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高层建筑施工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加强高层建筑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居住用地紧张的现状,也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但就目前来看,高层建筑在具体施工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其各项施工技术要点给予深入、全面的分析把握,以此来为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前言: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高层建筑施工不仅需要考虑诸多环节,涉及到的工艺也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要求。对此,为了给其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必须要重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对各项施工要点做出准确把握,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需求,选用更科学、适合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为各道工序的顺利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促进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增强其有效性与实效性,从而建设出更多高品质的高层建筑工程。
一、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征分析
首先,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来讲,其往往在工程量、技术含量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其建筑的抗风性、密闭性相对较高;其次,高层建筑施工拥有较大强度的地基。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对地基有着较大的负荷量,地基的承受力在标准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但若其承受力出现超负荷现象,其地基承载力便难以适应建筑物负荷,所以,在进行地基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物设计要求做出充分考虑,且要尽可能在大气层可以影响的深度以下,以此来保障地基施工质量。此外,高层建筑施工还具有现有的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
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一)钢筋工程
一是,科学控制钢筋原材料质量。在正式施工前,对于钢筋采购,应针对质量、经济性从不同层面给予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钢筋质量较好且拥有稳定性能的生产厂家,选择其中具有良好信誉且可以及时供货的厂商。钢筋原材料不仅要充分满足现行规范、标准与设计要求,每批钢筋在进场之前,都要对其质量检验报告,以及产品合格证等材料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材料外观无损伤、平直,必要时还应开展现场抽样试验。
二是,合理加工钢筋。在施工前,钢筋形状、尺寸与级别根数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来下料,接头位置、保护层大小也要与规范、设计要求保持一致。进行钢筋制作前,其表面的氧化皮、污垢要清理干净、同时,下料单、卡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编制,将编号、尺寸与数量等信息详细标注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部位钢筋制作件的加工。相同规格的钢筋,要结合下料单的不同长度来给予科学搭配,尽量防止用短尺来进行长料测量,以此来避免因误差的不断累积而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为了给钢筋加工尺寸的标准性提供有力保障,应先将样板制作出来,在通过预检之后,再进行批量制作。
三是,做好钢筋的绑扎安装。在安装绑扎钢筋过程中,应保障钢筋规格、尺寸,以及位置与节点等方面能够充分满足标准设计规范要求,实现牢固绑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在正式绑扎之前,应对施工图、配筋图给予全面分析与把我,在完成绑扎地点的穷扫工作之后,对规格直径、形状与数量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对,准确掌握各部门的具体做法,明确构建中线、边线,以及钢筋位置线。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之前进行,竖向钢筋的弯钩要始终朝向柱心,中间、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应始终保持九十度与四十五度。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于四角纵向钢筋上,扎牢纵向钢筋与箍筋转角交叉点,进行箍筋绑扎过程中,绑扣相互之前应形成八字形。
(二)混凝土工程
一是,对于输送管道的敷设与楼层不知布置来讲。若工程采用的是DN125 型的输送管道,那么垂直管道则是采用将铁件预埋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然后将输送管用角铁焊接固定;在楼面,输送管应进行马道布置,以及支架的搭设,不能在楼面上直接放置。此外,水平管、向下的垂直管在具体布置时,混凝土浇筑方向、泵送方向应处于相反状态。
二是,对于混凝土的布料来讲,应选用独立式的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在拥有稳固支撑的带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进行安放,一端接通的是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另一端接通的是软管,通过人力推动来做水平布料。
三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每个楼层的混凝土都应该按照二次浇筑进行,第一次进行柱浇筑,第二次进行梁板浇筑。高度应合理控制子啊3.0m以上,在一侧或是两侧模板进行门子板的开设,而混凝土则要从门子板处的斜槽、平台向膜内灌入,要采用高频振捣棒来从顶部向插入开展振捣。按照300mm~500mm的厚度进行分层浇筑,而有孔洞的模板部位两侧要保持下料的均匀,相对振捣。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对浇筑高度、振捣棒插入深度、顺序等方面做出科学控制,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料斗内应始终保持拥有大约20cm厚度的混凝土,从而避免由于空气吸入,导致转换开关阀间形成逆流混凝土而堵塞。此外,在具体泵送中,应定时进行水洗槽的更换,对泵缸的行程进行认真检查,以此来及时对其变化做出恰当调整,确保泵送效果。
四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讲。在混凝土与设计强度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水泥用量应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调整,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出科学选择,选用粉煤灰水泥等拥有良好安定性的水泥来尽可能降低水化热。此外,若是在夏季进行施工,可以采用降温法来完成该环节的施工,简单来讲,就是在混凝土搅拌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完成浇筑12小时内,给予覆盖并实施合理的淋水养护,以此来避免因为较大的内外温差而出现开裂现象,养护时间要保持在14天以上。
(三)模板工程
一是,针对模板工程的结构特点来讲。钢筋、模板施工质量的高低会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应用模板时,还确保其能够全面负荷建筑物结构使用功能提出的各项要求。在节约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结合城建工程施工规模、结构体型的具体复杂程度来选择更适合的模板体系。
二是,对于模板支设质量要求来讲。在具体搭设中,应对其结构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做出准确掌握。保障模板强度、刚度与稳定性,使其能够可以更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以及施工荷载等。在正式浇筑之前,应对承重架、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给予全面检查,及时校正超过允许值的安装误差。
三是,在拆除模板时,必须要明确先后顺序,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温度情况,对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给予准确掌握,在此基础上,及时将模板拆除,避免其与混凝土表面粘结。在拆模中要对混凝土边角给予合理保护,严禁运用钢刷纸类的工具清理残渣。
结语:综上所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房建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高层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高层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不仅能够使得房建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也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居民日益增加的住房压力。但是面对楼层较高的建筑工程,不论是施工工艺还会相关技术的选用都较为复杂,要想为其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要对其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做出全面分析与准确掌握。
参考文献:
[1]王仲薇.浅析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6(12):142-143.
[2]李昕睿.带有转换层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分析及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施工 ,2016(2):240-243.
[3]刘菲菲.某高层首层拔柱施工监控及支护方案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5 (4):49-51.
论文作者:傅见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要点论文; 对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