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浅析论文_覃琴

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浅析论文_覃琴

都江堰市图书馆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面对网络媒体和电子图书信息的冲击以及传统图书馆小而全、重复建设、力量分散等问题,图书馆联盟无疑是传统图书馆参与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在介绍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内涵、特点和主要任务与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都江堰实际,探讨都江堰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机制,以期为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都江堰;机制

1 图书馆联盟的内涵

1.1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

图书馆联盟是近些年来图书馆界用于描述一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形式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益互惠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联合相关的信息资源系统,根据彼此共同协商认定的协议和合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流程,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项目的图书馆合作组织。

1.2 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以知识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知识资源共建为合作平台,以联盟管理为制度保证,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提升资源共享能力、摊薄信息成本、充分利用互动电子资源,促进知识传播和创新。包括网络技术及维护方面的协作,共享自动化系统;共建的数据库,编制联合目录;集团采购电子资源,降低信息资源的采购成本;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建立标准的传递系统;构建联合虚拟咨询参考服务体系。图书馆联盟已然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环境中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国内外图书馆联盟发展概况

2.1 国外图书馆联盟发展概况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图书馆联盟已经历过三次飞跃式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第二次高潮。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相继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图书馆联盟,50个以上机构组成的大规模图书馆联盟高达50%以上,许多地区纷纷制定了图书馆合作计划,并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把这些合作稳定下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使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2 国内图书馆联盟发展概况

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主要有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全国性的综合性图书馆联盟、地区性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和行业性联盟。1998年第一个全国性单系统的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立。从此,我国图书馆界开始了建立联盟的实践探索,各种模式的联盟正在纷纷建立。

3 都江堰市公共图书馆现状

3.1 公共图书馆

都江堰市现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家,都江堰市图书馆为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书馆共藏有中文平装新旧图书25万册,线装图书1.1万册,中文期刊400种,中文报纸180余种,年接待读者约20万人次。除公共图书馆,都江堰各街道(乡镇)都有自己的公共图书室,但普遍存在藏书量、借阅量少,图书文献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低的问题。

3.2 公共图书馆联盟

目前,都江堰市在成都范围内与各区市县建立了联盟,实行身份证借还图书,实现与成都市各区市县“通借通还”,并逐步向街道(乡镇)图书馆推进。在本区域内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乡镇)基层点19个,村级基层服务点256个。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将实现读者跨馆查阅和借阅预订服务,并以都江堰市图书馆为平台,代读者向市内相应图书馆借回所需图书。此外,都江堰市图书馆还积极谋求与书店、阅读空间之间的合作,试行了“你看书,我买单”的惠民服务,补充现有馆藏更新不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都江堰发展图书馆联盟相关问题的思考

都江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旅发展城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人才的需求、教育的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为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但都江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决定了都江堰图书馆联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市各类型图书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馆“大而全”,小馆“小而全”,重复浪费,无法形成体系,馆藏利用率不高,一些共建共享项目的服务效益不理想,建设图书馆联盟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当前,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的解决。

(1)关于分类发展。一是都江堰应当主推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推动形成的地方性联盟,在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加入全国性图书馆联盟。二是以市图书馆为主,联系各街道(乡镇)图书馆组建复合功能的综合性图书馆联盟,以社会服务为主;以高等院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为成员组建专业型图书馆联盟,以服务学术、教学、科研等为主;以区域内书店、阅读空间为成员组建行业型图书馆联盟,以品质服务为主。

(2)关于组织领导。强有力的领导及核心是联盟得以组建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实际情况看,其组建大都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地位,在系统内的号召力及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联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都江堰市专业型图书馆联盟应由市教育部门牵头组建;综合性图书馆联盟由市文化部门牵头组建;主题型图书馆联盟由出版部门牵头组建。

(3)关于运行机制。科学的管理架构和合理的运作方式是图书馆联盟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在建设和发展中,应采用半行政、半市场,政府牵头主导的管理模式,将公益性和盈利性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统管协调的长处和市场机制降低运作成本的优势。

(4)关于经费保障。持续的经费支持是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联盟的资金可通过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和商业化运营等多种方式获得。政府资助应是都江堰图书馆联盟建设初期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联盟自身也应当借助联盟的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捐助、科研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5)关于人力资源。一个图书馆如果要保持健康、高效率的运作,必须拥有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通过图书馆联盟进行统一的人才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盟可成立专家库,实现成员馆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共享,降低联盟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图书馆联盟作为公益性单位和社会服务单位,也可组织志愿者服务,既节省了运行成本,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平台。

(6)关于技术保障。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与都江堰市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建立具有文献资源管理和协调机制、馆际资源存取和传递功能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建立起能够有效实施联合采购、联机编目、网上“通借通还”服务和读者跨馆检索等功能的网络平台;建立多层次文献传递网络,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各馆馆藏情况查询、外借请求、原文传递等,扩大馆藏利用率;以联盟为平台合作共建地方特色数据库,服务地方科研和经济社会建设。

(7)关于考评机制。图书馆联盟的后续发展是以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来投入资金的,具体的实现又分解成各种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于图书馆联盟的评估,应当建立对图书馆联盟投入产出的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科学评估、公示及修正体系。不断加强后续评估和用户使用反馈评估机制等建设。在日常运行中,应转变过分倚重馆藏量指标的考核体系,转变重藏轻用的思想,将图书借阅量,图书资源利用率作为联盟运行的重要指标加以考核。

参考文献:

[1]陈威莉,叶素萍.国外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1.

[2]舒宗瑛.国外图书馆联盟发展建设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1.

[3]赵东.论图书馆联盟[J].图书情报工作.2008.

[4]郦金花.图书馆合作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

[5]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

论文作者:覃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都江堰市图书馆联盟建设问题浅析论文_覃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