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专业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管理的质量,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传统的建筑管理方式效率很低,而且在管理上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模式的改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在很大地程度上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这种方法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推广。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工程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由于不同的水域地理气候和周围的环境不同,致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过去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材料运输方面,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工程材料在运输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而产生的运输过程中的费用也比较高;
1.2工程施工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多是通过开通隧道、高空作业、水下施工、土方爆破的方式来满足施工的需要,这就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度很大、危险性高,并且要求的技术水平也要很强。
1.3施工环境方面,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作业方式很多,那么不同的作业方式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比如北方降水少,而洪水和汛期多发生在南方等都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原因。
1.4施工顺序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比较繁杂琐碎,遵循的规律也是多种多样,因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比如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挖掘的先后顺序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是需要按照科学的规定进行的,一般按照从上到下、先河岸陡坡后河槽的顺序进行挖掘。如果不这样做就容易导致塌方的事故发生,从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保障施工的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工作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工程开工之前,首先要对工程的成本进行预测;其次,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因为传统的预算方案一般都是结合原来的施工进行,所以如果遇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会导致预算准确性降低,造成建筑施工的效率比较低,同时还会增加成本的投入。当引进信息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它可以使各工种之间进行交流,有效解决交流闭塞的问题,使得预算的方案和实际相符合,大大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也控制了工程造价,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2.2为信息化奠定的基础
在水利水电工程引入信息化管理之后,使得企业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信息系统,这样就解决了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许多的问题。管理者只有系统地分析并且准确地判断建设项目质量和所雇佣的人数,这样才能为项目经理在资源配置上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有序的进行。信息化技术需要有科学性的数据,管理者可通过这些数据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可以实现工程的质量的提升。
2.3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划性的提高
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是由许多分项组合而成,整个管理系统都需要多层次的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引入,可以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的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动态联系,这样就可以使工作人员全方面的了解整个项目,确保各项目之间可以单独的进行管理,同时也不会对整体项目产生影响。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
在过去一段漫长的时间里,水利水电工程受到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直无法被有效运用到水利水电企业中。而相较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计算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用是比较落后的。就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现状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点。
3.1滞后性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明显特征,根本不能满足水利水电行业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甚至于我国现如今仍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而不是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3.2工程管理人员仍旧占据工程的主导地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如果管理人员稍有不慎或者专业素养不够,极有可能会引发质量或者安全问题。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3水利水电工程,顾名思义,是对整个项目规划的管理。所以在施工规划中,就应先了解项目的社会因素、周边的环境因素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等情况。在施工过程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及时有效解决,才能按期保质完成工程项目。而现在的工程项目中,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这样的后果就是工程延期、预算超支,甚至会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4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已被广泛的应用,在防洪、抗旱工程施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利用遥感系统平台对灾区情况进行宏观监测,对受灾地区的情况及时进行预测,根据受灾的面积和灾情及时分析出灾区的情况,以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是水利水电信息与应用遥感技术获取的信息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遥感技术与各种系统软件之间的对接;二是实现数字化的模拟,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数据能够制作出相关的图像,然后对图像模型进行专业化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决策。
4.2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定位技术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卫星定位技术融合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能够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也可以应用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对险情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卫星定位系统,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GI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灾情和灾区的准确定位,提高对灾害的有效处理。
4.3CAD绘图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会应用到CAD绘图技术,在以前的工程绘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管理中,保证绘图的准确性和效率,也能够减少和控制工作量,简化工程的绘制流程,保证绘制图纸的准确性。当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CAD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设计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为水利工程的监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4工程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会应用到监测技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多个小时的同时监测,再通过监测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能够保证监测的精度,而且该种监测方式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的监测功能,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接收,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解决监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
4.5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其中全球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为水利工程提供数据支持,而且该项技术获取的信息数据较为准确,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得以增强,弥补了传统数据采集方式的不足,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还可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规范化的提升。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企业一定要加强构建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俞立榕.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8):155-156.
[2]李文平.水利水电工程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5):82+94.
[3]陈小波,张建新.建筑信息化环境下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4):17-21.
论文作者:吕明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遥感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