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为了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工作的要求,进行围堰施工技术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进行新型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满足基础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围堰技术;施工技术;要点
1 围堰施工技术概念
在水利工程施工模块中,需要按照工程结构、数量、进度、造价等要求,进行水利工程工作方案的优化,实现施工准备模块、施工技术模块、施工管理模块等的协调,水利工程施工体系是比较复杂的技术应用系统,其涉及到一系列的施工方法及管理方法。
围堰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一种临时性的围护结构,通过该对该技术模块的应用,可以避免水及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部位,满足围堰排水、基坑工程等的要求,其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围堰的拆除,在施工阶段,围堰的高度普遍高于施工阶段的最高水位。
2 结构形式
2.1 过水土石围堰
水利工程在进行导流作业的时候,如果基坑会被水淹没,在设置围堰的时候需要对围堰的堰脚和下游坡面进行合理的防护和加固处理。过水围堰的设置需要保证围堰的安全过水性,从而在过水的过程中减少渗透压力对堰体本身的影响。过水围堰设置主要是通过加筋过水土石围堰和混凝土板护方式进行。
2.2 钢板桩格型围堰
在主格体和联弧段的结合下形成钢板桩格围堰。在钢板桩格围堰应用的时候,水利工程建设公司需要遵循沙砾石应用稳定的基本原理,借助钢板桩和锁扣构建用来密封砂卵石的空间,进而形成钢板桩格围堰。
2.3 土围堰和土袋围堰
土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选择土质的时候需要格外注重应用具有粘性的土质,如果没有粘性土质可以用砂土进行替代。但是在砂土的选择、填筑施工中需要对土围堰渗流长度进行加宽处理。考虑到围堰断面土质对渗水和水压的影响,如果水位低于1.6m、水流速度0.4m/s以内的时候可应用土围堰技术。如果水深超过4m,水流速度达到了1.6m/s的时候可以考虑应用土袋围堰技术。
3 水利施工围堰技术应用要点
3.1 施工阶段应用
众所周知,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以“临时工”的身份出现,往往在相关水利工程完成之后便会对其进行整体的拆除。值得强调的是,围堰建设的拆除并不是绝对的,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亦存在着少许围堰与水利工程进行融合,并以一个整体进行运用和发展的情况。为此,水利工程单位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围堰技术应用时需要切实完善与规划建设方案,从而保证整个工程推进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防止一旦在后续的施工应用中围堰自身质量与科学性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需求标准。
3.2 做好传统围堰技术的改造工作
优化钢模板围堰墙安装模块及钢模板围堰体工作模块,做好水利工程钢模板的拼装工作,进行逐步焊接法的应用,提升其逐步检查的效益,这需要进行整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实现相邻钢板之间误差的有效性检测,在焊接模块中,需要做好初步固定工作,做好规定钢板的角度、水平、纵向垂直等指标的检测工作,满足工程焊接处理工作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固定钢板的平行检测时必要的,在固定钢板的平衡检测过程中,可以进行电子定位及分角仪模式的应用,满足水利工程焊接工作的要求。在围堰工作中,通过对力学分析模式的应用,进行钢板安装过程起吊位置的确定,进行对角线多点平衡起吊方法的利用,进行钢板围堰总体姿态的保证,做好钢板围堰技术下沉过程的技术改良工作,进行钢板围堰内部空间水量及水位的及时性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围堰内部水量增加,则会对堰体底部的泥土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围堰内土态的保持,为了提升围堰的整体应用效益,必须进行围堰内水量及流量的控制。为了提升工程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围堰内淤泥的清理工作,进行淤泥排除范围及强度的确定,在吸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围堰泥中指标及泥中平衡模块的协调,避免出现不平衡的围堰泥重状况。
3.3 实现对水流和土发展走向的全面考虑
水利工程围堰技术的应用需要对水流和图纸本身的冲击压力、水流方向、土质压力、水流冲击力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当地的土质情况进行考虑,通过实地测量勘察和科学的设计,实现建筑岩体和水流方向之间的平衡,减少建筑设计和水流设计之间的冲突,为之后水利工程围堰技术维护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3.4 基坑排水施工
围堰技术最主要的作用便是为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流水的阻拦,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干燥的工作环境。鉴于此类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对围堰进行修建设计时便需要保证其外在抗腐蚀性和流水冲击性。基坑排水工作中主要分为一次性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对于经常性的排水则又分为内侧的一次与多次排水,其排水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内积水和渗透水等。围堰工程竣工后还涉及着雨水、渗透水和废水。
3.5 连接技术应用
围堰自身的质量直接关乎着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为此,必须将围堰技术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性的防范,施工人员自身亦要秉承着“先知先觉”的工作理念。围堰接头是影响围堰质量的重点要素之一,其接头工艺若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处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为此,施工人员在围堰技术的连接技术应用中要切实保证接头的稳定性,防止接头处出现渗透等现象。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加深地底嵌入和延长防渗路线等方法,以此来围堰的寿命。
3.6 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水利围堰
水利围堰是一种临时性的挡水建筑,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水利围堰设计中需要保证结构设计强度的合理。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工程进展因地制宜的选择水利围堰,从而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保证。在水利工程浅水滩施工的时候,在水深度没有超过1.5m、水流速度小于0.5m/s的时候进行河床施工。河床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渗水问题,在水深在1.7m以内、水流速度在2m/s以下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打桩处理,而是可以对当地的竹木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如果水深度没有超过4m,河床本身不具备打桩操作的条件,在河流流速达到2m/s的时候,需要在围堰操作的时候应用竹子和铅丝笼。如果施工场地生产石材,在河流流速达到3m/s以下的时候就需要应用石土围堰。
3.7 施工规划设计
(1)水利围堰施工图纸的选取。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应用需要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进行,并编订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围堰施工设计,确定好适合的围堰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围堰每间隔40m的地方设置相应的观测点,每天至少观测一次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水利工程围堰施工发展实际情况,规范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提升水利工程的围堰施工质量。(2)水利围堰施工程序的确定。首先要从水利工程的侧向开始向围堰地步进行开挖处理,并要对出口围堰进行基础处理,对水下的块体进行清除,应用堰体石料和黏土进行回填,在施工全部完成之后拆除围堰。(3)水利围堰施工方法的选择。在水利工程围堰填筑之前需要对黏土材料和石料进行确定,保证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之间的有效链接,应用合适的施工方案和堰体结合进行分段流水处理。水利工程填筑时可以应用交错上升的方式。
3.8 粘土填充技术
粘土填充技术是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对围堰进行相应的数据监测处理,根据获得数据信息对堤身进行粘土的填充。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围堰填充操作的时候需要对填充的材料进行选择设计。选择黏土材料,并在应用黏土材料之后进行分层施工操作,控制好施工操作的厚度和进步,实现施工厚度和实际操作标准之间的契合,在填充操作完成之后应用挖土机进行夯实处理。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要求,更关系到了民生问题,水利事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决不能有任何疏忽,围堰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项目之一,加强围堰技术的应用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着我国人民群众与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科学与合理的应用推进。
参考文献:
[1]马燕霞.水利施工中的围堰类型与应用要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123-125.
[2]卫高丽.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08:48-49.
[3]张民涛,张安亭.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4,13:27.
[4]杨自飞.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J].科技传播,2014,17:144-145.
论文作者:曹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围堰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钢板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