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安宁市交通运输局 云南安宁 650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城市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对于交通以及其他的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多,而面对巨大的公共设施投资需求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管理上政府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也就需要政府改革其融资方式引入社会上其他的一些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当前,我国政府投资与PPP模式的联系愈加密切,PPP模式对政府投资与社会建设的影响也逐渐显著,国内的很多专家也专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我国PPP融资模式下政府投资的改变与社会建设的转变情况。文章将探讨如何更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政府投资效率;PPP;融资模式
一、PPP融资模式相关理论
1、含义
PPP融资模式即公私合作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英国实施,着重于双赢甚至多赢,政府和私营企业分别利用其不同的优势进行社会建设,并共同承担的风险。政府可以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方法形成与私营企业的合同关系,从而政府投资压力得以缓解,社会公共设施得以建设。政府通过PPP融资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投资的财务压力,也规避了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还有利于从私人资本中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融资效率,降低风险。在加速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私营企业也能从中获取利益。
2、PPP项目融资模式优点分析
PPP项目融资模式将社会资本带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也将传统融资体制之中不具备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杠杆作用引入了融资模式之中。PPP融资模式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数量、拓宽资金渠道、增产扩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为鲜明的特征:
首先,PPP项目融资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参与到公共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识别等环节之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它们能够自主地判断那些适于融资的项目,使得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分配能够在项目初始阶段就得到妥善的解决和划分,为降低项目最终标的价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PPP项目融资模式使得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更具科学性。社会资本能够通过项目融资的形式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期就参与到项目建设之中来,也能够将其在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带入到项目之中来。
再次,PPP项目融资模式便于改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供给质量。PPP模式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机构都可以参与到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之中来,在实践和摸索之后能够形成双方共赢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该模式在提供公众服务和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状态。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加入了非公有制特有的灵活管理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缩减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供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最后,PPP项目融资模式具有整合基础设施项目资源的作用,在该模式下,各个参与主体和建设主体组成阶段性战略联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协调各方不同的目标和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上具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PPP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能够在潜移默化提升政府员工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
3、政府投资现状
PPP融资模式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并大量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中。2013年至今,是我国PPP融资模式的高速发展阶段。目前,PPP融资模式已从中央项目推进到地方项目,应用范围也在扩大。在PPP融资模式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得以建设与发展,并且效率极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传统的融资模式需要政府除了要面对承建商所面临的资本和风险压力外,还要进行庞大的建设工程,甚至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而自从引进了PPP融资模式之后,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更多向的选择。与此同时政府投资的压力及风险大大减少,项目的质量在各私营企业的竞争中也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PPP融资模式对政府投资效率的影响
1、减轻政府投资的资金与资源压力
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资金数额一般都很大,而国家的财政资金也会存在缺口,在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上就难免会面临很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因而不得不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来缓解政府公共领域投资的压力。政府与私企在合作中双方彼此依赖但又相对独立,并且双方在利益与职责均具有一定的比例。对私企资金、管理、技术等的引入,不仅能很好地缓解政府的压力,此外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更多的类似风险控制机制,这也能很好地改善双方由于独立性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的问题上也带来了很多有利的因素。换而言之,在PPP模式的影响下,政府得以省下部分的资金与管理技术,让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更多的以资本属性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分配作用,而非控制。
2、提高政府的引导力
目前PPP模式在硬件服务投资领域与公共服务领域都有涉及,国务院所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明确的提出相关的条例来解决对外融资的规范问题与债务风险的问题。但PPP融资模式自身有独立的项目联合体,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承担资本与投资的风险与职责,改变了在传统融资模式中政府独自承担风险的情况。在合作中,企业共同与政府承担风险,加大了私营部门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快速的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具体细化为一定量的公共服务包,例如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建设服务。除此之外,PPP模式还可以引入民间更多不同行业与个人的资金,而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资金也帮助资金提供者获得一定的收益,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区域化的集中管理,从而帮助政府实现其投资的引导功能。
3、拓宽资源来源渠道减轻地方债务风险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城镇化建设工程,有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可能会达到60%,而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到时的投资需求可能会在40万亿人民币以上,我国的财政普遍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到时可能无法满足人口城镇化所需的投资资金,而由于社会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也频频被爆出,并且债务数额还在不断的增加。在PPP融资模式的影响下,政府的债务水平变得透明,PPP的融资渠道使得公共建设的资源得到了很大的填补,在无形中也就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在没有国家财政刺激与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地方区域的各项基础项目建设也可以在PPP模式下顺利进行。
4、提高项目质量与资源利用率
PPP融资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社会资源与国家财政的浪费,政府与私营部门相互约束相互互补。对于私营部门来说,盈利是经营的目的,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开发的价值,那么企业便不会去承接运营的,项目也就没有办法开展。只有对有利润、有价值的项目企业才会投标,在建设与运营的同时私营部门带来自由的技术与资金、管理,这就弥补了政府的技术缺陷,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而为了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中标,私营部门也会对项目的质量予以重视,这样一来,整个工程的完工期限缩短质量提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当重要,这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跨越成为发达国家,并提高在国际中的地位与影响力。PPP融资模式的发展在吸收私营企业资本并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同時,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完成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相统一。PPP融资模式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能够减少其投入资金及资源压力,又能够使得政府真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结合实际国情,充分发挥PPP融资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投资效率,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宿晓,王普查.基于循环经济的中水项目PPP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35(10):22-27.
[2]刘学洋,王超慧,李涛.建筑工程中PPP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识别与评估[J].四川水泥,2017(7):177-177.
[3]李思思.生态文明建设PPP融资模式的研究[J].金融经济月刊,2017(8):118-119.
论文作者:王建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融资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项目论文; 资金论文; 风险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