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与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论文_夏奇

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 武冈 422400

【摘要】目的:对比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对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抗凝治疗,研究组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高于对照组的65 %;其PTS发生率为10 %,低于对照组的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上介入治疗比抗凝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介入治疗;对比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根据相关临床分期可以分为急性期(发病0~14日)、亚急性期(发病15~30日)与慢性期(发病30日以上)[1]。介入疗法与药物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下肢深静脉导管接触溶栓进行治疗,其对急性期的显著疗效已经得到认证,但亚急性期是否适合采用介入治疗上存在争议。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试对比介入治疗、抗凝治疗对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岁至66岁,平均(55 ± 9)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岁至65岁,平均(55 ± 8)岁。将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进行组间对比,P >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以药物进行标准抗凝治疗。入院第一周,每半日为患者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第二周起,加用华法林,口服,每次2.5毫克,每日1次,并基于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用量;或者使用利伐沙班,口服,前3周每日2次,每次15毫克,随后每日1次,每次20毫克,期间可基于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用量。

研究组采取介入治疗:①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颈静脉放置临时过滤器,或经健侧股静脉置入,待血栓溶解后再将其取出,置入过滤器后,再行导管溶栓。②经腘静脉或小隐静脉置管溶栓:为患者保持俯卧体位,消毒铺巾并进行局部麻醉,于外踝下方取切口,将小隐静脉分离出来,于直视或超声引导状态下进行腘静脉穿刺,经皮穿刺后将血管鞘置入,经血管鞘将椎动脉导管送至腘静脉到下腔静脉间的血栓形成处,将溶栓导管送入并24小时持续输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溶栓期间定期检查溶栓效果,并根据需求调整导管位置,待造影显示连续2次溶栓无进展或血栓完全溶解后停止治疗。当然,若患者表现出出血倾向也要停止治疗。若溶栓后发现患者髂静脉狭窄,则给予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以解除静脉狭窄问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PTS发生率。其中PTS的判定标准为患者肢体出现水肿、色素沉着、发红、皮肤硬结、疼痛、痉挛、瘙痒、静脉瘤样扩张、沉重感、小腿压痛等症状[2];而临床疗效的判定依据为:①显效:相关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下肢活动后不再疼痛,彩超检查髂股静脉恢复通畅且无反流,健侧、患侧肢体周径差不足1厘米;②有效:相关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彩超显示部分髂股静脉再通,健侧、患侧肢体周径差超过2厘米;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加显效率即可获得治疗总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版软件对80例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行χ 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高于对照组的65 %;其PTS发生率为10 %,低于对照组的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介入与抗凝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急性期患者的血栓是新鲜形成的,无胶原沉淀,未粘连血管壁,此时采取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慢性期患者的血栓已经机化,重度粘连于血管壁上,介入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多采取抗凝治疗。亚急性期处于急性期与慢性期之间,血栓机化到一定程度,一和血管壁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粘连,但因血栓尚未完全机化,故通过介入手术进行导管溶栓依然存在完全溶解或部分溶解的可能,因此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便出现了争议。本文中对照组选择采用抗凝治疗,研究组选择采用介入治疗,从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 % vs 65 %),可见介入治疗对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PT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 % vs 40 %),可见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也优于抗凝治疗,其原因是抗凝治疗溶解血栓的速度较慢,长期滞留的血栓易引发各种不良表现,而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溶解血栓,避免血管遗留给血管瓣膜造成的破坏,避免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降低了PTS的发生风险。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采取药物抗凝与介入手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但二者相比介入手术有着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其还能更有效地减少PTS的发生,因此临床应为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优选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毕国善,熊国祚,戴先鹏,等.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与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8):1150-1153.

[2]温永冰,王瑞华,刘兆轩,等.药物机械偶联治疗急性和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1(01):24-27.

[3]张树顺,李亮,芦小龙,等.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2):152-154.

论文作者:夏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与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论文_夏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