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理论与人的行为 改革中人的五种逆向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五种论文,中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系统中,人们对社会的总体态度是肯定或支持,否定或逆向。本文着重分析了改革社会形态中五种逆向性的态度行为。
关键词 逆向行为 习惯型 挫折型 攀比型 归因型 受阻型
改革、稳定、发展,这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在加大改革力度,其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年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其测量的直接指标是“人”对“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人们对改革中的社会形态持肯定态度和行为,社会就稳定发展;人对改革中的社会形态持否定态度的行为,社会就不稳定或潜在着不稳定。在造成改革年代社会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的因素中,最深和最普遍的是人们的逆向行为。
改革中的逆向行为,是指人们在改革中出现的与现实社会要求(如政策、措施等)相反的心理和行动。为了保证改革力度的合理地加大,推进改革的顺利发展,我们需要研究改革中的逆向行为,以便采取相应的社会控制发展战略。在此,我们仅分析一下改革中逆向行为类型。
改革中的逆向行为,通常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习惯型逆向行为人们长时间在同一社会环境下生活,就形成一种习惯性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可以说就会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社会行为定势。当人们形成一种习惯性社会行为定势之后,如果想要人们改变,人们往往在行为中会有一种习惯性反抗,也可以称作习惯性逆向行为。因为,在社会要求人们改变原初行为方式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行为中表现出过去的习惯定势,亦即不自觉地或习惯地按过去的行为方式办事。这种习惯性社会行为,如果相对社会要求人们改变原初行为方式来说,它也就成了与社会要求相反的心理和行为。不过,这种逆向行为不是出于自觉的逆反动机,而是在社会行为定势作用下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在改革年代中,尤其在改革初期,人们时常会表现出某些习惯性逆向行为。改革是对原有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对原有思维方式的更新,对于这种变革和更新,人们一开始往往难以接受和适应,总是感到原初的行为方式保险,不自觉地按原有的行为方式办事,甚至与国家的改革政策相对抗。表现出一些影响社会有序发展的逆向行为。这种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习惯性逆向行为,我们不妨把它的形成过程的逻辑关系归纳为:
变革→不习惯→逆向行为
在1983年农村经济改革时期,我在辽南某村调查时,写下了这样一篇观察访问记录。
这是辽南地区一个靠近海边的近百户人家的村子,它有田有海,是一鱼米之乡。这里刚开始落实生产承包责任制。在此,我发现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据当地人说,在落实生产责任制前,人们对当时的吃“大锅饭”的生产形式有不少意见,可在改变这种生产形式,采取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有些人又开始留恋原初的生产形式,不愿意实行承包责任制。当上级下来指示,要求都要落实承包责任制时,有很多人甚至包括乡村一些领导,拖着不实行,还按原初生产形式组织农村生产。更值得思考的是,有些村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表面上落实了生产责任制,但实质上还按原初的生产队形式进行生产劳动。
又证:一年后,我又去那个村子。生产责任制已经真正落实了,当地农民对我解释说,原初我们是觉得原来干的也不错,还是按原来样子干顺劲。后来尝到了承包的甜头,也就硬着头皮干了。现在这个村每人每年平均收入一千多元,原初还不足三百元。这个现象不是特殊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许多农村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个现象说明,从社会行为规律上看,在改革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习惯性逆反行为,在没进行改革时,人们往往希望改革;在进行改革时,有些人又不习惯和不想改革。
尽管人们在改革初期有一些与改革要求不一致的习惯型逆向行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体会到了改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在充足的事实面前,人们的习惯性逆反行为在逐渐减弱。在农村改革初期,很多过去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老党员想不通,不愿意分田到户。现在,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他们的收入多了,生活比以前富裕了,随之而来,思想上想通了,行动上也就逐渐顺应了改革的方向和步伐。所以,在改革进程中,群众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改革要求相逆反的行为,但不可无限上纲,要看到它存在的客观性,另外,关键问题是要加强合理引导,在事实面前,群众会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社会也会逐渐走上协调稳定发展的轨道。
二、挫折型逆向行为人们在改革中出现的逆向行为,不都是习惯性的,有一些是在行动上受到某种挫折之后出现的。这种现象多存在于改革正在进行而改革经验不足或制度还不够完善之时。
租凭制的实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之一。沈阳市从 1984年7月开始在有些企业实行租凭制试点。由于租凭制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它的实行需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失败面前,有的人会吸取积极的经验去继续探索,有的人会吸取消极的经验不再去“冒风险”。例如,沈阳市某商店的租凭者,由于管理不科学,租凭后不但没有挣着钱,反倒赔进去几万元。这几万元,对于一个租凭者,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这种租凭行为受到该种挫折之后,租凭者说什么也不再干了。在采访他时,他对我说:“我没想到落到这种地步。吃一堑长一智,从此再不干这冒险事了,还是干我那老本行(售货员)吧!”
人们在自己的改革行为受到某种挫折之后,总是要联想起以往的某些未曾受过挫折的行为,通过对受到挫折的行为和未曾受过挫折的行为的比较,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对以往的某些未曾受过挫折的行为的留恋,也自然地会产生那种对眼下受到挫折的行为的悔恨,从而也就会在未来的行动中表现出一种“重操旧业”而与自己曾经做过改革行为相逆向的行为。
中国有句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蝇。这也可说是对人们的“挫折——逆反”型社会行为的心理规律的一种揭示。人们在行动中受到某种挫折之后,往往对这种挫折行为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支配人们不再去干那种曾经受到挫折的事情,甚至采取某种极端的方式,逆其而行,亦即采取逆向行为。这样,我们不妨把人们的由挫折导致逆向行为的规律归纳为:
挫折→恐惧→逆向行为
这种由挫折导致恐惧,由恐惧导致逆向的行为,在改革——这种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的社会行为中,是较多存在的。既然这种逆向行为是由于挫折引起的,那么要减少人们的这种逆向行为,就应该在组织上采取某些必要的措施,尽量给人们改革行为以合理的指导,同时还要给以安全的保证,从而使人们的改革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挫折和恐惧,使改革中的社会顺利发展。
三、攀比型逆向行为有人说,攀比是人的一种本性,因为人内心都有一种“公平”要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暂不论及。这里旨在说明,在改革过程中,人们确实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攀比行为。这种攀比行为,是导致人们改革中逆向行为存在的又一个原因。
“我们都是……,你(他)有……,我就应该有……”。这个句型,如果我们注意,就会发现它经常在人们的言语中出现。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攀比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人们攀比行为存在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们往往要先找到一个自己与他人共有的特征或权利,如上面句型中的“我们都是……”,然后,再找到他人具有什么什么东西,如上面句型中的“你(他)有……”,接着,就逻辑地或不合逻辑地推论出,我也应该具有什么什么东西,即上面句型中的“我就应该有……”。人们在生活中的这种个人“推论”,说它是合乎逻辑的,是因为有时两个人之间的基本条件是相同的,是可以比较的,说它是不合乎逻辑的,是因为有时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基本条件是大不相同的,是不可比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人们之间的基本条件是相同还是不相同,人们总是习惯地进行可比性推论。
这种习惯化的可比性推论,有它存在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从客观原因上看,人们之间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毕竟还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等等。既然如此,人们就有客观理由找到一个互相可比的参考系,进行互相攀比。诸如,“你干活,我也一样干活,为什么你挣那么多,我挣那么少!”;“你今年35岁,我今年已经45岁了,为什么你工资比我高!”;“他家三口人,我家六口人,他为什么住三间房,我为什么才住两间房!”;等等。从主观原因上看,人们都有一个“向上”的愿望。中国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在主观上总是想往高处走,亦即“攀比”。
近年来,随着在改革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之间也出现了许多攀比行为。有人把当前的攀比行为概括为五种:1.消费攀比,突出表现在高档家电过早过快进入居民家庭,相互比阔气;2.收入攀比,多数表现在基本工资以外的收入攀比上;3.待遇攀比,有的干部到外地出差,非宾馆不住,非名胜景地不住,出国考察一味选择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办工用具也日趋豪华等;4.物价攀比;5.存款利率攀比。〔1〕
攀比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一种客观表现,它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们一味地攀比,而且重在攀比待遇,往往会产生一些负作用。由于攀比而导致对改革的某些不满或抵触情绪,亦即导致对改革的逆向行为,就是这种负作用的一种表现。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开放、搞活的方针,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一些企业或个人先富了起来。由于企业和企业之间,人和人之间,在条件上的不均等和在力量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了一些差别。在这种差别面前,人们就开始了某些攀比。经过攀比之后,有的人很满意,有的人就很不满意。不满意的人往往要开始对自己的令人不满意的现状给以“归因”。在改革之前,他和其他人之间在富裕程度上没有这么大差别,如今的差别是在改革之后出现的,在此之下,不满意的人把自己的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归因为“改革”。在这种归因之后,人就会对改革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进而表现出逆向行为。如有的人说:这样下去,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还要受剥削呀?不能再这样干了。还有的人说:现在只是不三不四的人发财了,让他们改去吧!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有些人就表现出一些抵抗行为。在农村,让农民养猪,有的农民就是不养,即使养猪也不上交国家,而是留着自己吃的,他们说,这是为了报复一下城里人;让农民交售优质菜供应城市,有的人特意多交次等菜,他们说,这是为了报复上级不供给化肥。在城市,要求人们要“五讲四美”,爱护公共设施,而有些人就偏要破坏公共设施,新建的电话亭几天就不能用了,新安的路灯几天后就被砸了,新建的雕塑不久就被推倒了。这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大多是青年,他们有些就是为了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可见,由攀比导致逆向行为的规律是:
攀比→不满意→逆向行为
就是说,攀比是导致人们在改革中出现逆向行为的一个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而是间接原因。攀比只有发展对现实的不满意,才会导致逆向行为。也就是说,“不满意”在“攀比”和“逆反”之间起着中间环节作用。显然,这个中间环节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一个人的“不满意”程度较轻,他的逆向行为也就较弱;一个人的“不满意”程度较重,他的逆向行为也就较强。当然,并非任何“攀比”行为都会导致“不满意”进而导致“逆向”行为。有些攀比没有发展为“不满意”,它也就不会导致“逆向”行为。所以说,只有“攀比”、“不满意”、“逆向”三者合一,才会构成攀比性逆向行为。
减少人们的逆向行为,这是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因此,引导人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攀比,同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各种法律,增强人们的平等权利,增多人们的平等机会,进而减少人们的“不满意”,这是十分必要的。
四、归因型逆向行为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和法律都在不断完善,而有些人就在这种制度和法律趋于完善而又不完善之时,钻改革的空子,搞不正之风,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来,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人们都在思考,都在找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有些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为“十年内乱”的后遗症,有些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为中国的封建文化传统,还有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为“改革”。把这种现象归因为改革的人,他们的理由是:这种现象是在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而且愈来愈严重。
在观念上,这些人把目前的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归因为改革本身,在行动上,他们就会表露出对改革的抵抗甚至逆向行为。尤其是在有些不正之风直接伤害了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对改革的抵抗和逆反行为就更突出。例如,自改革以来,国家颁发了各种税务制度,要求企业和个人严格执行,但有的个体户却想尽办法偷税漏税,并且说;这比有些人贪污强多了。国家制定了奖金发放条例,但有的单位想方设法多发钱,就是不按条例办,并且争辩说:这比有些人以权谋私好多了。
正因如此,所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级有政策,我们有对策。这种对策里其中就包括某些对改革的抵触甚至逆向行为。
这里,我们也不妨把由归因导致逆向的行为规律表述为:
某些不正之风→归因于改革→逆向行为
就是说,社会上存在着某些不正之风,有些人把它归因于改革,从而对改革产生了某些消极的看法,进而在行动中就会表现出某些与改革要求相抵触甚至相逆反的行为。
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的出现,归因于改革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不过,群众中既然已经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我们就应该研究它,进而对群众进行有理有据的说服和引导,而不能强行制止。事实说明,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固然不能归因于改革本身,但改革本身却有义务去制止和扭转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如果通过改革使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得以扭转,人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理由归罪于改革,人们的“归因性逆向行为”也就会逐渐减弱。
五、高期望受阻型逆向行为十年动乱期间,人们的许多理想破灭了。十年动乱过后,改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生机。人们把十年动乱期间受压抑甚至破灭的理想重新唤起,寄托在这场令人振奋的改革上。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接触到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东西,从而使自己的原有理想赋予了现代的新内容,形成了一些高位理想。用现在大家常说的一句话表示即:要过上更好的日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而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在这样的起点上,赶超当代世界先进水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凭一腔热情就能实现的事,这需要全国人民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改革的路子也是曲折的,难免要出现一些问题,同时它也不会像“灵丹妙药”一样医治百病,不会像“加速器”一样一下子把中国推向世界的先进水平。所以,现实的状况同人们对改革的高位期望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人们起初对改革的期望很高,似乎通过改革很快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几年的改革之后,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并未像人们起初想象的那么理想。在这种反差的情况下,有些人就会反而对改革产生某些失望,甚至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或逆向行为。例如,对于上级的一些改革措施,有的人不像以前那样当回事认真执行了,有的人只是想点办法应付过去了事,等等。
这种由起初的高位期望到现在的某些失望,是改革中的一种逆向行为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是:在改革初期把人们的胃口提得太高了,结果人们盲目地高消费,在这种高胃口、高消费的情况下,人们的需要很难得到全部满足,结果人们必然要产生某些失望。在失望的情况下,人们才产生了一些与改革要求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行为。
所以,由高期望受阻导致逆反的行为规律是:
高期望→失望→逆向行为
因此,为了减少人们的逆反行为,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其目标定的要力争合理,口号提的要适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明代张居正在《贺云溪翁汪老先生八十寿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驰思千里,不若跬步之必至;喁于豢豹,不若粝糒之充腹”。意思是说,只是心里向往着奔驰到千里的地方,不如一步一步地走,肯定能到达;只是心里思慕着吃到食谷的肥豹,不如张开嘴吃着粗米干粮能填饱肚子。喻指人不能沉心于高期望,而应脚踏实地,奋发努力,清代唐甄在《潜书·审知》中也曾写道:“量力而行则不竭,量智而谋则不困”。意思是说,根据自己的体力去做,体力就不会衰竭;根据自己的才能策划,头脑就不会感到吃力。说明想问题,做事情,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既要有客观目标,又要根据本国实际,如果目标定的太高,追求达不到,人们就会产生失望心理和逆反行为,反倒影响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注释:
〔1〕见1987年8月9日《经济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