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持续走好,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方向逐步现代化趋势转型,这使得我国高端、先进科技手段与商业领域的融入不断加深。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为例,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也标志着我国科技领域的尖端成果。本文就现阶段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弊端为切入点,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列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改善措施,以期能为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内的一项高综合性新型学科,就其构成内容来讲,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涵盖了电力电子、网络控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一系列现代化高新技术。随着科技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生产中也开始逐渐出现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身影。截止今天,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渗入程度已趋近于普遍化,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在此环节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应用弊端也逐渐显露而出,亟待有关部门加强改善。基于此,加强对现阶段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应用难题解决措施的研究,对促进现代工业、电气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潜在弊端
1.1能源消耗量过高
电力是实现电气工程生产建设模式的必要动力源泉,该模式在自动化技术应用中的运行,关系到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需要遵循特定的执行标准来实现程序的有效运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规避其中的各项误差,大多会选择通过引进更多多功能的电气设备,来构建完善的工业产体系。而这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无疑会加剧对电能的耗费负担,现阶段我国能源现状形式相对严峻,大规模的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系统,会进一步加重能源消耗的负担,不利于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目标的实现,更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2电气工程质量不过关
受制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特征,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表现出更趋严格化、多元化的质量标准。随着现如今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步觉醒,使得社会各界在现代工业体系安全性方面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升,关注度的提升自然也就带动了电气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进一步提升。而在施工实践环节中,有关部门在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上落实不到位,在后续检验环节中,其检验标准仅局限于最基础生产满足之上。同时,各部门领导管理层自身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施工环节中的各项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现阶段,就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而言,我国较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多方面欠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部分管理者即便是对电气工程质量欠缺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之策,最终只有以国家规定为准展开相应的监控工作。
1.3集成化程度不高
随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深入,带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可操作性、功能性的多元化、丰富化。集成化可以说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也正在这条发展道路中不断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受制于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在集成化道路的起步点相对落后,仅停留于初级阶段,因此其发展水平局限性较大,各项功能、系统之间的链接相对紊乱、匮乏,阻碍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发展目标,从而影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价值、作用的发挥。
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改善措施
2.1节能设计
节能问题的解决,是作用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化的有效改善途径,将电气工程设计、建设环节当中产生的过量能源消耗、浪费有效减少,采取节能设计的方式,基于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加强节能减排力度,从而实现整体电气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为例,要想有效降低电流损耗量,强化对电能利用率的挖掘,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减少,就要在选择变压器时,首要挑选具备阻值小、低能耗特征的干式变压器。而材料的筛选上,也要以部分新型节能材料为主,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最终目标。
2.2强化监管力度
我国电气工程质量不过关,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国在电气工程方面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力度相对薄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电气工程偷工减料、质量不过关等现象层出不穷,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电气工程的安全隐患问题被无限放大。质量不过关成为影响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发展的最大弊病。针对于此,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岗位,委派专职人员承担相应监管职责,主要负责对施工环节中材料的随机抽检工作。严格要求监管人员对电气工程的各个施工场地做到细致化监管,针对每项施工流程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监管部门管理工作的有效与否直接作用于整体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有关部门务必要把有效监管作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材料,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负担,减少能源浪费现象产生,使能源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开发,做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实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3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有效提升
在开展相应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工作时,务必要保证每个电气工程企业所应用的系统开发平台保持一致。此外,电气工程企业也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技术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以充分挖掘企业工作人员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上的个人潜力,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集成度的有效提升,促进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之间可兼容性的增强。如此一来,一方面保障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成本上的节省,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体电气工程设计成本的有效减少。
参考文献
[1]杨利利.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4).
[2]卢龙龙.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3]李庄飞.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64.
[4]马嗣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137.
[5]张海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科技风,2015(19):149.
论文作者:段晓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节能论文; 我国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环节论文; 电气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