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设计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一定要求,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够保证设计完成的作品满足社会以及市场需求,我们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创新能力为机械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机械设计
高中生在机械设计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各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能力在机械设计方面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性人才,进而有助于提升整个机械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不断促进机械设计的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对基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问题进行分析。
一、机械设计创新能力重要性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谋求发展,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技术性人才的创新能力有着较大的需求,特别是在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机械设计在国家制造业以及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机械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各类机械设备在研发、设计、生产以及投入使用等环节都具有创新特点,进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保证设计完成的机械产品在性能、设计理念以及使用安全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如果在机械设计中不能具备创新能力,则各类机械产品在设计理念、使用性能以及用户体验方面将停滞不前,自然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当前环境下,国家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我们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要力量,需要在机械设计学习中不断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这对于我们高中生自身发展还是对于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
二、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作为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前,首先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以创新思维为前提才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社会阅历则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学习过程中想要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并培养创新能力,这要求高中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必须扎实,同时能够经常参与机械设计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两点是进行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在机械设计学习中,通过大量理论知识的积累,能够为后续机械设计奠定基础,理论知识越丰富,在机械设计中拥有的思路才会更广阔,并能够发现早期机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产生灵感,从不同角度对原有的机械设计进行创新。这些要求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学习中需要扎实基础,能够对机械设计中的各类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对上述理论知识的应用。高中生理论知识是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另一方面则需要多参与机械设计方面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机械设计的具体设计思路、需要遵循的原则、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过度等,让高中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三、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高中生在机械设计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借助于有效地途径提高高中生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具体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贯彻教师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设计理念
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学习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负责我们高中生的日常学习,因而可与教师进行沟通,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和引导创新思维,充分发挥教学中引路人的作用。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凑够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比如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授课方式等,在机械设计教学中将创新思维融入其中,让高中生在实际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教师不同角度创新的影响,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逐步形成创新思维,比如在机械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机械制造业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加深了解不同机械在设计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最简单的可以以马路上的各种小轿车为例展开说明,大部分高中生对于汽车均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款车型在设计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创新之处,充分调动学生对机械设计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部分独特造型机械设计的分析,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机械设计中墨守成规的习惯,通过对新鲜事物的探索,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2]。
2、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作为高中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是引路人,所以学生需要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机械设计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的理解不同机械设计概念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点,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运用所学到的机械设计知识进行理论知识的转化以及应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对常见的机械设计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设计作品提出自身的看法,当然在机械设计实践活动中突出的更加明显,依靠多种机械设计方面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设计中某一构件的创新到局部设计创新,进而到全局创新设计,在机械设计创新中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自身的思维在实践中呈现出灵活性、独特性,保证了不同学生对同一作品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3、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学生在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点等差异性,在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会存在差异性,不管是那种状态,创新能力在培养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在日常学习或者是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的创新行为需要予以支持,保证了高中生能够在班集体中具备创新思维形成的空间;当然在家庭中,高中生也会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些创新思维,比如对于家中的小型机械会动手进行拆卸研究,此时部分家长会认为这是在搞破坏,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这种创新思维不予支持,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高中生在机械涉及过程中应得到学校、家庭的支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高中生在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需要明确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不同的途径出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赫晨,项忠霞,杨君宇.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设计,2017(13):85-87.
[2]张洪双,李向国,楼力律,等. 机械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若干举措[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6):1-7.
论文作者:冯洋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机械设计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