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我们的有些心理学工作者面对我国心理学的现实,陆续地发表文章倡导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从他们所发表的关于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文章看,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理由大致不外以下几点:
1.国外及港台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国外及港台经常被引用的两个心理学事件是:(1)在1981年两个英国学者希勒斯(Heelas,P.)和洛克(Lock,A.J.)主编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著作《本土心理学》①,带动了对本土心理学的关注和探讨;(2)1980年港台学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召开了名为“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的多学科研究会。会上杨国枢教授宣读了题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的论文。有的研究者认为杨先生的文章揭开了中国心理学迈向本土化的第一步。
2.对心理学研究中一味地引介国外的心理学成果,并进行重复验证的倾向不满,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脱节的原因。同时认为由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地域差异,现代科学心理学具有局限性。为了使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
3.从历史的发展看,我国心理学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建国前跟着西方跑,介绍的是西方的一套;建国后实行“一边倒”,又完全跟着苏联跑,介绍苏联的一套;80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学又刮起了西方热,介绍了一些与我国国情不相适的东西②。为了重塑中国心理学的“人格”,必须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大陆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心理学工作者,近几年逐渐多了起来。从其人员构成来看,倡导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先锋人物大概不外是这样两类,一类是自己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一些心理学实验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令国人瞩目的科研成就,自信自己走的路就是中国心理学的有效道路,也就是中国化之路。同时认为,若按杨国枢先生在《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一文中所倡四个方向,我们已经走了一段路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类是面对中国心理学的困惑与前景,自己既没有能力进行实证研究,也把握不住科学心理学的来龙去脉,更不具有引导中国心理学前进的能力,却又企图为中国心理学指路,受国外及港台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空呼本土化或中国化,却无实质性的内容,纯粹一副拍着脑袋为文像。对此,稍有心理学常识者,从当今中国大陆刊物所发关于心理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文章看便可明察。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或者本土化是直接牵涉到中国心理学现在和未来的大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心理学的目标和道路问题。笔者认为,如依据以上三个理由就要求把西方科学心理学中国化,或刻意建立中国心理学或本土心理学,尚需仔细推敲。中国短短七十多年的心理学历史中出现的导向失误与十年中断、忌谈心理学的悲剧,使我们在中国心理学研究方向问题上不能不慎重。对中国心理学目标和道路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心理学历史方位、时间方位、今日心理学的历史使命、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自身属性以及其成长历程的切实把握的基础上,而不能靠主观臆测或一知半解式的诠释。
二、国外及港台心理学本土化的内涵
有些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倡导者总爱拉国外及港台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例子来佐证中国大陆心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在此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国外与港台心理学本土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一书的主编希勒斯的定义是:“它们是关于心理学论题的文化的观点、理论、猜想、分类、假设和体现在社会习俗中的观念喻示。这些心理学陈述的是人的本性及其人与世界的关系。它们包含着对人的行动和感受方式及人怎样能在生活中求取幸福和成功的劝告和禁戒。”③在定义本土心理学时,希勒斯把“本土心理学”与“专家心理学”作了明确的区分。在他看来,专家心理学的专家指的是喜好科学实验的学院心理学家、喜好抽象论证的哲学家和发展了深奥理解的宗教家。很显然,他所说的本土心理学仅仅指人们对习俗的理解,是一种低层次的日常生活常识,连哲学思辨水平都没有达到,所起的作用是对人生的劝告与禁戒。作为一个英国心理学工作者,他没有倡导英国主流心理学的本土化,只不过在科学心理学还没有能力揭示人们心理与行为一切领域规律的情况下,注意到了普通人对自身心理生活及其与他人的关系的主观的和朴素的理解和解释,对科学心理学的补充意义而已。
台湾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倡导者首推杨国枢教授,其《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一文的确道出了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必须为之努力的层次与方向,文章深度至今大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倡导者无人企及。细读之,便会发觉其所倡“中国化”实与大陆心理学者所倡“中国化”有诸多相异之处。杨先生文中明确指出:“本文所说的心理学是指科学的心理学,而不是哲学的心理学。”谈及“中国化”是针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未能超越西方心理学的范畴,亦步亦趋,几乎沦为西方心理学研究活动的附庸,对世界心理学未有可取代的独特贡献而言的。他认为,“在进行研究工作过程中,中国心理学者如能鼓励自己在研究活动中加入中国式的想法与看法,中国社会文化因素便可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的研究,而能在问题、理论及方法上推陈出新。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便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中国心理学’,更不是要为中国人开创一种‘本土心理学’,……目的在使每个国家的心理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更能做到‘受研究者本位’……从而建立起具有广阔外在效度的心理学法则。”由此可见,杨先生所倡之“中国化”,其实是心理学的科学化。这与我国有些人倡导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化的心理学”是截然不同的,也与某些人所倡科学心理学大一统地“中国化”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看心理学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心理学自1879年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出来后,开创者冯特及其后的心理学家们都致力于使这门学科挤入硬科学的门槛。心理学发展初期可以说就是争取科学化的过程。曾有一度心理学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宁愿牺牲本学科的一定的广度,而使自己变得更加自然科学化。行为主义就是这样做的。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的大部分内容限制在刺激和反应的研究上,对行为作出极为简化的说明。尽管人的心理活动被排除了,人脑变成了一个不起多大作用的空匣子,但是行为主义却起到了清扫心理学中神秘主义污泥浊水的作用,并在心理学中建立起了用科学实验去求证的严格标准,使心理学具有了摆脱长期困扰它的那些含混不清的概念的能力。也正因为这样,行为主义才控制心理学、风靡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50年代中期心理学界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罗杰斯和斯金纳在1956年进行了一场论战。斯金纳持行为主义观点主张人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罗杰斯则主张人能作出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他自己的设计师。这场论争激发了临床心理学家和学术—研究心理学家的思想,表明了行为主义将受到挑战。罗杰斯在论战中向心理学家们首次揭示了人本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观点。这场论争实际上是一场科学家与实用家间的论争。虽然人本主义由此挤掉了心理学的主流,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行为主义的地位。因为人本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哲学道德思想。用严格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人本主义心理学算不上真正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研究,它更多的是对人类天性发展的一种希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在于对改善人类精神生活、对人类前途抱有的乐观主义态度,将其原理用于心理治疗、教育与生活,会取得积极效果。直到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行为主义的霸主地位才逐渐被取代。
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内部矛盾以及心理学与邻近一些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之后得到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U.)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正是奈瑟本人在他出版了《认知心理学》9年以后,又开始对认知心理学发生了怀疑。他在《认知与现实》(1976年)一书中认为信息加工的研究只限于实验室内的研究,不能对生活中的人性的解释增加多少内容。即使在实验室内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假设也没能超出计算机的模型,它对真实世界中人是如何活动和交往的没有给予说明。在这个问题上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很像19世纪的内省心理学。如果它死守住这个模型向前发展,前途是不乐观的。它所研究的心理过程脱离生活,与文化无关,这样的心理学将是很狭隘的。总之,他认为认知心理学必须走向现实,使对认知过程的了解与生活环境发生联系,研究的内容必须具有“生态效度”。当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掀起心理学中的认知革命时,奈瑟无疑是十分清醒的。其实,心理学在摒弃了思辨、猜想、主观推测走向科学心理学后,尽管历史并不长,但它却始终追求使自己变成一门更加成熟的规范科学,并使自己的成果对人类的认识和生活具有更令人信服与可操作性的实用价值。可以说,科学与实用始终是心理学追寻的目标,也是其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诚然,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加之其历史的短暂,时至今日,不论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还是用波普尔的证伪论来衡量,它都算不上一门成熟的科学。但是心理学的研究最终将在一个统一的方法论和理论范式的框架中进行。在我看来,这一范式包括四个维度:生理过程、行为,认知或心理过程以及心理发展。大脑研究的进展、认知革命以及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出现,是使心理学的整合成为可能的最有希望的标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围绕着人和其它复杂生命形式的综合模式,心理学在理论上达到统一是可能的,把心理学知识分解为一系列彼此独立的部分是不必要的。尽管心理学在科学与实用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只需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利用不断完善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技术,树立起必胜的信念,想出具体的办法,就事论事,去逐一解决也就是了,绝没有必要扯起本土化或中国化的大旗来企图弥补科学心理学的不足。除心理学外,一些其它学科也研究心理过程和心理学问题,这就增加了心理学家在做什么或应该做什么问题上的混乱,我们自己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制造混乱了。这从成熟的科学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比如生理学,我们并不能因为国人的饮食习惯、睡眠方式、生态环境、遗传基因等与别国有异,就倡导生理学的中国化。否则,会闹笑话的。
四、中国心理学的目标与道路
中国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本世纪初随着新学制的建立和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才开始的。如果从1921年我国正式建立将心理学带入新的里程的心理学会算起,我国心理学已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相对于科学心理学100多年的历史而言,70多年并不短暂。按说我们应该有相当出色的成就在科学心理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我们的心理学历史是充满悲剧色彩的。1957~1959年对“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的批判,1966~1976年的停滞,足以令每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寒心。因此,我国心理学卓有成效的成果主要集中在1977年至今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心理学界曾有人主张我们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其研究成绩何在,有目共睹,笔者不想多言。中国心理学从1977年至今值得称道的成果不是街头巷尾根据心理学基本原理演绎出的经验常识心理学或玄学心理学之流,而是学院式学术——研究心理学家们对西方心理学经典著作的译介与实证性研究。从心理学两个分支学科的总结性文章《八十年代发展中的中国认知心理学研究》④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⑤,便可窥出我国心理学的基础科学研究不仅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且正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进。应用领域里的不足责任并不在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心理学家没有转而进行理论概括与应用研究,而在于那些思辨科普应用心理学工作者没有向基础研究心理学家靠拢,并且自命不凡地视自己的浅显思辨为心理学的要旨。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心理学的目标不在于找出一个含混的没有明确指导意义的“中国化”或“本土化”的概念,而在于赶上今日科学心理学的步伐,通过独创性的科学研究来推动心理学早日成为无可挑剔的规范科学。
鉴于此,我认为中国心理学须沿着以下道路前进:
1.有创意的借鉴。自科学心理学创立以来,科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大都是西方的心理学者研究出来的。我国的心理学在此方面比较薄弱。有些倡导中国化的人认为我国古代拥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笔者认为,由于心理科学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科学,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也和其他国家的古代哲学家一样,不能不在他们的哲学理论中接触到有关心理学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接触到的心理学问题主要是在他们讨论到道德的理论、教育的理论或者与宗教思想作斗争的时候谈到的。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在心理学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份遗产,但这份遗产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现在还很难作出估价。对此夜郎自大,不放眼世界,孤陋寡闻地进行所谓“中国化”的研究是不明智的。只有站在别人的肩上我们才有希望比别人看得更远。因此,有创意的借鉴,仍是我国心理学家须慎重去做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心理学领域里先进的东西,而且还要借鉴其它科学领域里先进的思想或发现。科学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许多概念都是从其它科学中转借过来的。格式塔的同型理论来自电学的磁场理论,行为主义汲取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则步通讯工程的后尘。随着其它学科领域中新分支、新理论的出现,心理学还会借用其它的概念。借鉴促成了心理学快速发展。因此有创意的借鉴,对我们来说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2.实证研究与理论总结并重。
自从100多年前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心理学研究过程本身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方法学上的争论主要有: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什么?如何使他们的研究理论化?数据收集和理论建设分别应花费多少精力?最富有成果的研究策略是什么?等等。在这些问题上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在我国心理学界也有所反映,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其实也没有超出这些问题的范畴。笔者认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选取自己的研究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从实验观察出发进行研究总会积累一定数量的材料,对心理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为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学一旦脱离了实验观察,走上纯思辨的讨论,往往就会陷入停顿状态。比如麦独孤的纯思辨“策动心理学”就没有给以后的心理学留下多少有用的东西。不进行空洞的思辨并不是不进行理论总结。中国心理学发展至今天缺乏的正是在现有心理学成果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中科院心理所石绍华对1979~1988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趋势作了质和量的分析⑥。结果表明,代表较高水平的深入型研究所占比例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而重复性研究则呈上升趋势。这无疑与我们对现有研究的理论总结有关。为了我国的心理学不出现重复性研究,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我们应把理论总结列入研究日程。实证与理论总结并重,才能使我国心理学成果从零乱走向系统化,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3.注重创新
借鉴与实证研究的目的皆在于推陈出新,创建出经得住理论与实践检验的具有科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崭新理论。近十年来通过学术-研究心理学家们的努力,中国心理学已恢复了元气,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基本步入了正轨。有些心理学家正在进行心理学前沿领域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为世界心理学界公认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理学工作者就要调整自己的视角,从循着西方现代心理学的验证性与接轨性研究逐渐转变为独创性与开拓性的研究。这是中国心理学赢得世界瞩目的关键。近来有人撰文认为,“非智力因素说”是一种有创意的理论,心理学研究道路的选择可从非智力因素说的产生中得到启发,启发之一便是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⑦。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说不能算是一种有创意的崭新理论,其科学性值得思考。中国心理学如果仿效非智力因素说而走所谓“本土化”之路,那么中国心理学就很难立足于世界心理学之林。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而不能因为科学心理学知识体系还不成熟,科学事实积累还不足,就怀着一种侥幸心理,稍微从事点研究就去架构自以为能获得殊荣的理论体系。新的科学理论是一种新的科学概念与可操作系统,需要建立在大量科学事实的基础上。没有殷厚的积累,是很难有科学创新的。但是不管科学创新有多难,我国心理学研究须走上这条充满荆棘与荣耀的道路。
* 本文视“中国化”与“本土化”为同义。
注释:
①转引自《本土的经验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分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5期。
②《心理学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心理学报》1991年第4期。
③转引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形态心理学与本土化的科学形态心理学》,《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4年第2期。
④《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增刊。
⑤《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⑥《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趋势》,《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3期。
⑦《我看非智力因素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