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上海 浦东新区 201299)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采取疼痛控制护理的一组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创伤性骨伤患者更好的恢复。
【关键词】骨折;疼痛控制;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27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Methods 120 cases of traumatic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in control and the nursing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function of th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Taking pain control care contributes to better recovery of traumatic bone injury patients.
【Key words】Fracture; Pain control;Nursing;Value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治疗的手段就是动手术。而动手术之后所造成的疼痛令很多患者都难以忍受,有些患者除了身体的疼痛,对其家庭的经济也是一种负担。因此为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应用控制疼痛护理的价值,故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护理3周后进行MA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价。具体情况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的创伤性骨伤患者,按照自愿随机的分配原则,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与女比例为34:26,平均年龄(54±3.6);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25例,股骨骨折15例。观察组男与女比例为39:21,平均年龄(62±4.3);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7例,肱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2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没有受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一般的术后护理,内容包括定时给患者换药、嘱咐患者的禁忌饮食、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检查。观察组由经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内容包括:
(1)建立护理团队。团队当中包括专科负责的护理人员,麻醉师以及骨折医师等,在手术完成后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在和患者家属沟通以后,获得其认可再执行)。
(2)心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安抚患者术后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其中可以通过播放放松性质的音乐,调节患者的心情,同时多和患者沟通和交流,通过成功的案例和鼓励性语句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和康复的自信。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给其讲解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取得家属配合,共同进行疼痛护理。
(3)饮食监督: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叮嘱患者多加服用富含粗纤维、高蛋白、维生素等食物,多食用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包括:香蕉、核桃、芝麻等,防止患者发生便秘,并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等,以帮助患者淤血驱散速度加快。
(4)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的嘱咐下,按时督促患者吃药治疗,若患者疼痛难消,根据医嘱,给患者吃止痛药。
(5)体位护理:给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指导,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翻身,使得其能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并且保持术后的康复训练。
(6)观察和按摩护理:观察患者的肿胀程度,询问患者疼痛的情况,以此给予相应的护理,帮助患者翻身,食用冰袋冷敷伤口,缓解患者的肿胀和出血症状。叮嘱患者将其患肢抬高,帮助腿部血液良好的循环,改善其淤血和麻木的症状。不定期给患者按摩,通过按摩方式改善其疼痛症状。
(7)辅助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锻炼,例如:握紧拳头,放松肌肉深呼吸,调节气息,调整心情等。
1.3 观察指标
经过3周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观察患者伤口有无肿胀疼痛,身体的协调性以及行动的灵活度,进行MAS、SAS评分,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运用SPSS 21.0软件数据处理分析,对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MAS、S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经对比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MAS、SAS评分
3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MAS)和焦虑程度(SAS)评分,观察组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创伤性骨折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动手术,但术后带来的伤口疼痛是许多患者难以忍受的。创伤性骨折所需要的伤口愈合时间长,也会带有很多的并发症,而且护理不当,还会造成患者术后运动功能下降,行动力不便[2]。有些患者术后的也没能够很好的恢复到原来的身体活动状况,术后患者也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的不稳定情绪,对患者的骨伤恢复也是极其不利的[3]。故在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功能锻炼是尤为重要的。
疼痛控制护理是根据疼痛的发生机制而制定出来的一套护理方案,它是通过能在术后护理的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施以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上对情绪的控制,还有身体上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患者在经过疼痛控制护理之后,评价也较高,术后护理的各项运动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疼痛控制护理的方案后,其MAS评分分值为(57.84±2.58)分,SAS评分分值为(35.12±2.41)分,总满意度81.70%,均显示优于仅使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创伤性骨折患者——其MAS评分分值为(33.54±3.85)分,SAS评分分值为(62.57±2.77)分,总满意度61.70%,由此可见,2组在对比MAS方面、对比SAS方面、对比总满意度方面等,观察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更胜一筹),P值<0.05。本文当中和邢璐学者[5]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意义评定》一文当中的方法——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疼痛控制组再使用疼痛控制护理,经过对比后得出,后者当中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前者,镇痛应用率低于前者,疼痛评分、SAS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前者,其数据均和本文得出结论接近,说明本文当中方法和观察指标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可以配合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对其评价高。
【参考文献】
[1]石丽梅.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22-223.
[2]何小秀,唐泽琴.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66-1568.
[3]邢璐.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意义评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0):3865,3868.
论文作者:黄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创伤论文; 性骨折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