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影响论文_李海英1,马博2通讯作者, 杨杨1

1、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脑病科 056000 2、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心肺科 056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颈动脉血流量Vmax、RI、PI以及血流变学的nb1、nbh、np、Fb、PAR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经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治疗结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变学;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引发脑梗死、冠心病、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残疾率高和死亡率高的最常见及重要原因。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在血管壁的病理性脂质沉积,同时也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的过程。本文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因痰浊、瘀血而致,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沉积血脉、痰瘀互结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探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治疗中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0岁-71岁,平均年龄(52.8±1.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2岁-73岁,平均年龄(53.7±1.9)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药物治疗。肠溶阿司匹林,0.1g,1次/日,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日,口服。

研究组应用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为主,兼以补气、泻浊。给予患者中药化斑通络方(由三七3克,水蛭10克,地龙12克,浙贝母15克,琥珀粉3克、冰片1.5克组成),气虚者加黄芪15克,当归15克;痰浊阻络者加瓜蒌20克,薤白10克;阴虚火旺者加枸杞子15克,女贞子12克;夹浊毒者加黄连8克,蒲公英15克;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0克,生龙牡20克。由邯郸市中医院煎药室煎制,每袋200mL,真空袋包装,1剂/日,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均给药6个月,各入选病例本来所具有的基础疾病仍予原先的方案治疗给药。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血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颈动脉血流量Vmax、RI、PI以及血流变学的nb1、nbh、np、Fb、PAR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的颈动脉IMT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颈动脉血流量Vmax、RI、P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x±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研究组的nb1、nbh、np、Fb、PAR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对比(分,x±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多种疾病的统称,是一个复杂和缓慢发展的炎症性疾病。作为连接心脑两个重要器官的主要动脉,颈动脉是最容易受累的大血管之一,尤其是易受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的大血管[1]。颈动脉粥样硬化会随着颈动脉的内膜下脂质沉积、纤维基质成分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2]。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未阐明,但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可知其主要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大量吸烟等方面,另外还受患者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影响[3]。因而为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患者应多食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以及心情愉悦、心态乐观,不宜进食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并避免发胖,其中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痛风、肝病等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避免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变学就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流变,其中血液、玻璃体、淋巴液其他体液、软组织甚至细胞质、骨骼等均可发生流变。与血流变学有关的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等血管性疾病以及多种代谢性疾病、血液病等病症[4]。血流变学主要反映了因血液成分变化而导致的血液粘度、凝滞性和流动性的变化。血流变学的检查指标主要有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测定等多项指标。通过对血流变学的研究,如血液的有形成分、流动性、血管和心脏的粘弹性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十分有利。

中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病名,但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病因、临床表现等散在于“中风”、“痰症”、“瘀症”、“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通过逐步认识颈动脉粥样硬化,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起因于正气亏虚,从而累及患者的心、脾、肝、肾,并逐渐发展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5]。因而治疗上中医多从痰、淤、肾、脾、解毒方面入手,采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类中药,适用于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以活血通络、益气滋阴为主[6]。中医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脂质代谢、抗血栓及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方面调节机体机能,充分发挥其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干预的优势,全面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治疗结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文珍,陈实,张永亮,等.活血化瘀法对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血管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11(3):498-501.

[2]么明玉,刘淑凤.中药清热养阴活血法提升脂联素水平、防治颈动脉粥样斑块临床观察[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21(a01):142-142.

[3]薛庆华,武能坤,李鹏,等.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血流变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16(4)):42-46.

[4]王新东,祁晓霞,阎芹,等.芪归二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FGF23和Klotho蛋白水平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4):482-486.

[5]申定珠,陈川,邢三丽,等.基于AngⅡ、ApoE表达探讨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96-99.

[6]杨保华,叶晓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6):1201-1204.

注:项目名称: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

项目编号:2016144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论文作者:李海英1,马博2通讯作者, 杨杨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中药活血通络、化痰散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变学的影响论文_李海英1,马博2通讯作者, 杨杨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