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妇幼保健院 421400)
摘要:目的 分析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7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流血量为(1640.56±146.22)ml、平均输血量为(4.52±0.16)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5.05±154.68)ml级(18.39±0.55)U,差异显著(<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2.60±0.36)min、产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54±0.3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5±0.56)min、(4.50±0.53)d,差异显著(<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平均为(6211.83±152.36)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93.48±175.36)元,差异显著(<0.05)。结论 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风险,节约医疗成本。
关键词:钳夹;压迫;前置胎盘;产后出血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于流产、妊娠等想法也随之改变,致使人工流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人工流产率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检查及行为均可造成子宫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前置胎盘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前置胎盘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造成其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发生死亡[1-2]。据医学研究发现,全世界因产后出血死亡的产妇数量达到14万,而且所有产妇均存在一定的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准确评估病情,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3]。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35例,经由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70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5例,年龄23-44岁,年龄平均(30.02±3.45)岁,孕周30-40周,孕周平均(35.55±0.71)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2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30例,部分前置胎盘5例。观察组35例,年龄24-45岁,年龄平均(30.78±3.56)岁,孕周30-41周,孕周平均(35.49±0.75)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19例;中央型前置胎盘28例,部分前置胎盘7例。对比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0.05)。
1.2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1)临床资料完整,均经急诊收治入院,完善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明确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诊断,产前出血诊断标准:分娩前出血症状至少发生过1次;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为分娩后24h阴道流血总量至少500ml,剖宫产时阴道出血≥1000ml[4-5];(2)精神系统正常,意识清楚,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人格行为正常,无精神系统疾病;(3)本次研究对象、家属以及法定代理人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如下:(1)凝血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2)肿瘤患者,传染病患者;(3)突发感染,合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4)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传染病等;(5)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6)其他不适合参加本次研究者。
1.4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填塞血纱法,从左到右从宫底开始不留任何空隙地填充折叠盐水纱条,确认无任何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关闭子宫切口;寻找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查明后向体内注入宫缩素,或给予子宫按摩等方式,提高子宫收缩力度,继续在宫腔内填塞纱条,并且压迫子宫,以此达到止血的目的,但部分患者止血效果不佳,可在分娩24h后静脉滴住催产素(剂量20U)+葡萄糖(浓度5%,剂量500ml),提高子宫收缩力,并自从阴道缓慢取出填塞的纱条。
观察组采用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方法进行治疗。发生产后出血后,术者手持无齿卵圆钳,自阴道探入,分别在3点及9点钳夹住子宫颈及子宫下段,圆钳尽量向体内深入,同时在阴道前穹窿处填塞干纱布,利用腹部及阴道双手持续压迫子宫方法,持续有节律地压迫子宫,压迫时间30min后,取出纱布观察,若无活动性出血,停止压迫,若存在活动性出血,则继续压迫;压迫时间≤90min;压迫子宫尽量不要中途换人;压迫结束后,继续钳夹30-60min,如无继续出血,则取下圆钳[6-7]。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经由()表示计量资料,给予检验,当<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平均流血量为(1640.56±146.22)ml、平均输血量为(4.52±0.16)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5.05±154.68)ml级(18.39±0.55)U,差异显著,=17.1600、162.4350,均=0.0000;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2.60±0.36)min、产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54±0.3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5±0.56)min、(4.50±0.53)d,差异显著,=161.7266、10.3147,均=0.0000;观察组住院费用平均为(6211.83±152.36)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93.48±175.36)元,差异显著,=71.6625,=0.0000。
3.讨论
前置胎盘在国内临床发病率约为1%左右,妊娠28周时,胎盘一面与子宫下段相连,另一方面,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距离较近,而且位置比胎先露部更低,属于产科突发性重症。通常认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女性出现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8]。而引起前置胎盘的主要因素包括子宫内膜损害损伤,损伤原因主要包括人工流产、剖宫产术、分娩等,子宫损伤严重者可深入肌层,导致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甚至萎缩性病变,对子宫内膜的生长可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若此时胎盘植入,则可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胎盘过大,形成前置胎盘。
本次研究中采用无齿卵圆钳+持续压迫子宫下段用于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通过子宫动脉流经子宫下段部分进行钳夹,可降低盆腔受到血流及脉冲的压力,降低血压,从而产生止血效果。而且通过持续不断地对子宫下段进行压迫,可在短时间内缩小宫腔,进而缩小胎盘剥离创面,并提升胎盘剥离时子宫壁受到的压力,最终导致子宫肌层血液灌流量不足,促使子宫受到进一步刺激,关闭血窦,从而产生止血效果。本研究中间,观察组经由无齿卵圆钳+持续压迫子宫下段用于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其阴道出血量、输血量、平均操作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相对于传统止血方法而言,住院时间更短,止血效果更好,同时还可降低感染风险,节约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孔小娟.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临床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张美卿,王伽略,汪素坤,等.钳夹并持续压迫子宫下段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6(2):108-110.
[3]赵明艳.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状压迫缝合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9):1613.
[4]齐新颖,杨凤桢,付永杰,等.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手术止血方法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3):343-344.
[5]陈茵.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止血术式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41-42.
[6]刘莹.剖宫产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实施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185-186.
[7]麦玉玲,林芸.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出血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1,33.
[8]曹艳文.基于MRI数据的孕晚期在体胎盘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玉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胎盘论文; 子宫论文; 产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平均论文; 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