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控制策略论文_韩兴

供电企业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控制策略论文_韩兴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对供电需求也逐步增加。长期以来,电力工作参与人数巨大,工作繁杂,尤其是数据的抄写工作,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直接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显然,落后的抄表方式已经不能够再和供电部门的供电需求相适应。在发展速度飞快的今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应用,在社会经济中多方面的提出改进措施。尤其针对电力企业中的电报数据采集阶段抄表准确率低、效率低下、抄表的周期过长以及人员的配置多等问题,有直接的现代化革新推动作用。本文只要通过电力企业中计量数据采集以及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供电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对采取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进行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供电企业;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一体化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更是工业大国,国家建设及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对于店里的需求十分巨大。目前中国电力工业的装机容量和供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另外,我国地域广阔,要通过区域供电网络相互联络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在全过范围内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电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提高对电力需要的要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电力企业一啊方面要实现自身结构改革,一方面还要保持发展速度,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调整结构中发展。巨大的供电任务,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维持庞大的企业系统运行,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为了完善电力系统的优化改革,电力企业急需采取一体化管理改革措施,优化企业结构适应信息化时代潮流。

1 信息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如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浪潮,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同步推进。信息化社会中,数据成为企业的和虚拟资产,各个企业都采用备份等多种形式对企业自身的数据进行保护。但是,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使得企业的数据处理与备份系统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于电力行业来讲,电力行业属于国家发展的基础行业,在国家的保护和支持下较早就进行了信息化技术改革。但是,一直到现在电力行业始终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部分数据收集工作仍旧需要人为抄写收集,导致数据准确度不可靠且处理速度严重滞后。大型的电力企业,一个企业内甚至同时运行几十或上百计算机处理系统。没有统一化的信息系统极易导致“信息孤岛”,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困扰。

信息化发展本身具有其先进性、优越性,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趋势。那么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构建一体化的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不仅在当下有效缓解电力企业的数据管理困难,数据保存的简单、高效,更为今后的数据管理提供了可扩展的发展空间,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现行信息采集处理方式的弊端

2.1传统落后工作方式的沿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力行业的计量数据采集,尤其是用户用电计量数据的采集都由人工抄写的方式来完成。人工操作首先带来的就是效率问题,对一个个电能计量表的数据抄写必定耗费大量的时间。设立专职人员对数量庞大的数据抄写,需要耗费企业大量资金,在现代管理角度看来,落后的生产方式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以及企业资金都是巨大浪费。另外,人力工作还具有准确率低下的特点,由于人疲劳、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抄录数据常常出现错误。数量巨大的数据处理,一旦出现一点微小错误都将会导致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严重偏差。

在电力行业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中,数据处理由多个环节来完成,对数据的收集一级一级的完成。由于没有规定统一的系统操作,不同的阶段的工作人员常常根据自身喜好来采用相关数据处理方式,常常导致不同的数据处理系统出现不兼容现象,对企业的数据处理及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电力行业传统的数据储存方式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备份保存。这样的数据储存方式,不仅导致数据容易丢失,更重要的是,数据得不到集中处理分析。无法从哪个以往的数据中分析总结出企业运营及市场的规律,导致数据失去其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由于传统工作模式的落后操作较为简单,由于工作内容没有特殊要求,部分电力企业的大批基层工作者都没有掌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技能。传统的工作者专业技能的不足,对于电力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都造成了严重阻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极少由简单重复性工作,高端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电力企业工作者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工作者能够在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系统的优越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实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真正价值,专业化的人才对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旧制度沿用,新制度贯彻落实滞后

电力行业属于大规模建设行业,一旦建设完成就很难改变。电力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的确立也有了很长时间的沿用,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力系统进行相关制度改革工作难度巨大。而我国早期指定的电力行业管理制度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近些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管理规定的更新,从电力行业的组织架构到信息系统都进行了制度更新。但是,新制度的执行对于企业管理者、执行者以及企业自身都有很高要求。一些较为老旧的企业,在现代社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生产力落后,无法满足新型管理规定的要求,仍旧沿用老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新制度改革的部分电力企业,也由于电力企业自身制度改革难度大的特性,导致新的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新型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 管理一体化建设分析

3.1工作方式的先进性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革新生产方式,简化操作流程。对于电力企业的计量数据收集不再要求专人进行收集,更不用手写抄录的方式进行收集。一体化管理系统中,通过计算机以及智能电能计量表对数据进行收集,极大的提高了数据收集效率、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还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坚力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减少了运营成本,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信息一体化管理方式中,对于数据不再只是简单的备份保存,而是通过综合的分期处理,按照系统操作者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系统处理后的数据分析得到重要的市场变化及企业运营的规律,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了电力企业数据收集处理工作的意义。

3.2高素质人才需求

信息一体化管理属于综合型管理技术,要求工作者拥有专业的管理技术,并且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企业需要对原有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性培训,帮助其掌握新的管理技术。或者招聘大量的掌握专业技术的现代化实用型人才,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平台,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金成本,为企业招聘专业人才提供了支持,有效的退工了企业的发展。

3.3管理制度流程化

严格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平稳运营的基础,信息管理一体化有效的避免了操作混乱的情况。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操作系统进行工作,要求各个工作环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一旦出现系统运行问题,问题环节将会十分明显的显示出来,有效的激励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态度,提高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信息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将各类管理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管控,也通过建立制度的更新机制,将各种因变化产生的新的管理要求通过制度的更新融入到工作中,有效避免企业的管理混乱现象。

结语

随着用电系统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使得电力企业的电费管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实现信息采集的一体化,改变过去传统的手工抄表以及人工录入数据方式的低下效率,企业内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用电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建设在电力营销管理上的应用,将会对提升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产生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涛.供电企业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控制策略[J].电子世界.2014.6.

[2]盛开南.关于配网营配一体化管理配电台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5.11.

[3]杭建国.供电企业营销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2016.3.

论文作者:韩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一体化应用的控制策略论文_韩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