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 广东 陆丰516500
摘 要: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而感悟能够创造角色的内心世界,实现对表演角色的塑造。因此,戏曲角色的感悟是戏曲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为提高戏曲的舞台创作水平,文章就戏曲创作当中,如何进行戏曲表演角色的感悟展开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 角色塑造;生活创作;艺术表现;表演艺术
戏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的最终形式是演员借助舞台这个载体,把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员通过对角色的演绎,实现戏曲作品的初衷和构想。而演员在完成角色的塑造与表演时,对角色的感悟过程非常重要,感悟得越深刻、越全面,表演的形象就越生动。反之,人物则苍白乏味,缺少艺术感染力。而戏曲角色的感悟,需要演员展现自身的思想、文化、思维与专业技术,需要表达对角色的认知与理解。
1 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生活创作
角色创作是演员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运用表演艺术塑造出银幕上的直观的、活生生的角色形象的创作过程。音乐家、美术家、雕塑家,在进行角色创作时,是用符合自己要求的特殊材料表现出来的,如音符、颜色、石膏等。而演员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来诠释艺术,这种角色的感悟,是将身体与艺术融为一体。所以,在进行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的过程中,心理的思维活动与形体的艺术表现是融为一体,表现一致的。从肢体技巧表现与心理感受的一致性角度看,戏曲表演角色感悟同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是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用传统的审美方法,通过舞台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论戏曲表演角色感悟,就有它自己的方法,这种戏曲表演角色感悟方法是和舞台规律相制约的。
过去,戏曲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和戏曲表演角色感悟,范围极广,不限于人的言行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这种东西揉成一种特殊的技术,运用在自己的形体上,这就是戏曲舞台“身段工架”的基础。老艺人盖叫天,甚至在袅袅香烟的盘旋中,去理解舞蹈动作的气势。这并不是脱离生活,而是留心观察各种现象,以丰富自己的形象构思。这一方面也可供我们参考。
2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殊的角色感悟方法
戏曲演员要创造一个好的舞台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些人有别的见解,认为只要有演员的热情,沉潜于角色之中,就能诞生出戏曲舞台的角色来,认为只要有了合乎生活逻辑的行动,就能有合乎戏曲舞台逻辑的行动。比较强调戏曲表演角色感悟,而较少研究表现(话剧舞台艺术,有戏曲表演角色感悟派和表现派的争论),这当然也是一种方法。
试想,在戏曲舞台上,正在锣鼓齐鸣、载歌载舞之际,其中忽有一个演员,因真实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生活,大泄其痛哭流涕的情感,那还不大出洋相?这说明,戏曲舞台的情感,必须有精巧的设计,必须有表现的性质,只限于生活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的水平是不够的。但生活是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的源泉,有再好的技术设计,若无深刻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不过是傀儡式的灵巧而已。其实,任何剧种的舞台艺术,按其本质来说,所谓戏曲表演角色感悟和表现,无法绝对分开。角色,必须靠演员的思想、情感,去分析它,体会它,所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就不可能没有戏曲表演角色感悟;演员,只是在假定的生活环境、虚构的事件中活动,所谓“假戏真做”,这就不可能没有表现。当然,把它当作一种科学的创作方法来研究,将两者予以区别,这是有意义的。
那么,戏曲舞台的创作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戏曲演员,应具有一种自己的情感,这是塑造角色的燃料;一种是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夫,这是塑造角色的基本条件;演员,在规定情境中,释放自己的热情,将基本功融入角色之中,这就是戏曲表演艺术特殊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方法和性质。
戏曲演员不掌握技术,单靠生活激情的奔放那是不行的。应当经常训练自己的感觉器官,训练成乐器那样,然后方能利用自己的激情,奏出角色的心曲。运用戏曲技术和深入生活戏曲表演角色感悟,其中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运动,就使戏曲艺术强烈的表现和深刻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达到统一,鲜明的形式感和真实感达到统一。
戏曲表演角色感悟的特殊方法还在于动作的贯串线这一理解上。比如话剧,只要它允许上台的东西都要求合理,这种合理,必须是合乎现实生活逻辑的,虽然是经过舞台处理的。戏曲的戏曲表演角色感悟则有区别,它是按照自己的特殊规律去处理的,一个圆场数十里,八个龙套十万兵,就不可能按照现实生活动作的贯串线去处理。
3 结束语
总之,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戏曲角色表演是戏曲的核心内容。一个戏曲演员表演角色形象时,必须有对角色的感悟,并以感悟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通过感知、感觉、感受、感悟,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将不同的角色在舞台立起来,使她有血有肉、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樊玲玲.戏曲演员对眼神和心理节奏的理解与感悟[J].剧影月报, 2015(5):85-86.
[2]孙黎健.塑造一个人物 收获一份心得——饰演《五女拜寿》中杨夫人的一些感悟[J]. 剧影月报, 2013(6):86-87.
论文作者:林大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戏曲论文; 角色论文; 自己的论文; 演员论文; 舞台论文; 艺术论文; 方法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