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过去努力开创社会科学信息繁荣与发展的新局面_数字图书馆论文

发扬过去努力开创社会科学信息繁荣与发展的新局面_数字图书馆论文

继往开来,努力开创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往开来论文,新局面论文,社会科学论文,繁荣论文,情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迎来了20周年华诞。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随后步入平缓发展期。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兴衰与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逐步提升,无疑会促进社会科学情报事业更大规模地发展,迎来新一轮高潮。

1 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的绝佳历史机遇

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重要的位置。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她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样重要。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2001、2002年曾连续三次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2004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听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汇报,党中央正式批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在21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率先在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必将大大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实践,给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既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又带来严峻考验。适应创新需要,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文献情报机构面临的主要任务。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及其文献信息保障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才荟萃、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学科布局合理、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社科院正式启动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课题研究和理论创新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网络信息化建设工程”、“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工程”在内的“六大工程”。

根据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几年的重点研究领域将集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社会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战略研究。重点规划落实近200项院级重大课题。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国情调研,实施精品战略,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提出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努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扩大优势学科群,保持并强化我院学科整体优势,全面提高我院理论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建设思路。这些优势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中国经济史、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民商法学、民族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新闻与传播学、中国断代史、中华民国史、中西方哲学、宗教哲学、文学理论、中国史诗学、英美文学、国别政治经济等等。推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使之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如: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人口学、社会政策、考古科技、中国边疆史地、语音与自然话语处理、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等。扶持若干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绝学”,如梵文、西夏文等“濒危”学科。新建若干急需学科,如:能源经济学、服务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保障学、人口数理统计等。经过十年的努力,形成100个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动,给文献信息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原有的文献信息工作体制、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等已经难以适应创新的需要。重点课题研究、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工程、国际交流以及网络信息化工程等,要求文献信息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献信息工作体制改革,更新办馆理念,实现服务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文献信息保障任务的单位是院、所两级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拥有500万册馆藏和大量电子资源,网络环境良好,信息保障有一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服务科研、贴近科研”为宗旨,在服务创新中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解掌握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开展信息资源评估活动,测定资源保障水平。针对资源结构性失衡,主动调整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比例,加大电子资源的投入。通过开展“学者选书,图书馆买单”活动,提高藏书的质量,满足读者需求。利用IP网络定点传输境外卫星电视时政节目,满足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了解突发事件的需求。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加盟CASHL(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开通网上文献传递服务,外文原版期刊可利用量大幅增加,提高了文献保障能力。全国社会科学院联机联合编目系统、跨库集成检索系统等项目正在调试之中。

3 社会科学情报事业振兴发展的着力点

站在新的起点上振兴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宜选择这样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3.1 促进社会科学情报学科发展

社会科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特色之一是起点高。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之初,聚集了一批从事社会科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在开展社会科学情报分析研究、确立社会科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等方面建树颇丰,出版了《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等著作,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社会科学情报专业,有的大学招收该专业本科生。后来受到教育部门调整专业目录、合并专业设置的影响,社科情报学从专业目录中消失,社科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开始出现滑坡。在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科情报学的学科地位发生动摇,与其关联密切的科技情报学、图书馆学等的学科归属也反复变化。在高等院校里,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系名称几经变动,现在多以“信息管理”命名。社科情报学教育从盛到衰的历程从一个侧面表明,社会科学情报事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人才需求相对疲软。从目前情况看,恢复社科情报学专业设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宽口径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本科专业教育的首选。但考虑社会科学情报机构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实际,加强社科情报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能是明智选择。有条件开展社科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单位可以适度扩大培养规模,以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需要。

3.2 打造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

新世纪伊始,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速。图书馆及文献信息机构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装备自身,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已由试验研究步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得以优化,信息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顺应了新一代因特网“以服务内容为中心”的发展趋势,给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传播、存储、检索和利用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陈力副馆长对数字图书馆有一个通俗的解释:数字图书馆就是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图书馆以其富有文献信息资源和卓越服务而著称,理应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充任重要角色。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图书馆由传统形态向数字化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文化部组织实施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科技部牵头组建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及其二期工程——中国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工程,以及全国党校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另外,有许多地区也已经开始规划或建设本地区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列入“十一五”规划。从数字图书馆的理论准备和技术成长来看,打造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的时机已经成熟。关键在于整合有关建设力量,明确投资和建设主体,经过科学论证,制订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

数字图书馆时代,资源建设仍然是图书馆的主流业务。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数字资源认同感和依赖度的增强,用户需求正逐步转旺。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是引进多数用户需求集中的资源类型和品种,以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数值型统计数据库、常用参考检索工具及电子图书等为首选对象。要保持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对于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数字资源坚持连续订购,并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长期保存。数字资源采购的方式首选集团采购,这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增加共享机会。数字资源的使用更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原则。通过建立学科门户网站,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信息集成,开通远程访问,实现跨库检索,“一站式”服务。

3.3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社科情报学会成立之初确定了以“五大系统”为社科情报队伍主体的格局,即社会科学院系统、党校系统、新闻系统、高校系统(图书情报院系)、军队院校系统。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参加学会活动亦较为积极。学会在主管部门和靠挂单位的领导下,联系会员及其理事单位,在交流学术、共享资源、促进合作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客观地分析社科情报学会活动开展情况,还存在着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单调、参与面不广、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学会应在活动内容与方式方面有所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每年召开一届年会,选择一个主题,征集一组文章,组织研讨交流的老套路。学会的生命在于开展活动。学会活动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吸引会员,在维护会员权益、培训业务骨干、推广先进技术、组织协作攻关、倡导优良学风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收稿日期:2006-08-28

标签:;  ;  ;  ;  ;  ;  

发扬过去努力开创社会科学信息繁荣与发展的新局面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