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和开创社会主义大农业之路——评《开发建设北大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大荒论文,之路论文,开发建设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编的《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这部资料书共两卷,约85万字,由综述、文献资料、典型材料、回忆文章、大事记、统计资料六个部分及附录组成。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俊生同志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指出:《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光辉历程及对国家的重要贡献,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大荒开发建设事业, 起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北大荒垦区已经成为国家农垦事业中耕地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农业科技力量最强,为国家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国有农业经济区域。50多年来,北大荒垦区累计生产粮食约2400亿斤,上交利税超过60亿元,更重要的是,在5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干部,摸索总结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经验,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垦区拥有103个农牧场、3000多万亩耕地、70 多万职工、十多万各类科技干部,已成为国家举足轻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综观全书,通过《综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北大荒垦区创业、发展、曲折前进和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概略历程;将《大事记》与《文献资料》对照阅读,可以看出50多年间党和政府对开发建设北大荒从决策到领导实践的清晰脉络;阅读《典型材料》和《回忆文章》,更可以深刻感受到北大荒精神是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怎样由中国共产党人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铸造而成。阅读本书并参照各种统计资料,不但可以看出北大荒垦区对国家的贡献,而且还能从中总结出生产的进步发展、起伏波动与自然条件、政策原因、人为因素等等方面相关的某些规律及经验教训。
总之,《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不但值得党史工作者和领导农业经济工作的同志认真阅读、研究,而且值得参加过北大荒的开发与建设的人们阅读和思考。通过研究和思考,必将促进我们总结党领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经验与教训,为国家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农业。
一、《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展示了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艰难之路的历史
1.白手起家,初创国营农场。
北大荒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场的地区。在这里创建国营农场,是由它的政治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从政治条件和地理条件来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大荒是背靠社会主义苏联的、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比较安定的区域;从自然条件说,这里有广阔的待开垦国有土地,肥沃平坦,适于机械化耕作,且日照时间长,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无霜期。清王朝和民国初期都曾有过在这里垦殖的历史;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垂涎这块沃土,曾在这里驱赶和屠杀当地人民,建立开拓团实行垦殖,但最终遭到了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才在这里站住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北大荒创办国营农场之初,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遵循党中央“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要在北满创办一个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的指示进行工作的。那时,人民解放战争正在进行,中国共产党还在夺取全国胜利的途程中。尽管形势十分困难,东北根据地的领导人仍然不失时机地开始建设事业,为在农业战线上培育将来国家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将现实的斗争与长远革命目标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的高瞻远瞩。虽然当时的国营农场在东北根据地以及解放初期东北地区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国有农业企业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百废待兴,还不可能投入较大力量发展东北农垦事业,但是北大荒先建的农场在“边开发、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发展”的五边方针指引下,逐步有所发展,对国家的贡献也逐年增加。
2.借鉴苏联经验,创建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的1955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垦区建立了友谊农场,首次用苏联提供的农机设备,当年开垦荒地数十万亩,并播种小麦5万亩,收获700余万斤,实现了经营盈利。在友谊农场创建过程中,党中央十分重视总结经验用于指导自己的农垦事业。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要出经验、出人才”得到了认真的贯彻;苏联提供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生产流程等模式和建场程序也都得到全面实施。随后,垦区参照友谊农场的经验,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于1956年创建了大型机械化农场——克山农场。克山农场从经营管理、耕作制度、轮作方式到农作物播种比例等方面,不再完全因袭苏联的模式。由于它因地制宜,更体现中国的特点,因而为后来北大荒创建大型国营农场,提供了更加切实可行的经验。
3.复转军人投入农垦战线,打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新局面。
从1954年到1958年,北大荒垦区有了重大的发展。首先是人民解放军农建第二师从山东移垦黑龙江和铁道兵复转军人在虎林地区建立 850农场。接着,是大批铁道兵转业官兵在完达山南北建起了852、853等一批军垦农场。建立军垦农场是当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向党中央提出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副主席的支持,并报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对打开北大荒建设新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垦区便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从1954年至1958年,共有12.6万余名转业官兵开进垦区。这支巨大的生力军,连同他们陆续到来的亲属,与农垦事业的开拓者一起,在北大荒的开发与建设中,发挥了基本骨干作用。1959年9月, 毛泽东“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的信,曾给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者以极大的鼓舞。
4.垦区在困难中崛起和发展。
60年代初,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困难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很大的精力关注北大荒垦区的建设。董必武、邓子恢、廖鲁言、谭震林、粟裕等领导同志分别到垦区视察、调查研究,并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决定和文件,周恩来、邓小平都多次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还批准核销了垦区因经营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历年亏损积欠,使垦区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中央一再肯定:黑龙江垦区应该建成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全国国营农场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把北大荒建成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样板的要求。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强有力领导下,经过垦区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北大荒从1963年起生产开始回升,到196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0 余万吨,是1962年总产量的3倍多。可以说,60 年代中期是北大荒垦区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垦区经历了农场改为建设兵团和兵团又改为农场的两次体制变化,经历了接收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和青年陆续返回城市的大变化。这期间,在农垦部、沈阳军区和黑龙江省委的领导下,生产规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76年,垦区耕地面积达到约2900万亩。垦区如今的3000万亩耕地的规模,就是在那时大体奠定的。
二、《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垦区的巨大变化和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大的召开,北大荒迎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春天。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垦区不断清理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影响,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发展科研事业,多方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单一经营的状况,迅速向多种经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20年来,北大荒垦区在探索社会主义大农业道路上,创造了许多新经验。
1.以改革开放推进垦区大农业的进步。社会主义大农业是有较高的效益和产出、较低的成本与消耗、较高的商品率的农业。北大荒把国家关于建设商品粮基地的要求,当作自己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他们进行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试点,取得很好的经验。例如在友谊农场五分场第二生产队,以55名职工配备62台件美国设备,耕作1.75万亩土地,经过1978年至1985年8年的试验, 达到了每个职工平均年生产粮豆92000公斤、创产值33987元的好成绩。他们引进日本资金,实行以大豆偿还投资的补偿方式,建起了三江平原的洪河农场;1981年初,国家与世界银行达成“黑龙江农垦项目”协议,贷款8000万美元,开荒300万亩,建成年产3.75亿公斤粮豆的商品粮基地。 这些项目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垦区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
他们实行承包责任制,推广家庭农场,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方式。垦区认真贯彻国家农垦总局《关于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原则规定》和农牧渔业部《关于在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意见》,改变了长期以来劳动效益与劳动分配相脱离的模式,大大调动了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营农场内兴办家庭农场,不但是经营方式的重大改变,而且是思想观念上的重大变革。这两方面的变革在国营农业企业中实现,是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一个重要飞跃。从1985年以来,随着垦区改革的深入,“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不断完善;由承包制和家庭农场推行后分离出的一大批人员也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垦区认真总结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开始了产业调整,向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他们进行调整的基本思路,一是办好大农业,根据资源优势,在稳定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充分利用林地、水面、草原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二是发展工业,把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建材工业和农机修造业作为重点,围绕重点产品、出口产品、名特优新产品初步建立起有垦区优势的工业基地;三是发展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为重点,把劳动力的流向引导到第三产业领域。
据本书提供的统计资料,从1978年到1996年,垦区的总人口和职工总数均大体维持在150万和70余万。经过产业调整和人员分流, 养殖业、工业、第三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减少了从业人数的农业也有了突出的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45万余吨上升到1996年的715万余吨。养殖业有大幅度的增长。工业产品也有成倍、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农牧水产品及工业产品的大量增长,不但为城市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而且满足了垦区生产生活的需要。
3.运用科学技术推动垦区发展。
北大荒垦区是国有农业经济区域中科技人员在干部职工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在现今的70余万职工中有10万余名科技人员,约占职工总数的八分之一。几十年来,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为垦区的开发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实行的站(农场)、所(管理局)、院(总局)三级科研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为大机械、大农场群、大商品粮基地服务:科研项目直接来自生产需要;科研成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迅速应用,转化为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垦区的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5年的16年中,垦区累计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约700项,其中国家级奖27项, 部级奖52 项, 省级奖137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广大科技人员扎实工作的结果; 另一方面,其科技管理模式中的贴近生产、服务生产的经验符合党和国家的科技总方针和政策,因而极具生命力。
三、《开发建设北大荒》一书初步总结了垦区的经验教训
通过本书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党领导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发展轨迹。在长期的探索中,北大荒垦区也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从政治上、指导思想上看,北大荒垦区这一国有农业经济区域,具有许多与农村不同的特点:其人员构成与农村有较大的区别;人员的政治觉悟、文化水平等方面优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生产方式与农村也有很大不同。几十年间连续不断的“左”的政治运动,在这里的运行方式及影响也与农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大跃进”时期的共产风在这里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穷过渡”,将农场周围的一些农村并入全民所有制的农场,尔后又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重新还归集体所有制。再如,由于五六十年代的不顾客观条件地大开荒,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破坏了自然植被,引起气候和土地条件恶化,在不能有效耕种的情况下又被迫弃置搁荒。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一次重复了盲目开荒、再次弃耕搁荒的错误作法。书中虽然没有用专文记述这些过程,但在耕地面积变化、产量起伏波动的统计数字中,还是反映了值得认真总结的某些教训。即使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除自然灾害因素外,在执行党的政策方面引起的生产起伏波动仍然存在。当国家逐步减少对垦区投资后,生产遇到许多困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形势,既出现过推行承包责任制和家庭农场的急于求成,也出现过某些方面的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失控的偏向。
从生产的自然和气候条件看,据书中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北大荒垦区的生产受自然和气候条件影响极大。这里的耕地虽然适合大面积机械化耕作,但缺乏抗御水旱灾害的有效条件。周期性的内涝和干旱使粮食产量的波动极大。例如,垦区195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约80万吨,但此后4年间的最高产量只有76万吨;1967年粮食总产量达170余万吨,随后的6年间再也未达到这个水平;1990年总产量达到460万吨,但1991年至1994年4年间产量又大幅度下降。1995年以来, 垦区调整作物播种比例,大量增种水稻,减少旱作,产量连年有大幅度递增。但如何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抗御自然灾害,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仍是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
从新时期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任务看,把北大荒垦区建设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是几十年来党和国家的既定目标,也是垦区70余万干部职工肩负的光荣任务。但是,今天在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垦区“建立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含义,已经与短缺经济时期的60年代大大不同了。
在短缺经济时期,北大荒生产多少粮食国家都全部收购。现在,国家对垦区所生产粮食的需要处于相对均衡的水平,不可能再完全收购。因此,垦区面临着新问题——对每年大幅度增产的粮食或就地消纳,或加工增值,或增加外贸出口量,或转化为适应市场需要的商品,等等。总之,垦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任务。要从“商品粮基地、工业原料基地、农牧土特产品出口基地和城乡副食品供应基地”的宏观角度,来看待垦区的战略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大荒垦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之路,仍是任重道远的。
四、继承和发扬光荣的北大荒精神
本书的概述指出:“在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垦荒者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它是垦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解放军光荣传统,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一种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它是垦区人民群众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这一段话对北大荒精神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
北大荒精神是由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复转官兵用血汗铸造的,是由经历过长期革命和建设考验的广大农场职工创造的,是由一代代的北大荒人继承和发扬的。从本书的《典型材料》和《回忆文章》两部分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一代代北大荒人为农垦事业作出贡献的感人事迹,其中有领导者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拓荒者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有荣誉军人的英雄本色,舍身忘家,有科技工作者的苦心钻研,献身事业,有普通劳动者的爱岗敬业,平凡伟大,有革命烈士的青春闪光,长眠黑土……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北大荒人风采的文章,不但是北大荒精神的真实写照,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建设者的光荣。
几十年来,北大荒精神哺育了一代代的农垦建设者。从50年代后期起,不断有关内各省移民进入垦区,还有一批批的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北大荒的开发与建设。他们在以复转军人为骨干的“老农垦”的带领下,在革命传统的熏陶下,成长为坚强的北大荒人,为这富饶的黑土地抛洒汗水与心血,并以北大荒人的称号引为骄傲。当垦区的大批干部职工调离黑土地时,他们又把这种精神的火种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今天,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回顾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发展、进步的农垦事业,我们欣慰地看到,北大荒精神已为全国人民广泛了解;北大荒人也正以这种精神进行着自己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建设,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世纪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