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梦兰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各种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了职业危害。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并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人体是有害的,这就要求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1.消毒供应中心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使用后回收的各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往往未做预处理,有的还带有一些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有被刺伤的可能性。刺伤后可引起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有资料表明,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而护士针刺伤几率最高,占63.3%【1】。在清洗过程中,尤其是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时所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如防护不当极易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另外,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三区布局、流程不合理,区域之间无实际屏障,也易导致交叉感染。
1.2 物理因素
1.2.1 布类纤维、粉尘 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治疗巾、手术衣的折叠包装时飘散的棉絮纤维、粉尘都会飘散在室内污染空气,极易吸入呼吸道,长期刺激呼吸道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
1.2.2 紫外线和臭氧 供应室的空气多利用紫外线灯照射和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臭氧是强氧化剂,能破坏呼吸道粘膜和组织。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均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和皮肤红斑。
1.2.3 高温、潮湿 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清洗机、烘干机等在使用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使室内温度明显升高,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开启设备舱门及卸载物品时,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烫伤。清洗工作是供应室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工作人员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冷水,寒冷、潮湿也是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1.2.4 噪音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多种噪音源,高压蒸汽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机、烘干机、压力气枪等,都不可避免产生各种噪音,有的可能超过100分贝,长期在这样的噪音环境中工作,将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可引起头头晕、头痛、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噪音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听觉器官的损伤。
1.3 化学因素 环氧乙烷灭菌以其温度低、穿透性强、灭菌彻底、有效期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使用。但环氧乙烷灭菌时的气体渗漏和残留也不可忽视。环氧乙烷可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水泡,还可致癌、致病变。同时大量的一次性物品存放在供应室,而且大多数都是环氧乙烷灭菌的,如果空气中的环氧乙烷含量超过标准,将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含氯消毒剂、除锈剂、清洗酶等都是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化学制剂,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腐蚀性,对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具有较大的损害。干热灭菌凡士林、石腊油时散发的气味非常刺鼻,如长期吸入会导致呼吸道损害,甚至致癌。
1.4 自身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职业潜在危险认识不足,不能自觉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忽视防护用具对自身的有效保护作用,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可能对自身造成危害。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科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工作琐碎、繁重,责任重大,工作时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且往往长时间固定于单一体位,无暇休息,需要脑力与体力的双重劳动相结合,不合理的用力、搬运等均可引起肌肉、关节的损伤。
2.防护措施
2.1生物因素的防护
2.1.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程序,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回收污染物品时一定要坚持佩戴口罩、手套,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临床科室应尽量将使用后的废弃缝合针、刀头、针头等利器,及时卸下放入密闭的防刺容器中,工作人员不徒手接触锐器,可采用持物钳、镊子等夹取器械。去污区工作人员清洗器械时必须穿防水隔离衣、耐刺包头鞋、戴双层手套,必要时戴面罩或眼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国外报道,用双层手套穿孔率为4.7%,其中外层为8.9%,内层小于0.5%,而使用单层手套穿孔率达11.5%-50%。熟练掌握锐器伤的紧急处理流程,一旦被锐器刺伤,应立即反复挤压伤口周围,并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建立健全针刺伤登记报告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液体不慎溅入眼内,立即用洗眼器冲洗10分钟。必要时到眼科处理。有条件的可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器械,并配备各种清洗筐、清洗架,尽量减少手工清洗带来的危害。保持手的清洁,必须按标准六步法洗手,皮肤有破损时禁止从事清洗工作。
2.1.2 三区布局合理 检查包装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建议采用十万级净化,气压从无菌物品存放区至检查包装区至去污区呈正压梯度分布,三区有实际屏障,并设醒目标志,人流、物流分开,工作流程不逆行、不交叉,各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禁串岗。尽可能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院联网,改变传统的工作流程,实现无纸化作业,防止传递纸张造成交叉感染。
2.2物理因素的防护
2.2.1棉絮纤维、粉尘的防护 制作棉球、折叠敷料、器械打包时,应设独立的敷料制作间和包装间,而且敷料包装间和器械包装间要分开,工作人员戴口罩与一次性手套,动作要轻,幅度不宜过大,及时关闭门窗,防止棉絮纤维、粉尘到处飞扬,工作结束及时用湿布擦拭敷料台。
2.2.2紫外线和臭氧的防护 紫外线灯的开关应安装在室外,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应在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时严禁人员进入,停止消毒后,房间应通风换气30分钟,进行空气净化后方可进入。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时应穿防护服,戴专用护目镜,以防止结膜炎和皮肤红斑的发生。
2.2.3高温、潮湿的防护 高压蒸汽灭菌柜、干热灭菌柜等必须由培训合格的消毒员负责,定期保养,有故障及时维修。灭菌程序结束后开启柜门时,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柜内涌出的热气烫伤。夏季最好不要裸露手臂,卸载物品时戴无菌且能隔热的棉纱手套,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也可等物品冷却后卸载,减少烫伤机会。如果不慎发生烫伤,科室备用烫伤膏立即涂抹。工作人员穿宽松吸汗的衣服,注意休息,适量饮水,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
2.2.4噪音的防护 可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前安装隔声板,有条件的可安装消音设备和遥控检测系统。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及烘干机噪音的影响,尽量集中清洗器械,工作人员可佩戴耳塞,尽量减少在噪音环境中逗留,有噪音的房间应随手关门,以减少噪音污染的范围。
2.3化学因素的防护
2.3.1环氧乙烷灭菌柜应严格按照厂家的安装操作说明和各项相关的法规要求进行安装。环氧乙烷灭菌柜和环氧乙烷气罐应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时,工作间一定要打开排气扇,打开窗户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对环氧乙烷环境进行空气浓度的监测。若头部或肺部感觉不适,应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可采取吸氧的措施。如皮肤接触环氧乙烷,应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分钟。眼部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后,至少冲洗眼睛20分钟。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以其灭菌周期短、安全性优于环氧乙烷而被广泛使用。过氧化氢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氧气排放,对人和环境的危害较小,但仍需注意在添加过氧化氢溶液时戴手套和面罩,防止液体意外溅入面部和手部皮肤。
2.3.2 掌握常用消毒剂、除锈剂、清洗剂的性能、配制方法、有效浓度、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防护,包括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动作不要过猛,以免消毒液飞溅。浸泡器械的消毒液和除锈剂要盛放在防腐容器内,加盖密封,防止挥发,以确保消毒液的浓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若消毒剂不慎溅入皮肤和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以最大限度降低对皮肤黏膜的损害,在去污区备洗眼用物,对员工进行洗眼操作培训。
2.3.3 按要求凡士林厚度小于1.3厘米,石腊油小于0.6厘米,避免过厚过高液体溢出产生大量烟雾,而且影响灭菌效果。
2.4 自身因素的防护
加强规范操作,增强自身防护意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环境中潜在危险性的认识,强化工作人员消毒、灭菌、隔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感染的知识培训。装载、卸载器械物品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和技巧,以保持身体平衡。工作中尽量减少一个姿势的持续时间,减轻或避免因持续一个姿势造成的肌肉劳损。在长时间的低头、弯腰或站立时,经常活动肢体。护士排班时也应注意岗位的合理轮换,避免长时间从事同一项工作。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查体。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是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要注意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针对各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完善防护设施,有效地防范职业伤害,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煜,龙燕,范小敏。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0,19(20);3013
论文作者:臧梦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环氧乙烷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防护论文; 因素论文; 中心论文; 职业论文; 器械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