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在近些年来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至今经过农业、工业两个文明阶段,虽然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更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我国开始提出将生态文明放在国家建设的首要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证对自然的友好态度。本研究便将针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发展前景
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精神财富,然而,也正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急剧增长、环境破坏严重以及交通瘫痪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前提下,生态文明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力保障,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生态文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怎样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更好地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成为了目前的一个重要话题,下面我们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对现阶段怎样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前提下更好更快地推动城乡规划转型展开详细、深入的探究。
1 城乡规划转型设计中的生态城乡规划转型概述
在市场经济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形势下,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在新的城乡政策下,我国城市和乡村的贫富差距正在日益缩小。然而传统的城乡规划转型方案仍是我国当今城乡规划转型的主流,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代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形势,以符合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要求,对传统的城乡规划转型条例和方案进行改革是当前的大势所趋。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当今的城乡规划转型的形势,并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野,制定相应的应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潮流的城乡规划转型方案,并探讨我国在城乡规划转型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生态城乡规划转型的实质是指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将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并降低整体的建造成本,同时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城乡生态规划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先决条件下,必将会对城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造福子孙后代。并且,对于长期生活在具有严重工业污染的地区,尤其是那些因为城乡的经济建设较为薄弱,环境条件相对于其它城乡而言较为不足,生态规划建设更是城乡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当前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推进城乡规划的过程中,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是推进整体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一个具体目标。但在实际规划建设规程中,由于政策指导在宏观上不够充分以及对内涵的理解不够到位,导致城乡规划工作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对绿色生态文明城区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城区整体节能减排等关键问题不够重视,未能切实贯彻低碳、绿色、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当前在城乡规划中还存在一些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如整体发展定位过高;开发力度过大,对地貌改造程度过深;规划编制复杂,未能发挥出引导作用;城市自身的特色未得到突出,公民的参与性不够积极等。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
3.1加快机制的创新
3.1.1 优化行政资源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以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办理的时间,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也就是说,构建规划项目时,应按照“一家受理,并联审查”的程序进行,这样既省去了报建单位去各个部门盖章的程序,又加大了相关项目进行联合审查的强度,成为调节项目建设办理时间的有力措施。最重要的是,在进行项目审批时,应采用科学的审批方式,不能按照以往审批方式进行,要在所有与项目办理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并联审批制度,减少建设单位“多头跑”的时间,同时,要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保证行政资源充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抓好政风行风
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要创新地实行科学审批方式,还要明确审批的文字,不能模棱两可,更要杜绝暗箱操作的行为,要将审批的环节全都在行政大厅办理,将“门难进,事难办”的作风避免掉,缩短群众与政府的距离,这样才能防止政府部门权力利益化,要本着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公开、透明”原则进行,进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3.2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
3.2.1提升城乡规划生态意识
要想确保生态文明视野下城乡规划的良好发展,应当深入地研究城乡空间结构与区域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还要在市民与企业日常运作中提高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与推广。同时,还应当详细地分析对城市环境存在影响的各项因素,然后铜鼓调查区域环境情况,严格的控制区域资源实际承载能力与污染因素,从而有效提升城乡规划的生态意识。
3.2.2将降低污染、节能减排作为规划目标
①在规划过程中将设施的布局关系妥善处理,通过合理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对污染治理及生态效应进行重视,促进水资源体系的健康循环,通过建立海水开发利用体系、污水回收利用体系及生态水体系建设促进防污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进程。
②以节能降耗作为发展目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与社会相适应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主动利用太阳能技术对建筑能源的利用进行优化,在城市中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同时,还应鼓励广大城市市民对节能技术的使用,优化城市整体燃料使用的结构,对大气污染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③在规划中对绿地发展进行安排,对绿地面积规划进行科学地决策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绿色建设作为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内容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应积极加强绿地建设,从其设计、管理及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兼顾其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双方面的提高。在城乡绿化建设中积极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全面地对景观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城乡风貌进行改善,对自然、半自然植被斑块、水体斑块及林地斑块等进行引进和保护。同时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绿地建设经验,将城乡绿地建设的治理工作提升到更高层次。
3.3采取更有效的技术,并合理运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依旧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虽然当前各种绿色生态城市化建设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但是各类技术大多都只能实现某一个具体的单一功能,这也使得绿色生态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数量众多且极为复杂的技术系统。在未来的时间里,城乡规划技术将会由单一化向综
合化发展,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城市化建设所需要的各个目标。当然,想要较好的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技术进行支持,而当前可以利用的技术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未来的绿色生态城市化建设技术想要能够得到大范围使用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说,我们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但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比如说,对阳光充足的区域,我们应加大太阳能的应用规模,尽量减少对煤炭等的利用。可再生资源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另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尽可能地减轻环境污染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4结语
城乡规划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用生态文明的眼光进行城乡规划发展,明确规划任务,注重发展的方法,建立低碳、环保、和谐的新型规划发展之路,使我国城乡规划发展道路都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曹宇舒.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7):2.
[2]徐莉,周保梅,杨兰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02-203.
[3]杜锡权.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49.
论文作者:何雨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生态论文; 城乡论文; 城市论文; 绿地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