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人民医院 牙科 262700
摘要:随着人们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牙科畏惧症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修复科牙科畏惧症的临床特点、主要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的缓解或消除牙科畏惧症可不同程度的加强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牙科畏惧症;护理;措施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患者在牙科诊治中或其中某些环节怀有不同程度的忧虑、紧张和害怕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出逃避治疗的现象[1]。牙科恐惧症在各个年龄段均有体现。由于牙科恐惧症影响患者与医生的配合,常常会耽误患者病情,大大降低了治疗质量。
1牙科畏惧症的临床特点
牙科畏惧症的实质是患者对牙科治疗认识不充分,对医疗手段忧虑、紧张和害怕,致使内源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升高,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2]反应。儿童主要表现为高声哭闹、肢体乱动、焦虑不安、拒绝治疗。在成人则表现为治疗前反复地询问修复相关问题,如疾病的预后及疼痛程度,治疗中患者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如心慌、心闷、出汗,反复询问每一步的治疗情况甚至要求医生终止治疗等;治疗后患者经常无故复诊、诉局部仍有不适感、怀疑医生是否诊治有误等[3]。
2造成牙科恐惧症的主要因素
2.1环境因素
2.1.1陌生的就医环境 单调的摆设,冰冷的椅位,紧张的就诊气氛等都会让患者产生不安全感,紧张、恐惧的情绪油然而生。
2.1.2对仪器设备的恐惧 噪音大、震动大的高速涡轮,手机、医疗器械刺耳的声音,特殊的灯光等。
2.1.3对医务人员的畏惧 表情过于严肃的医务人员、训斥、不耐烦的态度。
2.2口腔治疗的创伤性疼痛史,不良治疗经历 曾经有打针、拔牙等侵袭性大、创伤性大的治疗给患者留下终身难忘的不良印象,至今难以忘怀的不良治疗史。
2.3负面口腔知识的影响 间接或直接从家长、朋友、媒体中了解到有关口腔治疗的负面消息,造成患者还未到医院就对医院、牙医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
2.4自身受教育程度 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口腔知识的不了解,对于医生的操作不清楚,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或者是抗拒的心理。而受过良好教育的患者对牙科治疗有比较正确而全面的认识,畏惧程度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年龄
2.5.1儿童 年龄小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于牙科不太了解,对创伤承受力较弱,对于牙科治疗的恐惧情绪反应较强。
2.5.2成人 自我控制能力、周围环境适应能力、疼痛耐受能力较高,心理素质增强,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低。
2.5.3老年人 因年老体弱或患有系统疾病的患者,害怕疼痛,担心自己身体承受不了治疗时的刺激而影响心脏、血压,对于口腔治疗的不理解形成心理的高度紧张。
2.6性别 女性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度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耐受能力较差,对疼痛及诊疗风险较为敏感。
3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
3.1环境因素
3.1.1加强医院环境建设 加设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方便患者了解口腔治疗内容。舒适的候诊和诊疗环境,轻松的音乐,也会极大程度的松弛患者紧张的神经。
3.1.2降低患者对仪器设备的恐惧 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对于噪音大、震动大的高速涡轮手机和医疗器械刺耳的声音,十分恐惧。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戴上耳罩,能有效的降低噪音的分贝数,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口腔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对特殊的灯光敏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戴上护目镜,护目镜能降低光线的强度,让患者感觉轻松舒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3.1.3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 医护人员应衣帽整齐,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这样不仅利于消除严肃的就诊气氛,还能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形象,从而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拥有精湛医疗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护理活动中。
3.2治疗中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询问患者的创伤性疼痛史和不良治疗史,了解患者恐惧的来源,尽量避免刺激患者想起以前的不良治疗史,将痛苦减少到最低。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让患者有安全感也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史,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
3.3患者家庭与朋友口腔知识的普及 家庭和朋友占据了患者大半部分的生活。在公共卫生中家庭和朋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关注患者的病情外,还应关心患者家庭与朋友对口腔的了解。如果有一个对于牙科治疗有不良理解的家庭人员或者朋友,患者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开设牙科小讲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组织家属观看有关牙科的小短片等措施,可普及患者家庭与朋友的口腔知识,降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
3.4加强患者对口腔知识的了解 对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开展口腔宣教等相关工作,逐渐改变患者及家人对口腔治疗的不良理解,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积极防治牙科畏惧症,让更多人了解到从小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的重要性,也让更多人知道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口腔治疗,对提高医疗效率与医疗质量的重要性。
3.5对待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3.5.1儿童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口腔治疗。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不能表现出特别心疼患儿或者让患儿过分的依赖,需协助医生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配合治疗。
3.5.2成年人 自我控制能力和周围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成年人,在陌生环境下产生牙科畏惧症的几率较低。但多数成年人对于牙科治疗带来的疼痛十分恐惧。对于疼痛较敏感的患者可用局部麻药缓解。
3.5.3老年人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肢体动作、听力和语言理解上都相对较弱。医护人员需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和疑问,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史,认真的向患者解释即将进行的操作,或者是请患者通过观看其他患者治疗而了解医生的治疗步骤。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如患者有皱眉头、四肢乱动时可适当的暂停操作。询问患者情况,鼓励患者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牙科治疗。
3.6性别 由于性别不同,女性较为软弱,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可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治疗。
4体会
深入研究表明,牙科畏惧症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工作极为不利。对于牙科畏惧症,对待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除了有针对性的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牙科畏惧症外,还应该培养家庭成员对于牙科的正确认识及态度,开展口腔教育展,提高口腔保健意识,让患者及家属对牙科治疗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汤玉红,金辰怡.诱发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的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6):444.
[2]钱凌,张煜.牙科焦虑症对心血管病患者开髓过程心率和血压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3):153-154.
[3]陈伊黎,宋健玲.成人口腔焦虑症的病因分析及心理干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123-124.
论文作者:袁京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牙科论文; 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畏惧论文; 恐惧论文; 程度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