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论文_丁洪亮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州 510440

摘要:在建筑工程当中地基检测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水平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检测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化,可是当建筑物需要增载、增层等使用功能变更时,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存在一系列有待论证、检测与评定的技术问题,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论文围绕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开展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评定技术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建筑工程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作为建筑工程基础性技术的土木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若想要让建筑工程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则一定要确保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科学规范性和精密准确性。

1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评价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当中,通常将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划分成三大部分: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地基压缩与位移现象和地基的渗透量。

地基施工处理完全结束之后,其处理质量通常是由地基的整体承载性能,地基在进行施工处理完毕后,其处理的好坏均由地基承载力的多少来体现。然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与一般性质的工程对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作业当中,相关人员必须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地基对建筑物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土体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基施工的正常进程,如果把地基看做是气体、液体、固体的综合体,那么,在地基基础处理过程当中,这三者的力学性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②地球自身的自传与公转,这会使得地基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地基基础处理的过程当中,如果只是对地基表层来做出相应的处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勘测与分析,便非常容易造成地基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③地基处理问题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当中,地基基础问题不会第一时间在建筑物中呈现出来,地基问题带来的建筑质量问题在历经这些年的发展后会出现建筑偏心位移的现象,严重的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坍塌的发生。为此,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在确保地基基础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后期要认真做好地基基础定期检测。

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

某研究院实验室建成使用4年后需增设大型试验设备,在实验室内增打100根旋喷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2.5,旋喷桩尺寸为600,设计有效桩长为≥20m(详见表1)。桩端持力层为砂质粘性土或中风化花岗岩,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N。检测试验按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执行,采用现场3根单桩抗压静载试验、3根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3根桩的钻芯法等试验方法对试验桩的承载力及完整性进行原位测试,以期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受检桩的有关成桩参数 表1

2.1 静载试验

(1)加载方式。静载试验具有一定的非破坏性,现场试验则运用的是维持荷载的方法,由电动高压油泵给置于试桩桩顶上的油压千斤顶逐级加、卸荷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由支墩、承压板、钢横梁(工字钢)、配重、油压千斤顶及检测仪器仪表等组成。其中,压重量不可低于预估庄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当是在试验开始前一次性加足,同时均匀稳定的放置在平台当中,荷载数值通过压力传感器的相关测量,由千斤顶的标定曲线来进行换算。

(2)荷载及沉降量。荷载数值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有关测量,试桩沉降主要是通过对称正向布置于桩头位移传感器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试桩中心的距离为≥3D且>2.0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为≥1.5B且>2.0m。

2.2 钻芯法

钻芯法是一种微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钻机在桩中钻取芯样,通过芯样的表观质量和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判定桩身的强度、检测桩底的沉渣度、桩身与持力层的接触情况、持力层的岩土性状,并对桩身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它具有科学、直观和实用的特点。

3 试验结果分析

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26#、42#、74#桩加载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均能达到沉降相对收敛标准,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且桩顶沉降速率均达到相对收敛标准时,桩顶总累计沉降量分别为14.18mm、12.87mm、9.17mm;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压板总沉降量分别为8.15mm、5.67mm、6.61mm。Q~s曲线均为缓变型曲线,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且曲线尾部均未出现明显向下弯曲。

通过钻芯法取得的混凝土芯样压强代表值为42.7Mpa,达到设计要求;现场钻芯结果显示:三根桩的芯样连续、完整、呈柱状、表面光滑、断口吻合芯样侧面仅见少量气孔。

综合上述分析,判定通过以上三种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后续通过沉降观测对试验室设备增载运作过程中地基基础沉降变化规律跟进研究,验证了地基基础处于安全状态。

随着桩基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既有建筑和地基基础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定,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采用对新建场地的检测和评定技术大多需改进或改变测试条件才适用,改进或改变测试条件是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难点。为此,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进行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准确的掌握目前地基基础检测发展状况,找到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关键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来促使当下检测与评定技术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才能够确保工程建设得以快速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DBJ 15—60—200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S],2008.

[2]白大鹏,直接横波测井技术与瞬态瑞雷波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

[3]张振拴,李春占,张宗会,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探讨[J],建筑科学,2011,27(S1):98-100.

[4]黄群华,浅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要点及事故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7):10-11.

[5]张民杰,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0):66-67.

论文作者:丁洪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论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论文_丁洪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