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水平不断上升,道路交通已经成为了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道路的使用率更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道路所承受的载荷量在不断增加,加之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导致了道路路基路面发生病害情况。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建设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支持,并且建造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道路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安全事故发生率亦在增加。为此,本文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使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以及交通事业均能够稳步进行。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所存在的病害问题
1.1路面的麻面与蜂窝现象
在道路路面施工中施工技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路面麻面或者蜂窝。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沥青配合比调制出错、填充料水分添加有误、路面振捣方式不对、路基用料操作有问题以及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养护的周期过短等问题造成的;路面麻面与蜂窝的出现会降低道路的承载力、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
1.2路面裂缝问题
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所存在的裂缝问题同样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初期,更加需要对裂缝的产生予以高度重视。一般来说,早期所形成的裂缝对于路面的使用来说影响不大,但是随着其经年累月的使用,加上雨水的入侵和外力的作用,则极容易从裂缝处产生路面结构性破坏,此时则容易给公路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1.3路面平整度不达标
道路的平整度对行驶中车辆的速度与安全性有直接的联系,若道路路面的平整度不达标,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就会受限,并给驾驶员带来生命安全隐患、造成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的原因是因为在施工中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存在偏差,比如说施工过程中摊铺机与压路机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足、工作马马虎虎、监理人员为落实自己的责任等,最终造成了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变得高低不平,影响了车辆出行安全。
1.4边坡塌陷问题
边坡的病害及其原因边坡的病害常见的有:崩塌、落石、滑坡、坡面冲刷、坍塌、剥落和泥石流等。崩塌是岩体突然而猛烈地从陡峻地斜坡上崩离翻滚跳跃而下的现象。包括滑移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塌方主要是因为土质发生移动,主要是因为土质的向下移动所造成,加上公路路基的条件不好,问题不可避免。边坡滑动则主要是因为陡峭地势的存在,路基一旦出现含水量增大的情况,就会形成边坡的滑动面,施工过程中对于坡脚支撑的忽略,边坡滑动情况则会产生。
1.5路基变形问题
沉陷是路基变形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涉及的面积大,一旦发生沉陷则会破坏公路深层次结构。沉陷的发生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如果公路是在软土基础上修建的,那么路基则更容易发生沉陷。这主要是软土的含水量较大,所能够承载的重量较轻,抗碱强度更低。路基一旦受到水份侵蚀,那么就会在其底部形成大面积空间,边坡的支撑度一旦发生弱化,路面沉降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塌陷情况则会发生。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治理措施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施工工艺的确定,尤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时,更要重视准确的掌握沥青配合比,保证沥青等材料的调配能够符合道路路面施工的标准与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施工中进行填充料水分的添加时务必要进行添加量的反复确定,且要采取正确的添加方法技术,避免出现水分添加过多或者添加过少的秦光发生。
2.2路面裂缝的治理措施
针对道路路面裂缝问题的治理,首先需要通过道路路面养护对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情况进行明确,而后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展开细致的清理工作,将裂缝当中的残留物逐一擦除。在此基础上,治理人员需要对在整个清理工作完成后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进行灌缝修正,灌注的材料主要为乳化沥青,且灌注时要反复进行。待裂缝灌注材料的表面已经十分均匀后,要恰当的覆盖薄层干燥米石,最后方能够应用压路机或者橡胶锤等对该治理的裂缝进行碾压。
2.3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的治理
做好路基填料的科学选择,并按照要求进行压实处理。在选用公路路基填料过程中要注重其挖取的方便性,要对其做到容易压实,保证其高强度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水稳定性。其中,对于填料的强度要依照CBR值予以确定,并通过实验对其填料的最小值,以及最大粒径予以确定。填料一般是由石质土、碎石土、碎尸砂、粗粒土中的粗、细亚砂土、碎土质碎、重亚黏土等等组成,其均具有较强的粘合度,以及相应的水稳定性,可以说是填料中的上乘。砂土同样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是因为其可塑性差,并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因此在应用时候需要加入一定的黏性较大的土,比如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等,以便于能够改善原有填料的缺陷,让其符合施工要求。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选好填料后的压实过程也是极其重要的,智能压实质量检测仪实现了对压实质量、振动频率、碾压速度实时、连续检测、控制,还为改良碾压工艺和压实质量检测提供了完整的过程数据,不但避免了大量费时费力的传统压实质量检测过程,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压、欠压、过压等问题。其已经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路基施工及压实质量控制中,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基础压实度的工程质量,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4边坡塌陷治理措施
对于道路工程边坡塌陷这一问题进行治理,首先应该进行工程加固,该方面可以采用石防护、墙防护等工程材料,重点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公路与路基及其路旁的坡土进行加固处理。其次,可以采用植物加固的方式,用植物作为加固的材料,有效抑制周围水的流速与冲刷力度,改善长年雨水较多地区的水土流失地质情况。对于路基塌陷这一病害进行治理时,若其塌陷的深度在10米以内则可以科学的应用粉喷桩法进行改善,但是需要明确材料的含水量、固化剂的应用量以及粉喷桩期龄等。除此以外,面对不规范材料的路基塌陷时,可以采用复填的方式解决该问题。若路基塌陷的休整时间与条件等相对比较急迫则可以采用原材料增加固化剂的方式进行治理。
2.5路基变形的治理措施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路基质量的保障,路基质量的控制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路基变形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道路工程施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路基变形病害的发生,其必须要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质量。在此方面,首先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体的道路路基进行良好的压实,并且要严格按照该路段道路设计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以此保证路基建设能够符合该路段土质、水质等多方面的标准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中,面对众多的施工步骤及大量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存在。为了降低路基路面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材料、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控制工作,从而提高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降低病害发生概率,避免路基路面病害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道路的使用价值,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兴.浅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28):36+38.
[2]夏璐.公路混凝土路基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19):66-67.
论文作者:李艳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填料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