这两个不同概念上还有些混淆不清,其原因就是过分地强调了文献的物质形态。笔者认为,过去某一时期的文献其内容可以转化到今天的新型文献体上,即所谓“新瓶装旧酒”;其载体则根据不同情况或作文物或作文献。譬如: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兵书中的《孙子兵法》残简共二百余简,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种竹简文献,但在今天来说,《孙子兵法》的内容已翻拍成新的文献载体,那么,原来记载《孙子兵法》的竹简载体从今天研究的角度更有价值的是它的文物性,它可以使我们窥见这个写本的大致面貌,而我们研究《孙子兵法》的内容只会从已转化的新型载体上去研究,不再从原来竹简载体上去探讨。因此,文献的保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是文献的内容,而不是文献载体的本身。
所谓共享,这是文献交流和传播的需要。人们利用文献的方式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保存文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文献资源共享。如果某个人写的东西只供自己独享,那么这个东西只能是其本人的思想记录,而不能称之文献,因为它体现不出文献的价值。所谓文献价值,简单地说,就是指文献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文献的价值只能在人类共享中实现。谢灼华先生认为“文献发展的社会条件之一是使社会成员获得精神财富,因而促使社会成员生产、利用和保存文献,这样,文献就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7] 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文献的内涵,文献的传播又不断促进科学的进步,如果文献不被社会所利用,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就谈不上文献的生产,更谈不上文献的发展。
中国文献发展的保存和共享规律揭示了中国文献从形成到各个历史阶段过程中的内在必然联系,它不仅是中国文献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世界各国文献的普遍规律,认识这条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藏书楼、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实质,预测文献资源全球性共享的发展趋势。
2.3 进化和分化规律
文献的进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献内容的进化,二是文献物质形态的进化。文献内容的进化实质上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进化,因为文献的内容是反映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知识结晶,而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又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例如: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层次在宏观上已达到二百亿光年的遥远星系,在微观上已深入到基本粒子的质子、夸克的更深的世界。人类科学的进化反映到文献的内容里,也就是文献内容的进化。文献物质形态的进化,是指文献的形式由初级阶段到比较高级阶段再到更高级阶段发展过程,例如,从甲骨文献到简牍文献,从纸质文献到电子文献,文献所记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文献所生产和利用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这就是文献物质形态的进化。
文献的分化也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含义:从内容上看,各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一个母学科又可以分化成若干个子学科,如我们研究的文献学,现在又分化成文献社会学、文献计量学、文献传播学、文献类型学、文献编纂学、文献阅读学、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等许多分支学科。从文献的物质形态上看,同一种内容的文献可以分化成不同的文献类型,如某一篇学术论文在期刊上发表成为期刊文献,被收录图书论文集成为图书文献,被转制学术光盘成为光盘文献。文献的分化导致文献内容上的重复交叉、形式上的载体纷呈。
文献的进化和分化规律是中国文献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它能使我们认识到文献演化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对文献需求的必然结果。
2.4 共存和互补规律 一种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 并不意味以前旧型文献载体的消失,虽然新的文献载体终究要代替旧的文献载体,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们还会共生存、互为补充。从中国文献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自从公元103年蔡伦发明了造纸后, 纸的价格低廉,质地轻软,易于书写的性能日渐得到体现。但是,在纸作为书写材料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纸质载体并没有完全取代简帛载体。公元二至三世纪之间,纸和简、帛作为文献载体同时并用,在东汉时期简和帛还是书籍文献的主要材料,魏晋以后,尽管纸书渐多,但政府公牍仍以简为主。即使到了现代,虽然国外有学者预言到本世纪末将会出现无纸系统,传统的纸质文献将会被数字式文献、电视图像或它们的组合所代替,但是,本世纪末已经临近,纸质文献非但没有消失,相反用于文献载体的纸张生产量还呈现上升势头。当然,现代电子文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存贮信息量大、周期短、传递快、原料广、价格廉、易于复制和保存等优点,但纸质文献也具有阅读方便、操作简单、历史悠久、符合人们利用的习惯等优点。应该说,这两种类型的载体文献互有优劣、相互补充,在中国文献发展演变过程中,就是遵循文献这条共存和互补规律发展至今的。
3、中国文献发展的特点
在分析中国文献发展的基本规律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中国文献发展的特点,对于把握中国文献发展的清晰脉络是十分有意义的。文献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不纯属物质形态的范畴,也不纯属精神形态的范畴,而是特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不能成其为文献,同样没有一定物质形式的表现也构成不了文献。因此,我们研究中国文献发展的特点必须围绕文献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 从文献内容来看中国文献发展的特点:
3.1.1 知识性。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文献是人类知识的客观反映,知识性是文献的内核。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实践中,人们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有了知识才有表达和利用知识的需要,为了延长人脑的记忆功能和交流知识,因而就产生了文献。无论是远古时期初级状态的文献,还是今天飞速发达高级状态的文献,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人类的知识水平。尽管人们对改造世界的认识程度不尽一致,但都必须经过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知识后,才能成为文献的内容。人类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是知识的产生源,知识的积累和丰富是文献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样,文献的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无论从哪一角度讲,任何文献的发展都具有知识性的特点,因此,知识的更新直接影响文献发展的进程。
3.1.2 时代性 文献发展的时代性是文献发展的重要性, 不同的历史阶段,文献发展的水平是不均衡的。文献的发展由于受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因素的制约,文献的生产必然要受到时代的限制,因而文献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从中国文献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西周甲骨文献反映的是殷周关系、殷周战争和殷周文化以及先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畜牧业等方面内容的知识,以后各个不同时代的文献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征。王余光先生根据《中国历代著作统计表》,将中国文献自远古至1949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①中国文献形成时期,公元前2世纪以前; ②中国文献成长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末;③中国文献发展时期,3 世纪初至13世纪中;④中国文献中衰时期,13世纪中至14世纪中;⑤中国文献再发展时期,14世纪中至19世纪末;⑥中国文献昌盛的开端,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1]。 这六个不同时期的划分基本上勾勒出中国文献发展的时代性特点。
3.1.3 联系性 知识在于积累,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即使以前的认识是错误的,也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直至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只有借鉴前人、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实践和理论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所见的比前人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文献是知识的记录,文献的发展也就是知识的发展,知识的继承性也就是文献发展的联系性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事物的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我们如果把文献的发展分隔开来看,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中国文献发展到今天也就是各个历史阶段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
3.1.4 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 文献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点。文献的内容是社会状况的反映,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必然对文献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制约,无论是哪一个生产的文献,都必须为这个时代的政治需要服务,既便是过去时代生产的文献,只要违背统治阶级的利益,文献的发展就要遭受厄运。例如:隋朝的牛弘提出图书有“五厄”:①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焚书;②汉末王莽之乱, 宫室图书并以焚毁;③东汉末年,献帝移都,董卓之乱,典籍荡然无存;④西晋秘阁藏书二万九千余卷,尽毁于“八王之乱”(291—306年);⑤南北朝时永嘉乱后(307年),北方长期动乱, 一毁于“侯景之乱”,再毁于周师入郢,七万多卷典籍毁于一旦!明朝胡元瑞接牛弘之说,补论“十厄”:⑥隋朝藏书盛于开皇,不久毁于杨广之手;⑦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安史之乱”(755年);⑧唐后期, 肃代二宗荐加纠集,唐末战乱,复致荡然;⑨宋朝图书,一盛于庆历(1041—1048),再盛于宣和(1119—1125年),而遭女真“靖康之灾”(1126年);⑩南宋图书,一盛于淳熙(1174—1189年),再盛于嘉定( 1208 —1224年),而遭蒙古骑兵“绍定之祸”(1228年)。[8]由此可见, 中国文献发展的阶级性特点对中国文献发展的影响。
3.2 从文献形式来看中国文献发展的特点。
3.2.1 工艺性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献制作,其形制都十分讲究, 就连初级阶段的甲骨文献也是如此。如在凤雏发现的甲骨文献,除对龟甲、兽骨进行了粗略加工外,其文字书体严整、谨饬、潇洒、飘逸,直笔刀法刚劲有力,圆笔运用自如。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文献制作的工艺性特点更是表现突出,文献的装帧美观大方,排版整齐协调,正文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3.2.2 技术性 从中国文献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 一个时代文献制作的技术水平大大超过前一个时代,从刀刻到书写,从转抄到印刷,从对载体取材的粗略加工到精工细作,从贮藏文献的汗牛充栋到文献信息的高密度存贮,其技术性越来越高,取材越来越广,而价格越来越廉。
3.2.3 实用性 在纸质文献产生以前,由于文献载体笨重, 生产手段落后、信息含量低,人们利用文献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自从纸质文献出现以后,人们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从文献所载的知识内容含量看,纸质文献远比过去简牍文献要丰富得多,特别是电子文献的出现,其信息知识含量更是惊人!一张高密度的软磁盘可以存放50万个汉字,一张容量为650MB的光盘可以容纳300册100 万字的书刊。文献发展的实用性不是文献形式方面的特点。
3.2.4 广泛性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 不仅文献的生产要受到统治阶级的制约,而且文献的利用也是为统治者所享有,即使能在民间享用的文献也为数不多,民间自行生产的文献数量也不多,而民间生产的文献能够保存下来的则更是为数极少了。所以,古代社会收藏文献的地方只能称为藏书楼,与近代文献收藏的图书馆比较是有区别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献的生产和利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文献的发展仍然有受到统治阶级的制约,但文献资源不再是为少数人所享用,除了某些保密性的文献,一般文献都能为大众共享。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在网络环境运行下,中国文献资源和世界各国文献资源正呈现出全球性共享的发展趋势。这就是中国文献发展的广泛性特点。
收稿日期:199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