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明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结构设计是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基础和前提保障。本文就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关键词:建筑 结构设计 质量管理 问题 措施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要向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首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造价成本、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关系着建筑物能否满足人们实际工作、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质量管理。本文就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积极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可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1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砖混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方面
目前,在一些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存在设计人员将构造柱用作承重柱来设计的问题,造成了以下十分严重的性能安全隐患。构造柱由于基础没有另设,使得它在兼承了承重柱的作用后,其柱底的基础 在抗弯部、抗冲切以及局部的承压强度方面明显超出了原有设计可承受的负荷范围。使得结构柱的柱底基础在受到局部的承压或冲切破坏时,就极易产生裂缝。由于构造柱兼承了承重作用,因此,它在承受重力压力时,就会因为对砌体约束和拉结作用的降低而导致自身遭到破坏,尤其是发生地震时,其对构造柱的破坏就更为明显,这就导致构造柱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承力作用 ,反而成为建筑结构当 中的一个极其脆弱的部分。
1.2基础和地基方面
建筑结构基础和地基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众多的民用建筑工程当中,有些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中的基础部分以及梁、柱等的负荷范围设定是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设定,使得所计算出来的荷载值明显的偏小,造成建筑质量上的隐患。
在进行软弱地基的设计时,有些设计人员没有对换土垫层进行切实的勘察设计,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处理。这就导致软弱地基在承载力方面的指标不合格,给建筑工作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资源的浪费。
在进行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有些设计单位没有制定和编制详细的地质勘察报告 ,而是对建筑工地附近进行简单的分析或是根据建设单位的口头表述进行工程结构的设计,使得所设计的建筑工程在使用要求和性能上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需求,从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
1.3建筑楼板方面
楼板在建筑物的结构当中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 ,在对它的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 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有些设计人员由于对楼板受力情况的认识不充分,或者是为了计算的方便性,在对楼板的设计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运用单向板的计算方法对其双向板进行计算,造成其计算出的假定结果不符合楼板实际的受力情况,从而使其楼板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配筋在一个方向上的比例过大,而在另一方向上则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裂缝现象的发生。
(2)在计算双向板的有效高度时的取值过大,导致双向板两个方向上所产生的弯矩不同,从而使得楼板配筋的数量降低,造成楼板结构的构件出现安全质量隐患,甚至是导致楼板出现明缝现象。
(3)在计算楼板所承受线荷载的弯矩问题时,有些设计人员由于所选取的参考数据、计算方法不恰当,导致其计算结果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管理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在今后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设计的质量,提高管理的水平。
2.1设计前期的质量控制
对设计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有以下一些准备性质的工作。
(1)设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对设计及校对人员进行充分的事前指导,并编制相应的指导表格。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制定一个统一的设计原则和标准,在通过结构设计的总工程师的审批确认之后,分发到每一个设计人员的手中,从而规范设计人员的行为标准。
(2)在结构设计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业主对该建筑项目的一些要求了解详细、清楚,并向业主所指定的相关代表进行设计材料、资源的收集。通常性的材料包括有:地质勘察报告、立项文件、委托书、总体规划、环评报告等等。并要求提供资料的业主代表进行签字确认。
(3)设计单位要根据业主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项目组的组建,并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各个阶段的特点组织安排相应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员、审核人员、校对人员等,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完成的相对时间,并编制成建筑结构设计的进度计划表。
2.2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人员经常进行设计基础资料的互提,从而形成相应完善的配合资料的互提表单,从而有效的对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行为责任进行约束和管理,使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能够做到主动同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协商、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其设计更加的全面、严谨。
(2)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设计的进度,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完成的,要上报相关负责人进行情况的说明,并进行工作的协助、决不能弄虚作假、应付了事。
(3)当初步的设计工作完成后,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设计中间阶段的检查和检验,并编制成相应的中间阶段检查表。对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处理,从而确保设计的质量。
2.3设计后期的质量控制
设计人员要根据审图中心的意见进行图纸的修改,并在修改完成后复交给审图中心进行复审,通过后方可交给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的开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同施工单位进行问题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将疑问消除在开工建设的准备阶段,从而减少对设计图纸的变更。同时,还要编制质量信息的反馈表单,及时对施工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和监控。
3 结语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是非常重大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要求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国的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详细勘察,并结合相应的建筑用途和需求来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设计技术和数据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结构向着更加新颖、更加科学、更加优化、更加合理的方向迈进,从而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平稳、舒适、和谐。
参考文献:
[1] 易思伟.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遇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6)
[2] 任子杰.建筑结构设计中空腹楼板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22)
[3] 游子健.浅析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2)
[4] 余瑾.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几点探讨[J].建筑知识.2016(08)
论文作者:叶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楼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