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医院 护理部 河北唐山 063300;
2.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中心卫生院 河北唐山 063308
【摘 要】急诊洗胃术是急救中经常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1],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为某些手术及检查做准备。电动洗胃减轻了洗胃的劳动强度,但在洗胃时由于操作者对机器不熟悉,机器失灵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或不配合经常会出现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妨碍洗胃的正常进行,延误患者的抢救。现以我院2012.1-2013.12收治的322例中毒洗胃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了洗胃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分析其原因为以后提高洗胃技巧,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洗胃并发症;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22-01
抢救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是减少毒物吸收的首要措施。如何提高洗胃效果,控制由于操作不当或操作过程疏忽等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洗胃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2]。为了预防和降低洗胃并发症,现对我院近年来洗胃并发症产生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如下研究。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采自唐山市丰南区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毒患者322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216例;年龄14~76岁;包括农药中毒84例,安眠药中毒77例,酒精中毒54例,,灭鼠药中毒46例,食物中毒38例,其它中毒23例。其中意识清醒者248例,意识朦胧者48例,昏迷者26例。
1.2方法
全部采用天津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C-Ⅱ型自动洗胃机洗胃,插管时昏迷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坐卧位。插入胃管证实胃管确实在胃内后,先抽吸胃内物,然后注入清水反复洗胃,直到液体澄清无味为止。洗胃结束后均留诊观察,内容包括洗胃后的全身反应、生命体征、排泄情况等。
2 结果
洗胃应在中毒后6小时内进行,但对超过胃排空时间的患者,应根据毒物性质、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毒物仍滞留胃腔及毒物从胃粘膜重新析出引起反复中毒来决定是否洗胃。本组322例进行了洗胃,其中出现的并发症有:窒息5例(1.6%);寒战虚脱12例(3.7%);粘膜损伤32例(9.9%);恶心呕吐28例(8.7%);胃扩张3例(0.9%);胃穿孔1例(0.3%);洗胃不彻底18例(5.6%)。从中可以看出,本组资料有99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洗胃并发症及意外,经过及时处理,86例治愈;8例好转;1例转外科治疗;4例因服毒过量而死亡。统计列表如下:
3 讨论
3.1窒息:是洗胃时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及时抢救处理,本组资料有5例发生窒息。主要原因与患者的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过多,呕吐物未能及时排出有关;其次,昏迷患者未能采取正确的洗胃姿势,另外,重度中毒患者的状况和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窒息不可忽视的因素[3]。
护理对策:分泌物过多时,先用电动吸引器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一次性牙垫,将洗胃管从牙垫的中间穿过,插入胃管后固定牙垫,减少口腔阻塞,增加呼吸道通畅。洗胃时患者取左侧卧位,使幽门处于最高点,患者头部倾斜并稍放低,使洗胃能顺利进行。洗胃时严密观察病情,当患者突然出现紫绀、胸闷、气促等先兆时,立即拔出胃管进行抢救,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
3.2寒战虚脱:患者服毒后,来院就诊时间长短不一,毒物吸收程度也不同,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果洗胃液温度过低,大量的低温液体入胃后,则易造成虚脱寒战。
护理对策:患者入院后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如体温过低,注意保暖,洗胃液温度为30-35℃为宜,此温度接近体温,液体进入胃内对机体刺激小。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应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洗胃应争分夺秒,减少毒物吸收,并缩短洗胃时间。
3.3粘膜损伤:这是洗胃时常出现的并发症,本组资料中有32例发生占9.9%。大多由于操作者动作粗暴,反复刺激鼻咽部导致鼻粘膜损伤,灌洗不通畅时反复拉扯胃管,势必加重对食管、胃粘膜的刺激,引起粘膜损伤,洗出血性液体。
护理对策:洗胃插管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胃管必须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前1/3以减少阻力。如果洗胃时患者感觉腹痛,洗出液体为血性或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应停止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相应的急救措施,并进一步检查有无胃出血。确诊胃出血后,立即停止洗胃,将患者平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窒息,立即静脉补液应用相应药物,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3.4恶心呕吐:这也是洗胃中常见的并发症,占8.7%。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4]。对患者下胃管前没做好解释工作,患者烦躁,导致多次插管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
护理对策:清醒患者,向患者讲清洗胃插管的必要性及配合方法,插管时取半坐卧位,掌握正确的下胃管方法,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昏迷患者,当胃管插入14-16厘米时,协助患者抬高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有利于胃管的插入[5]。
3.5急性胃扩张:洗胃时方法不当,短时间内灌入大量液体而流出量少,引起急性胃扩张。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极度膨胀并可闻及震水音,发生溢出性呕吐。
护理对策:洗胃插管前先催吐,防止食物残渣堵塞管腔。若胃管的细玻璃接头处发生堵塞,先把它们分开,然后按下手吸键吸净堵塞物,插入胃管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厘米,即55-65厘米,让胃管前端多孔段完全进入胃内,保证液体顺利出入,每次灌入量300-500毫升为宜,进出液体量保持平衡。
3.6急性胃穿孔:这是洗胃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组资料有1例发生。主要是操作前没有询问病史,对洗胃的禁忌症不明确,操作中疏忽大意,导致进胃管发生空抽现象,大量气体进入胃内,胃内压急剧上升导致穿孔。因此应严格掌握洗胃禁忌症:①惊厥未控制者不要插胃管,强行插胃管可诱发惊厥;②服用强腐蚀性毒物者;③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大出血史者[6]。
护理对策:严密观察病情,禁忌灌洗桶内无液体及两个键同时操作。插入胃管合适深度才能彻底洗出胃内容物[7]。高菊[8]认为:临床胃管插入深度为发际—脐部的距离,此长度可使洗胃管头端到达胃底或胃窦部。有研究报道:洗胃管经口插入理想的长度为鼻尖—耳垂—剑突的实际长度,经鼻插管时的长度则为实测长度基础上增加10-15厘米[9]。新生儿经鼻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8-22厘米为宜。经口插入的长度以15-17厘米为宜,能达到彻底洗胃的目的[10]。如疑有胃穿孔应停止一切操作,禁食,吸氧,做好术前准备。
3.7洗胃不彻底:这是洗胃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难点。除了洗胃液量过少,胃内物没有彻底清除即终止洗胃外,还常见于洗胃技术不过关。洗胃开始前没有催吐或彻底抽吸胃内容物,每次注入液体量又过大,致使灌洗胃液后,部分胃内容物排入肠道,造成毒物大量吸收,影响抢救效果。
护理对策:洗胃插入胃管后,先按手吸键,吸出胃内容物后再按手冲循环2次后再使用自控。洗胃完毕向胃管内注入25%硫酸镁或20%甘露醇以助导泻。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做到及时、适量、持续、彻底。彻底洗胃的指标是:用清水洗胃时,洗出液清澈,2名医师闻过公认无农药气味。如有条件应测定洗胃液农药的浓度,以测不到为准。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留置胃管,定期反复洗胃,以减少毒物吸收。
4 结论
洗胃是抢救口服中毒的主要措施,但洗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述一些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可以直接致命。综上所述,抢救口服中毒患者时,通过确定最佳置管途径,合理选择洗胃液,插入合适的胃管长度,规范操作洗胃机,同时做好拒绝洗胃患者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合作,再配以医务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进行科学的组织抢救[11],可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育珊.实用急救医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4。
[2]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等.间歇脱机抽液洗胃法在口服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53-254。
[3]赵保柱.中毒患者用电动洗胃机洗胃时窒息的防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157-158。
[4]方咏梅.洗胃胃管插入长度的护理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36。
[5]沈国美.急性口服中毒洗胃并发症的预防新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4(7):658-660。
[6]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7。
[7]高霞.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2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19。
[8]高菊.小儿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0,8(4):911。
[9]牟灵英,董秀红,贾丽燕,等.不同插管入路的洗胃管插入深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779。
[10]贺生,刘安丽,胡庆甫,等.新生儿胃管插管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5):507。
[11]陈素文,赵苹,董晓菁.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8):399-400。
作者简介:
孙腊香,女、(1980年)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孙腊香1,李双奎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毒物论文; 液体论文; 对策论文; 长度论文; 操作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