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科学意识_科学论文

论生态科学意识_科学论文

论生态科学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生态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环境保护有赖于公众参与,而公众的参与与否及其程度又取决于他们生态意识的有无、强弱。生态科学意识是生态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界定为一种以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提炼而形成的特定原理作参照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主体素质。培育公众的生态科学意识,最终是要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环境观、发展观和环保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 生态科学意识 科学的环境观 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环保实践观

要想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由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等具体的方面所构成。本文讨论生态科学意识。

1 公众的生态科学意识如何,首先见诸于生态科学知识在他们中的普及程度,培育公众的生态科学意识应从生态科学知识的宣传与灌输入手。

何谓生态科学?生态科学是关于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描述性生态科学阶段、经典生态科学阶段和现代生态科学阶段。随着人类影响自然生态力量的不断强大,人类成为了生物圈演化最重要的因素,人类活动渗透到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到处以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于是生态科学朝向人类生态科学转变,这一转变是现代生态科学的重要特征,它表明,生态科学研究的重心已从研究以一般生物为主体的生态变为研究以人这种特殊生物为主体的生态,它不只是要研究纯自然生态系统,这种纯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恐怕已不多见,而且要研究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科学家林·迪卡斯雷特指出: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演变作为统一课题来研究,才算开始找到生态科学的真正归宿。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生态科学的成就令人瞩目,而且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首先,传统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研究面向环境问题,形成了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等边缘性的新学科,从而构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探索和揭示人们运用技术力量变革自然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变化及多种多样比较间接的、隐秘的负效应,预测人类生产活动的长远影响与后果,为正确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新兴的高科技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的价值目标,并为协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开辟了新的途径。例如,鉴于地球上非再生矿物能源储量日渐减少,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正在研制利用太阳能、核聚变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正在研制能量转换率高的发电装置材料;微电子技术为增强对工业、交通的能源与材料低耗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手段;为防治污染、治理公害,以终端技术(END-OF-PIPE),再生技术和内部处理技术为主的环保技术体系日臻完善与先进;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利用太空资源展示了诱人的前景;生物遗传技术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农业革命。再次,一大群以生态科学为纽带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相继产生,生态科学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沟通、相汇合的桥梁。

2 向公众宣传、灌输生态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什么是食物链网,什么是臭氧层,什么是温室效应等等,这是生态科学意识形成的前提,但还不等于就有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科学意识是在哲学层面上对生态科学知识提炼和升华而形成的特定原理,并自觉地运用这些原理去看问题的思想境界和方法。换句话讲,所谓生态科学意识是一种以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的特定原理为参照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主体素质。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的特定原理主要有:

①多样性原理。这里讲的多样性乃生物多样性,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证,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维持着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和种类的遗传变异度。多样性原理阐明的是:第一,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品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程度就越高,物质、能量、信息输入输出渠道就越密集,调节补偿的控制功能和同化异化的代谢功能也就越健全,即便受到损坏,自我修复也较快,从而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便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第二,具有较大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例如,在大草原上,复杂的素食者群体有利于利用不同类型的杂草;因而比单一种群有更高的效率,能够转化更多的蛋白质。第三,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才能应付环境变化造成的选择压力,从而使其中最适于变化的物种获得生存与繁殖的机会。生物的多样性决定进化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推动进化进程。人类栖息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对于人类有重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削弱地球生物圈维持生命的能力,削弱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无条件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全世界已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6900多个,其中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已有4000多个。一些发达国家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10%。

②边缘优长性原理。边缘优长是指这样一种现象:通常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生态系统的交界地带,生物群落的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出现了不同生物种类共生的情况,种群的密度变化较大,种群间的竞争激烈,且种群的生存力、繁殖力相对说较高。

边缘优长现象不但在自然生态系统范围内普遍存在,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人类文明本身就是从沿河、沿湖、沿海等水陆生态系统的交界、邻接、镶嵌地带产生、昌盛起来的。今日世界文明的精华绝大部分分布在这一类边缘地区。有学者认为,以往人类文明的演变、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开拓、利用、占领、扩大、调控各种边缘地带,自发借助边缘优势效应,并由自发逐渐走向自觉的过程。

边缘优长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存在以及它们的交接与重合,使边缘地带存在多种应力作用,异质性强,信息量丰富,可供选择的范围宽,自由度大,因而对于生态系统非边缘地带中那些对信息、机遇和自由度要求较高的种群与个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促使它们向边缘地带靠拢,而它们所带来的源自它们原来所在生态系统的异质因素得以在边缘地带汇聚、加工、协合,从而产生新的谐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③开放性原理。任何一种生态系统只能在适当的环境状况下存在,只有那些对环境开放,亦即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才具有生气,才具有活力。生态系统一旦丧失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能力,必然走向死寂。现代生态科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揭示特定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机制,揭示物质、能量、信息在特定生态系统内分配、流动的规律。总之,开放与否,事关生态系统的存亡。

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划分带有相对性。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一个由多样性的生物与非生物成分构成的对太阳开放的巨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植物处在特殊的地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进入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的通道,其兴衰关系到我们这个世界对太阳是走向开放还是走向封闭,以及一切生命形式能否得到供养并健全生存下去的根本。然而,严酷的现实是:随着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迅速减少,地球——这个被发现在茫茫宇宙中唯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正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越来越脆弱。

开放的意义,不但适应于自然生态系统,而且适应于社会生态系统。任何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它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这里讲的环境有两个层次:一是外部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不同,只有彼此开放、相互参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合互补,才能繁荣兴旺;二是外部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此指的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又有区域环境与全球环境之分。地理环境是一个活的机体,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对社会的运行造成危害。例如,古代的巴比伦文明、哈巴拉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毁灭都是由于它们所处的区域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森林的锐减、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枯竭等,从而招致自然的报复所致。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力量的增长,人类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质,也带来了全球环境的恶化。

以上,我们阐述了多样性原理、边缘优长性原理和开放性原理,为这些原理所包含的道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的:边缘优长现象的出现是以多样性为前提的,且以开放性为条件。可见,生态科学意识并非空洞的抽象物,具体地讲它就是多样性意识、边缘优长性意识和开放性意识,是这些意识的有机整合,是对生态科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更普遍的反映。

3 培育公众的生态科学意识,最终是要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环境观、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环境保护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科学的环境观即辩证的环境观。首先,它要求我们把环境视作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中的各个层次、各种要素都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各个层次、各种要素的状况影响着其他层次与要素及整体的状态,而整体的状态如何,反过来又影响到各层次与要素的状态。环境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它能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自我生长。在一定条件下,各层次与要素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存共荣,但离开一定的条件,也可能共退共衰。脱离各层次和要素的普遍联系,或者说,没有科学的环境观,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就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环境污染无国界,保护环境应当全球一盘棋。报纸上曾登载过一篇报道,讲的是3位日本人到中国沙漠上植树的故事。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但是国内并未达到无树可植的地步,为何漂洋过海到中国植树?他们的回答“简单”得令人吃惊:改造中国的沙漠可以改善日本本土的气候。换言之,在中国的沙漠上植树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回答所表达的正是把环境视作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的辩证的环境观。如果大家都树立了这样的环境观,地球的事情就好办了。其次,它要求我们把环境视作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地球表层由原始的无生命的环境演化成生态环境,进而又演化成人类生态环境,形成自然—经济—社会这样的复合体。因为人类具有能动性,可以认识自然、变革自然,所以人类生态环境已大大的不同于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生态系统,离开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或者说,没有科学的环境观,就不可能对环境的变化作正确的解释和预测。例如,近50年来,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频,飓风、海啸、地震、火山喷发、洪灾、旱灾……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几乎天天都有用不同语言发出的自然灾害警报,几乎每一寸土地,每一方天空都隐藏着杀机,地球似乎不再安全,如同一个随时都可能破碎的鸡蛋。

“自然灾害”,顾名思义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千百年来,无人对此提出过异议。然而,今天的科学家却站出来对此提出了置疑。科学家们指出,许多自然灾害不是单纯或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其中有人为因素。在国际减灾10年的宣传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当我们走向21世纪时,人口增长、生态破坏、迅速的工业化和社会与经济失衡发展,比以往制造了更多的全球自然灾害的机会。根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受灾人口比例和死亡人数三项指标而被列为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的洪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毁林、土地的侵蚀、野蛮的耕种方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引起大量降水和自然界排水和泄洪能力降低造成的。

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大约9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次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和死亡的人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发达国家的20倍。这种情况的出现,除科学预警手段落后,灾后救援不力等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工业化进程加快与人口激增。

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求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然而,对发展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发展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后果是不同的。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非线性发展观,是一种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非线性的发展观。非线性的发展观追求人类社会的完善而非至善,而完善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过程。非线性发展观和传统的线性发展观相悖,线性发展观认为发展具有固定的目标,是一个由各分段步骤组成的一元过程,其行进由最初便内在其中的必然规律支配和决定着,这一进程对于同类具有绝对的普适性。这种线性发展观暗藏着胚胎发育的隐喻(从历史根源上看,它是在胚胎发育的基础上结合人文主义的规范与基督教的时间观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在它看来,发展就如发育,先得有一个胚胎基础作为前提,而规律作为一种通过偶然幻象表现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以浓缩形式存在于胚胎中的必然性力量,不管人的实践如何对待它,它肯定都能实现自己。这种看法和近代哲学的机械论一样,把偶然性认定为主观性存在,因而使发展脱离了实际而陷入宿命论。线性的发展观虽然在现代科学的面前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它对人们的残存的影响仍十分顽强,不可忽视。非线性的发展观则不同,它认为,发展是一个多维的可能性空间,发展不是胚胎发育而是结构转换,发展是一种随机涨落,发展是一种选择,选择就会有代价,文化价值在选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科学的发展观还是一种持续发展观,它追求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持续的发展观同传统的非持续的发展观相对立。非持续的发展观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认为发展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物化消费品和劳务消费的过程,一切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办法都是正当的、善的。在非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人们把自己的需求仅仅理解为同衣、食、住、行相关的物质需求,自然界在他们的心目中不过是一对吮之不竭的丰腴乳房,一只啃之不尽的硕大苹果。人变成了庸俗的经济动物,变成了物质欲望的奴仆,为了满足自己物质欲望,不惜盘剥同胞,践踏自然。持续发展观则不同,它指出人类享有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但这应当通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而不应通过凭借手中的资本与权利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去实现;它强调,当代人在追求今世福利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子孙的机会相平等,不允许当代人片面地、自私地为了现世福利而毫不留情地、肆无忌惮地牺牲后代子孙本应同等享有的福利;它认为经济的增长决非目的,经济的增长应服务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但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需要有宽松和睦的人际关系,需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需要有蓝天白云、绿野青山、鸟语花香。如果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以这一切的失去为代价,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实践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环境保护实践则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杠杆。环境保护实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看,它是指本世纪50年代后崛起的一种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为防治污染、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专门进行的一种新型实践活动,包括环境建设、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从广义上看,环境保护实践是指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不能破坏生态环境,都要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将环境效益当成衡量人类一切实践合理性的重要尺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搞现代化,提出了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方针、政策是不是正确,社会制度是不是先进、优越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所谓生产力标准。长期以来,我们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定义是片面的,根据这一定义,很容易推论出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赖以进行之先决条件的自然,只是生产活动征服的对象,生产活动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变成了纯粹外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生产力的理解的偏颇,导致单纯经济—技术观点,一方面片面追求生产活动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造成技术的片面运用,而不能从经济—社会—自然相统一的高度规划生产发展。现实中生产活动造成的种种短期行为,诸如对“公害”缺乏治理动力,只求增产增利,不计环境污染与资源损耗等,都是上述片面性结出的恶果。这种对生产力理解的偏颇,致使以往的经济学家忽视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它把资源和生态环境仅仅看成自然再生产的结果,是自然无限且无偿的馈赠,不是经济关系的对象,也不进入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在过去的经济学的理论中,完全排除了对人类需求同自然供给力,人类生产活动同自然承受能力之矛盾的考虑。此外,还是由于这种对生产力理解的偏颇,致使过去的经济学家几乎不思考生产活动同自然的相互影响,只从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果考察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其效率,不仅不顾及生产活动对劳动财富生成基础——自然所造成的损害及其补偿,还忽视消费后果还原于生产过程而作为“资源链”环节的生态学意义。

必须重新定义生产力,把它定义为人类调适自己与自然关系的能力,这种调适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双向适应。从新的生产力定义出发,衡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看人类对自然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还要看人类对自然建设与养护的量度与质度。生产力标准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科学的环境保护实践观要求我们把破坏生态环境视为破坏生产力,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保护生产力;要求我们探索并把握环境保护实践的规律,反对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上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和做法均是科学的环境保护实践观的体现。环境保护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收稿日期:1995-03-27

标签:;  ;  ;  ;  ;  ;  ;  ;  ;  ;  

论生态科学意识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