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接诊治疗过的8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采用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分别记录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最后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诊疗和护理后病情都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评价也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有显著优势。康复护理既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所以,康复护理方法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脑卒中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有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若动脉粥样硬化就会诱发血液循环不畅和血管痉挛等现象,较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脑缺氧危及生命。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四肢瘫痪、头晕和头疼等。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降低,但大部分患者在经医治后还存在一定的四肢行动障碍和感官障碍等,比如说话、吞咽、感知、四肢力量等部分的功能障碍,这些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体能恢复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现选择我院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诊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和效果对比如下。
1.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神经内科接诊的88例脑卒中患者未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这些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疾病。8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36例,患者年龄在45~88岁,平均60.5岁。患者的病程在2小时~4年之间,平均为38天。88例患者中有45例脑梗死患者,其余43例为脑出血患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未出现死亡,但出现了四肢不同程度麻木、偏瘫和语言障碍等问题。
2.方法
随机将8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4例,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基础护理并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在采用对照组系统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护理过程全程记录,最后对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搜集和比较。
2.1对照组临床护理
对照组患者在诊治后接受常规护理,在护理时需要注意首先要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有详细了解,护理人员对病情进行评估,p按照病情恢复情况控制药物用量,保证常规护理的基础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按照患者病情要求进行舒适护理,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程度,争取和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其次,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保证病房足够通风,保持安静,根据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情况选择一个适宜的位置和高度。在血压偏高时将头部抬高使其高于脚,同时保持头抬高十五度左右,这样能够让脑血流量减少从而达到降低颅内血压的目的。最后,是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应定时进行床上擦浴,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基础护理中应注意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和勤检查等,预防压疮的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应注意患者的口腔护理、眼部护理和饮食护理。针对昏迷患者、能坐起患者和卧床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常规护理方案,确保脑卒中患者在诊疗后能够有比较舒适的康复环境和配合态度。
2.2实验组临床护理
试验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摆放体位应该进行合理更换,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褥疮。其次,加强对患者的各项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卧位训练和行走训练,对患者自理能力方面应着重进行训练。针对语言功能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应过于激进,首先尝试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然后尝试逐步回答较难的问题,长期坚持训练对语言功能恢复大有帮助。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自主进食。在实验组护理方法中还包括了心理护理,部分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身体不适应等原因,导致心理焦虑等症状,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患者鼓励和认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同时,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也是有必要的,加强患者的肢体锻炼,从简单的基础动作做起,长期坚持。在肌肉功能锻炼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刺疗法,刺激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以达到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护理人员应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患者,激励患者的康复自信心。最后,按摩的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作用。
2.3观察指标
观察及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病情改善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采用SPSS3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经过对所有指标进行系统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和护理后都有了明显的疗效。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临床护理满意度、功能康复评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等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体有效率实验组44例患者,0例无效患者,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86.3%。在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的比较中,实验组有1人感到病情没有改善,而对照组有6人感到病情并未改善。所以,病情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实验组临床满意度达到了97.4%,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4%。实验组护理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据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成为近几年来人们较为重视的多发疾病之一。随着环境和生活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脑部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在各种脑部疾病中比较常见且多发的就是脑卒中。脑卒中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相对其他疾病较高。这类疾病有发病急促、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所以,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对患者健康生命的最好保障。康复护理在目前的临床护理中是应用较为广泛且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进行康复护理配合积极的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期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自理功能等。同时,还能够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自信心。通过康复护理和系统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提前恢复自理功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可见,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护理效率。康复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邵露英,夏元元,孙丽华.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8+20.
[2]王春荣.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232-233.
[3]孙慧玉.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4):218-219.
论文作者:宋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卒中论文; 病情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