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森林康养产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通过对森林进行开发,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形成了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趋势
一、森林康养价值评价因素
森林独具的康养价值,是其释放出的植物杀菌素(芬多精)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明显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特殊的医学功能。森林康养价值评价可以从温度、湿度、海拔、绿化率、洁静度、优产度、负氧率和精气度等八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
表1 森林康养价值评价因素表
二、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历程
国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森林康养概念提出。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德国人为治疗“都市病”创造了气候疗法,称之为“森林医院”。美国是最早研究森林康养的国家,“森林多功能利用及永续生产条例”的签署使美国的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保健型模式为主,遵循多用途管理模式,将旅游度假、运动休闲和疗养保健结合,形成美国特色的森林康养体系。
第二阶段(1980-2000年)森林康养流行于美日韩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和日韩先后致力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日本在1982年首次提出了森林浴,并举行了第一次森林浴大会,结合补充代替医学和循证医学,建立日本森林疗法。韩国在1982年开始提出建设自然疗养林,于1988年建立了4个自然休养林,1995年将森林解说引进到自然养生林,启动森林利用和人体健康效应研究。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森林康养全世界蓬勃发展。日本2004年成立森林养生学会,首次提出“瑟琳疗法基地”概念,并构建了森林疗法基地热症标准,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森林浴系统构建;韩国出台《森林文化·休养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标准和疗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德国有350处森林医院,公民到森林医院的花费已被纳入国家公费医疗范畴。欧盟国家将森林康养与体育运动和度假旅游相结合,产业得到空前发展。
2、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从单一的生态观光模式向综合性康养度假模式转变。
美国人最早在森林中只是进行一些较为简单的活动,如观光、漫步、野营、野餐、登山、骑马等,多以生态观光和亲子休闲为主要目的,发展模式较为简单。日本早期进入森林进行森林疗养,功能也较为单一,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修建了众多森林步道,并没有发展其他旅游业态。
随着各国不断开展对森林疗养效果方面的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融合了运动、温泉、度假、疗养、康复和野营等多种功能,逐步形成了“康养+”综合性康养度假模式。日本以“温泉+森林”康养模式,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瑞士以“山地运动+医疗康复”模式,开创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康养产业体系;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将医疗与森林治疗相结合,修建了大量的森林医院,开创”森林+医疗”的康养模式;美国结合旅游度假、山地运动和疗养保健功能,打造了复合型森林康养度假模式;加拿大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和空气质量优势,以观星为核心吸引,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木屋、树屋、玻璃创意屋、集装箱等多种形式的森林木屋度假模式,并形成了以森林木屋为核心产业的产业体系。
三、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有发展无意识。我国对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森林康养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探索。在实践方面,人们对森林康养的认识还停留在游山、玩水、赏景阶段。在森林旅游开发上,与市场对接差距较大,在法律及市场层面存在很多空白。
有政策无市场。2016年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正式开始研究森林养生产业。同年2月出台《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正式开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程,截至2018年批准四批共374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但大部分试点单位都处于摸索阶段,森林康养产品市场缺口较大。
有度假无康养。目前我国森林旅游仍停留在森林生态观光旅游基础上,森林康养度假市场上供给严重不足。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不成熟,在“康养+”融合发展道路上取得成果并不显著,导致围绕森林康养的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服务设施十分不完善。
有建设无标准。我国森林体系较为复杂,涉及行政主管部门较多,之前均以保护和限制性开发为主。目前森林康养旅游正逐步放开,从全国角度出发,在体制保障、森林康养研究、建设与认证标准、经营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巨大。
3、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区域分布情况
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区域。我国森林覆盖率排名前十位的省份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其中福建省正逐步打造“森林人家”森林康养旅游品牌,成为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的品牌目的地。
森林康养客源主要来自发达地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经济规模最大、创新度较高,旅游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四、我国森林康养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趋势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森林康养消费高端化
我国对康养的需求呈现持续性增长态势。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根据2017年人口统计数据,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我国已经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产生较大的矛盾。
2、森林康养呈现链条式发展
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仍停留在森林休闲旅游度假阶段,产业宽度和深度不够,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但森林康养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产业,当前已从医疗、养老等单一产业板块,开始向旅游、文化、体育、乡村、中医、智慧、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纵深发展,呈现深度融合趋势。四川省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早,在文化旅游、中医养生、山地运动和民族医药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融合发展探索和成果。
3、市场主体多元化
森林康养产业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了全国战略布局,更多社会资本会涌入康养产业市场中。除大型国企和社会资本外,还引入民营资本、微小企业,鼓励积极创新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活力,康养产品和服务升级和创新将不断出现。
4、智慧康养逐步引领市场
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众多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政府积极引导互联网智慧技术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并运用现代技术引领康养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论文作者:陈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森林论文; 产业论文; 我国论文; 模式论文; 产业发展论文; 旅游论文; 森林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