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科学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科学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学科论文,人文论文,思路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实体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的竞争力,而实体的创新力是实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不同类型的实体都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的创新力。我国政府目前特别重视国家创新力的培育,因为国家创新力是一个国家创新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对国家经济与产业实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构建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因素[1]。国家创新力包括科学创新力、技术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等多个方面,我国政府将以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力作为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2]。

开展创新力评价是培育创新力的重要一环,因为:通过创新力评价可以了解各个实体当前的创新力所处的地位,为逐步地、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实体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数据参考,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实体健康、快速地发展。科学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又是科学体系发展的标志,更是科学知识体系成熟的象征”[3]。因此,学科创新力评价是科学创新力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构成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人类科学体系。人改造自然、发展生产,需要自然科学的指导;人改造社会和自身,推动人和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即使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科学的这种三位一体关系要求人们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科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综合平衡。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还没有成为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与方法,找到培育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方法与途径,丰富情报学领域的理论成果;可以帮助决策部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竞争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在不同区域发展的现状,帮助决策层在制定相关政策、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时提供依据;可以帮助决策部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的优势以及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和发展的因素,及时调整创新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水平。

1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相关现状

近年来部分文章对学科影响力、学科竞争力、企业创新力、大学创新力、区域创新力、国家创新力、科学创新力、技术创新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将有助于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评价方法。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发表了论著《经济发展概论》,首次将创新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以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曼斯菲尔德、施瓦茨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从技术的创新与模仿、推广、转移的关系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一是以道格拉斯·诺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把创新与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强调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4]。现有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而且包含知识创新、学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目前,创新力研究已从单项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等微观领域,上升到把一个国家内的各种创新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看待的国家宏观层次,并已成为国家创新系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1],分化出企业创新力、大学创新力、区域创新力、国家创新力、科学创新力、技术创新力等多个研究领域,力图探讨创新力与制度、环境、资源、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关系,寻找量化和培育创新力的方法。同时,各种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涌现。

创新力的量化研究起源于美国学者普赖斯对科研的计量研究。普赖斯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科学研究活动的联系和活动机制,形成科学计量学的雏形。科学计量方法在科学潜力、科研发展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5]。这类研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微观层次的创新力量化研究主要对范围相对较小的特定实体的创新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以量化的评价值为基础进行创新分析。微观层次的研究步骤是:首先建立一个模型,如树型、环型或网络型,来描述创新体系各元素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这些模型对创新力的指标进行初选;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完善,包括重要性测验、必要性测验、完整性测验等。现有的微观层次的创新力评价方法主要以传统的计学方法为基础,并借鉴系统分析方法对创新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极少考虑关系间的非线性作用。这类方法对量化特定实体的创新力确实有效,但是提供的分析结果不能胜任战略层面的决策支持;同时,不同研究机构给出的评价模型、评价指标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宏观层次的创新力量化研究从宏观角度对创新系统进行分析。以往的研究并没有把创新系统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往往选取一些宏观统计的投入、成果、专利数作为对创新力的宏观评价。这种宏观量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部分的宏观创新力,但是没有深入考虑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内部组分间的不确定性作用、不可逆性及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周期性、干扰性等因素,只是一个粗放型的宏观、量化研究方法[6-7]。这类方法应该考虑创新的层次性、非线性作用、自组织性、不可逆演化性等因素,进行相对细致的宏观创新量化。

其实创新并非只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存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也普遍存在。一般说来,一项学术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从4个方面进行考察:①在开拓研究领域方面;②在使用研究方法方面;③在运用论证资料方面;④在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8-10]。学者们已经开始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方面的研究。例如,学者冯光廉等人撰文论述了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思路[11]。

学科创新力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12],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原动力。国家对学科创新十分重视。教育部提出利用国外优质智力资源推动高校学科创新的建议,并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重点扶持哪些学科?从哪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引进人才,引进哪些人才?国家需要科学的、指导性的信息来辅助决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期刊档次”、“被引次数”、“发文量”等指标作为大学创新力评价、学者影响力评价、学术创新力评价的重要依据,国内相关的领域专家以邱均平、武夷山、苏新宁等教授为代表,主要涉及大学创新力、学术创新力、学术评价等研究主题。

相对于组织创新力研究成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大学创新力的研究还刚起步,相关成果较少。以徐小洲教授为核心的课题组给出了一个评价国际大学创新力的指标体系,该课题组直接以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三项一级指标来评价大学创新力,并以创新实力、创新活力(Nature+Science论文数、1%顶级学科数、高被引的论文数、ESI引文数、ESI论文数、专利数、人均ESI引文数和论文数作为量化创新活力的二级指标),用于反映一所大学的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13]。该课题组没有给出大学创新力概念的具体表述。王占军、阿什比、刘举等人对大学创新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创新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14-16],王占军将大学创新力界定为大学现行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力。阿什比认为大学创新力是指高校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领域的综合能力。刘举等人提出一套综合大学创新力指标体系,选取的一级指标为科技创新力、学科建设创新力、人力创新力、社科创新力、技术转化力。这些研究对大学创新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深入,在评价学术水平时普遍出现了以论著数量代替论著质量,以论著发表(或出版)的级别代替论著的水平,以科研项目的立项级别和获奖级别代替项目的价值等现象,对学科差异重视不够。尽管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趋频繁,学科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但是学科差异依然存在,创新力评价应该分学科进行。另外,有些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很多指标数据很难获取,尤其当对多个实体的创新实力进行对比分析时,由于数据保密方面的要求,实体外部的数据更难获取。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J.Hirsch教授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论著质量的方法,称为h指数法[17]。h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如果一位研究者有n篇论著每篇至少被引用了n次,那么他的h指数就是n。不少学者对h指数进行改造,出现了众多变体[18],其中包括m商,g指数,h(2)指数,a指数,m指数,r指数,ar指数,hw指数,w指数[19],等等。科学计量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h型指数兼顾被引频次和论著数量两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论著的重要性、创新性。目前,h指数法已经被运用到评价专家学者、期刊、科研机构、国际会议、学科等方面的创新力评价。

2 现有学科创新力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内涵把握不够。在现有的学科评价方法中,大多将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混为一谈。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在对CSSCI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新力影响着竞争力和影响力,创新力强将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竞争力不代表创新力,竞争力强并不完全说明创新力强,竞争力强只说明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影响力不是创新力、竞争力的必备因素,具有影响的成果并不一定有创新,虽然具有影响的产品对近期有一定竞争力,但如果缺乏创新一定会丧失竞争力。因此,将学科创新力作为不同于学科影响力、学科竞争力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当前创新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科技创新力的研究,对学科创新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是以技术、产品为主。这些创新成果的价值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证实,它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更直接,也便于统计和评价。而从学科角度实现创新,多集中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思想创新等,其创新成果所产生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时间内无法测量,并且这些创新成果并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和效益。

3)现有创新力方面的研究大多以定量分析、实证研究代替理论研究,以微观层次的评价为主,结论的说服力不强。

4)作为学科创新力分析的重要工具,引文分析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引文分析方法用于评价创新力具有难以逾越的不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发文量反映的是生产率,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体的创新力;另一方面,被引次数主要反映论著的影响力,影响力高的论著其创新力不一定高,创新力高的论著其影响力不一定高。如果使用上述各种指数以及其他引文分析方法进行学科创新力评价,必须改进现有方法,或者将现有方法与其他方法配套使用。

3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思路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涉及的内容较多,至少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①辨别学科创新力与学科影响力、学科竞争力的关系与异同,明确学科创新力的内涵与外延。②从学科内部、学科之间与学术环境等方面分析与确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给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评价指标体系。③构建面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的数据仓库实例,从CSSCI等权威数据源中采集数据。④构建基于数据仓库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模型。⑤利用所采集到的数据以及构建的数据仓库,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全面评价。⑥探讨培育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可以采取以下研究步骤:①要素分析,就是分析影响学科创新力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针对学科创新力影响程度。这一阶段还包括走访有关专家,开展问卷调查。②评价体系,根据上一过程分析结果,依据影响学科创新力因素作用的大小,建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为每一因素分配权重。③数据采集,采集评价指标所涉及的数据,这里的采集对象主要以权威数据库、国家及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为主。④数据仓库,将采集的信息汇集、关联构成数据仓库。这一过程注重数据的清洗、检查、核对,同时建立数据的多维联系。⑤建立模型,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并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建立基于数学理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评价模型。⑥评价实践,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估实践。利用所采集到的数据和数据仓库为对象,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全面评价。⑦给出建议,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培育的经验与不足,探讨培育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方案。

4 结束语

鉴于学科创新力还没有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的创新力研究中,宏观层次创新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稀缺,深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分析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与方法,丰富情报学领域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找到培育和提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方法与途径,提高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决策水平,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服务,为人才引进、项目申请、优势学科确定等各项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标签:;  ;  ;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考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