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邱县城西湖蓄洪区26.5m以下高程总面积517.5km2,蓄洪量29.5亿m3,为淮河中游最大的蓄洪区。1987年退垦还湖后,城西湖排灌区总面积为216.7km2,总耕地面积为24.02万亩。目前湖区内共有西湖、高台、高塘、陈郢、曾台等5座泵站,总装机34台13559千瓦,各站均有其自身的管理机构,由霍邱县排灌总站统一管理。受益单位主要有城关、高塘、范桥、王截流、城西湖、石店、新店等乡镇以及庆发湖集团、华安达公司和霍邱县农业开发公司等。
关键词:城西湖排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议措施
1、城西湖排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泵站工程除涝标准偏低、部分泵站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城西湖排灌区现有五座泵站联合运行,排涝标准仅三年一遇,沿江、沿淮其他地区除涝标准已普遍达到五年一遇,部分地区已达十年一遇标准,我县排灌区除涝标准明显偏低。特别是曾台站始建于1968年,装机容量小,不符合当时政策要求,没能列入改造范围,该站经多年运行,设备老化严重,急需更新改造。
1.2排灌沟渠淤积和配套建筑物损毁严重。城西湖排灌区通过三十多年的治理,现有主干沟渠主要建筑物已基本完备,为西湖排灌区农田水利效益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排灌区主要排涝沟普遍淤塞,杂草丛生;渠道堤身单薄,堤顶高程较低,部分渠段不畅通;排灌区内骨干建筑物建成年代久远,小型配套建筑物损坏情况严重,严重影响泵站排涝及灌溉效益的发挥。
1.335KV高压供电线路权属急待理顺。城西湖围垦后,国家为改善生产条件,兴建了一批电力排灌泵站,并架设了35kV高压线路。电力部门依托各泵站供电设施,在各泵站所在地及高压线路沿线兴建了一大批电力加工厂,为当地群众供电,收益巨大,但是该项高压线路权属一直未明。近年来,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批供电设施陆续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更新改造投入,供电部门利用国家农网改造资金,另外兴建了10kV供电线路向农村供电,35kV线路暂未列入改造范围。目前每遇雷雨季节及特殊天气情况,线路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泵站正常运行,给农业排灌工作造成很大损失,当地群众反响强烈。
1.4泵站维修养护和管理设施滞后。目前,城西湖排灌区五座泵站均有各自的管理机构,根据各站的地理位置分别承担排涝和灌溉任务。城西湖排灌区1998年经统一规划和治理,各站自成灌溉排涝体系,通过控制性建筑物,五座泵站的排涝沟已联通,正常情况各自负责各站的排灌任务,当遇到大涝时,五座泵站可以协作排涝,提高除涝综合能力。具体情况如下:
高台站:1970年建成投运,2007年实施了更新改造,限于经费紧张,主要用于设备更新。现站内管理设施落后,仅有办公楼一座,站四周围墙多处开裂、倾斜,运行管理和办公条件差,站内环境不整,尤其与交通主路相连的1.5公里进站道路为土路,遇阴雨天气,道路泥泞,交通不便。
高塘站:1969年建成投运,属城西湖围垦排灌工程,1996年进行了更新改造,2013年利用城西湖排灌站更新改造剩余资金,对设备进行了更新,兴建了副厂房。现该站办公楼楼顶漏水,门窗破旧,墙皮脱落。位于高塘街边的生活区,围墙倒塌、房屋破旧已成危房,靠职工自行维修,居住隐患严重,管理区道路损坏。
陈郢站:2003年拆除重建,现有办公楼一栋,宿舍楼两栋,宿舍楼顶漏水,墙皮脱落,四周的铁艺围墙和铁艺大门已锈蚀,不仅不能防护而且很不安全,站内环境缺乏规划整治。
曾台站:1970年建成投运,属城西湖围垦排灌工程,1999年进行了更新改造,兴建了一座办公楼,经多年运行,现办公楼出现漏水,墙面脱皮,门窗破损。管理房为老旧房屋,成为危房,职工住宿条件差,站内交通道路损坏严重,环境缺乏规划整治。
西湖站:1967年建成投运,1994年利用城西湖退堤资金进行了西四台机组更新,2001年-2003年,利用霍邱县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经费对1#、3#、4#、5#、6#机组进行更新,2007实施了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对其余6台机组进行了更新并对部分辅助设备进行改造。新建了副厂房、办公楼、宿舍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城西湖排灌区虽然各站已明确排灌任务和完成排涝沟联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控制性建筑物和统一调度管理,不能达到规划的工程效益,与发展迅速的农业生产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急需加强排灌区整治建设和综合调度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生长茂盛,已造成排涝沟不畅,阻水严重,使泵站无法全力开机排涝,群众对此意见较大,需要协调解决。
2、为改善排灌条件进行的努力
2.1精心运行,开展沿淮部分大型泵站更新改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县水务部门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先后争取上级投资6470万元,对陈郢、西湖、高台、高塘等沿淮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其中陈郢站拆除重建投资为3000万元,西湖、高台、高塘大型泵站改造投资为3470万元),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机电设备技术升级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为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加强协调排灌区各站之间的关系,使之既可独立成片,特殊情况下又能相互支援;通过沟渠整治、排灌区域调整等手段,全面改善西湖排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和防洪除涝能力,实现泵站安全运行。
2.2突出重点,着力实施骨干排涝大沟清淤整治工程
1999年,实施了城西湖排灌区综合治理工程(即五站联网工程),县财政投入经费400万元,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00万元,对城西湖部分主要沟渠进行了清淤整治,兴建了一批骨干控制性建筑物。
2.3组织调研,编报储备一批重点项目
今年春节后,县政府即安排水务部门组织力量深入城西湖排灌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逐乡镇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灌排矛盾。根据实地勘察和调研结果,县水务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报了城西湖排灌区泵站更新改造、排涝沟渠治理、供电线路建设、泵站工程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
3、解决措施
针对城西湖排灌区周边地区农业水利设施现状,建议实施沿淮泵站更新改造、骨干排涝沟渠清淤整治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达1.24亿元,可分步实施:
3.1新建军台排涝站、改造曾台排灌站
新建军台排涝站,该站建成后与高台站联合运行,提高排涝能力。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1690万元。曾台站更新改造在不改变原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上,宜选用原有泵型,重新安装,充分发挥老站效益,需投资581万元。两项合计为2271万元。
3.2实施排灌沟渠清淤及建筑物配套
为充分发挥泵站排灌效益,解决排涝沟淤积、排水不畅等问题,根据现场勘测,拟清淤整治排涝沟72条,长度197km,土方量238万m³,需投入资金3570万元。针对灌溉渠道年久失修,渠道堵塞严重,堤身单薄,未到达设计高程,拟整治灌溉渠道53条,长度21km,土方量78万m³,投入资金1170万元。为了提高用水效率,达到节水灌溉标准,拟对部分渗漏严重渠道进行衬砌处理,整治支斗农渠长25km,投入资金1000万元。同时,为更好地调节水量,改善排灌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计划对排涝、灌溉沟渠进行综合配套,根据初步规划,拟新建中小型建筑物合计1315座,投入资金3500万元。上述四项合计9240万元。
上述工程完成后,可以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排涝面积15万亩,灌溉保证率将由80%提高到90%左右,排涝标准由三年一遇提高至五年一遇,对当地的农村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将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束语
由于上述项目投资数额较大,且实施要求迫切,可以针对性地编报高质量的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逐步实施完善配套泵站更新改造和排涝沟渠整治配套工程。尽快实施35KV排灌线路整改方案,落实相关经费,供电线路改造完成后,组织水务与供电部门对接,及时移交给县供电部门统一管理。
论文作者:赵德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西湖论文; 泵站论文; 灌区论文; 万元论文; 沟渠论文; 更新改造论文; 霍邱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