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中国论文,性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4)06-0035-03
审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文化领域内的产物。如果说这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提出的社会学背景,那么知识界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则是促使学者们开始关注审美领域内的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背景。学者们根据对现代性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论述。
1.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内容 审美现代性问题出现于启蒙时代。近代以来,学科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作为两种知识形态开始出现;美学的出现体现了感性能力对理性能力的对抗,而弘扬感性正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话题。这就出现了现代性问题中的悖论:其自身包含着自身的反抗力量。那么,审美何以能与现代性连接起来呢?
针对上述情况,有学者主张采用哈贝马斯等人对于现代性的分法,认为现代性可以分为启蒙的现代性和审美的现代性,两者是一个问题的对立的两面,并以此解决审美性和现代性的悖论。另有学者则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认为,审美现代性的主要口号就是“身体性”,它的所有悖论或矛盾都在它的哲学起源上,即它秉承了克服理性主义弊端的的传统,是现代审美主义文化的逻辑发展;但其内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理性与感性二元分立的模式,当代美学的泛滥,审美现代性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难辞其咎。对此,以主体间性作为解决这种二元论思维模式不失为最佳方案,这时主体与他者、人与自然都处在融为一体的联系之中,审美则成为一场大型的对话,由此审美现代性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
还有学者主张在更宏大的背景中解决这种悖论,认为,我们所说的审美现代性,指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特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它通过强调与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维(或与之相关的艺术价值),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与传统道德的目的。这种观点更明确地将审美现代性问题安置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之下,强调审美精神与科学认知、伦理规范的不同。
另有学者则认为,需从对实践美学的突破与超越中,认识到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独特性。审美现代性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这就是说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不一致,而是现代性的对立物。
由此,审美现代性大致包含两个内容:(1)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包含着对感性能力的肯定。美学作为对启蒙理性的反抗力量,必然包含着自身独立的要求,因此,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一个潜在要求是,建立独立的感性学或者美学的学科,追求现代性的知识谱系化和科学化。(2)在审美现代性的问题中,在现代的科学知识背景下,如何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取消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二元张力。审美现代性作为一种诉求,必将对理性一元化展开强有力的冲击。
2.审美现代性问题与全球化 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反抗与挑战,既隐含了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提出又与民族化的要求紧密相连。对此,有学者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建设有三个理论来源,一是西方非马克思主义,主要指西方近代思想,基本话语是“个体”;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是“社会”;三是新儒家,基本话语是“心性”。这三种话语实际上敞开了三条生活之道,提供了三种思想原则。因此,中国的现代性建设问题就必然要涉及到如何面对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双重资源,解决它们的二元张力。另有学者则认为,现代性的美学思想传到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西方美学中的基本矛盾和主题都以民族的特殊形式呈现出来,使得中国现代性美学在一开始就具备着双重使命:一是反抗与消解传统的美学精神,二是对西方美学的霸权与殖民性质带有天然的对抗性。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是现代化的压力之下的自觉行动,现代美学的建设者们无论是蔡元培、梁漱溟,还是宗白华、朱光潜、李泽厚,都将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华夏民族美学的传统资源当中,寻求美学的独立性,建设独立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问题既不是认识论,也不是本体论,而是主体生存的审美实现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代美学的两条基本理路:一是以审美形式追求族群、阶级、国家、民族之生存发展,重建文化精神的同一性;二是以审美作为个体的精神解放途径。前一种理路由于中国现代政治历史文化的特殊要求成为主流,而后者则潜伏蜇变,仅在零散、局部的艺术审美领域内产生影响。
与此相应,有学者对于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矛盾结构做了深刻揭示。认为,从审美现代性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知识阶层一方面需要通过审美思想来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特别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使用这个武器来批判现代性的负面乃至破坏性的因素。这就使得中国的审美现代性自身就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审美独立性与审美的社会功利性的矛盾、审美的多元取向与审美中心论的矛盾、审美主义的人本特性与价值虚无的矛盾等等。这些内在矛盾既有审美现代性问题内在矛盾的普遍性,又具有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特殊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独特使命和内涵。
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20世纪的中国美学从来就没有真正进入过现代性的语境之中,而是一直徘徊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边缘,进一步说,20世纪中国美学只有近代性,而没有现代性,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性质的讨论。他们从西方现代性问题产生的立场出发,并以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作为评价现代与传统的惟一标准,得出上述结论,并认为真正的美学现代性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显出端倪。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在新的语境下重新理解中国现当代美学不无启发意义。但是正如反对者的立论所说,完全以西方的标准整合与规范中国的美学问题是否合适,这是持此论者的一个大问题,事实上,中国美学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从现代中国历史开始以来就没有终止过,不能认为中国没有经过西方式的近代阶段就没有现代性的追求。
3.审美现代性问题与审美文化 全球化与民族化、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大众审美文化运动,这是当今美学思潮的三大关注点,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它们有机会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与对话。因此,在研究的视角与内容选择上,审美现代性问题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方向就有了一致之处。
有学者认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运动不仅是审美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主要研究背景。二者的基点,可以从它们在分别的张力结构中的地位与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从审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审美现代性问题是针对现代性的秩序、权威、理性等的挑战,也是对官方主流文化的挑战。大众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具有强烈的感性情神和通俗化、商品化、实用化的特点,力主追求人的感性的主体性的自觉;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理性形式,具有超世俗性、反叛性、精英化、非理性主义、经典性等特点,时刻提醒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人们注意避免自我丧失和精神的沉沦,并不断克服感性的审美现代性的不足与缺憾,实现对人的审美拯救。由此看来,审美现代性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否定使其成为一种文化批判的力量,由对生活方式的批判与颠覆达到对一种制度的颠覆,以对人的审美拯救实现他们的乌托邦理想。
而由此则引发了一种矛盾,即大众审美文化要求日常生活的美学化,而审美现代性却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背离。对此,有学者认为,审美现代性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活形态的批判,其深层目标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不是生活本身。大众审美文化运动与审美现代性的追求有着一致之处,那就是对感性生活的强调,面对感性,他们的立场是共同的。追求日常生活美学化的结果,很容易导致一种泛美化,并进而流于世俗化。审美现代性的要求有助于解决这种局面,一方面,它张扬人类的感性生活,希望人人都有审美化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它特有的批判精神又使其保持着相当的理性和警醒,避免生活的艺术化向完全世俗化的滑坡,创造一种既通俗又精英的生活状态。
4.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意义与未来走向 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探讨和艺术实践在新的世纪都需要进一步深化。目前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范围内,但对于艺术实践方面的关注显得不够。对此,有学者将感性个体化的审美追求作为21世纪中国美学的主要走向。中国美学在经历了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古典美学形态和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的近代美学形态之后,即将面对的就是审美从理性主义向感性主义的复归,即对感性个体的本体化诉求。有学者对上述走向做了总结性的表述,并提出审美现代性问题还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1)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症结及其立论展开的结构;(2)“个人本体”的美学内涵和现代意义;(3)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现实关联;(4)审美现代性研究与美学的民族性建构的关系。无论是反对抑或赞成,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开始走向深入,随着相关典籍的译介以及对传统资源的不断开拓,相信本论题的探讨一定会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审美现代性问题只是一种处于过渡形态的思想形态,它只能被作为一种问题继续讨论,这也是现代美学的真实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