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变电站电力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监测及维护属于十分重要的任务及内容,并且在保证电力设备更好运行方面也是重要基础条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监测责任落实到人,提早发现电力设备中的故障隐患,对电力设备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其工作运行效率,增加电能对社会服务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维护
1 变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或是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者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用电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可见,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故而,应受到电力系统管理人员的重视,强化变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工作。
2 当前变电站电力设备主要维修方式
2.1 电力设备的事后维修方式
对电力设备事后维修方式而言,其所指的主要就是在电力设备有故障出现之后对其进行维修的方式。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电力设备运转便会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维修人员先将故障发生原因找出,之后针对所出现故障原因对设备零部件进行更换,通过这种方法使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较好解决,保证设备能够得以更好运行。对于这种维修及维护方式而言,其水平相对而言比较低,对于比较严重的设备故障问题,在进行维修及维护过程中往往都需要更换一些新设备,另外,在机器运转停止到维修工作真正完成的这一段时间之内,电力设备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设备工作效率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2.2 预防性维修及维护
预防性的维修即是我们通常所说到的第二阶段的维修,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利用电气化设备来提升检修的水平以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维修的发展也出现了具有以防治为主的维修内容。维护人员需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对设备进行判断,并制定出对应的维修时间以及维修计划,以提升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第二阶段的维修方式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排除设备故障,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并避免了设备出现严重损坏的情况。因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因电力中断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2.3 状态维修及维护
对于状态维修及维护方式而言,其能够使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得以更好保证。对于这种维修及维护方式而言,其所指的主要就是研究人员通过对电力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各种相关征兆进行发掘、记录以及研究分析,从而可保证在有故障征兆出现的情况选择有效方法进行维修,在设备故障发生的最初阶段便将其消除。在以往电力设备实际检修及维护工作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从中吸收经验教训,通过选择状态维修及维护方式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维护,可使很多问题均能够得以较好解决,并且在实施状态维修的基础上可有效方式出现维修浪费情况,并且要有效防止设备出现比较严重的故障,在此基础上可使设备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3 设备的带电检测的方法
3.1 局部放电检测
如果设备绝缘出现老化等现象,必然会产生局部放电,同时还会伴有电流的声音以及光电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放电空间的介质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化学现象,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物质找出对应的测量方式,利用超高频电脉冲法来监测设备中存在的放电位置和放电量。
3.2 绝缘油的检测
如果设备为充油设备,设备出现异常必然会对绝缘油产生作用,可以利用对绝缘油的色谱测量,进而直观的了解设备运行的故障点。通常情况下,测量烃类气体的含量是监测设备局部放电的重要参考,过热使油发生化学变化分解成为H2以及烃类气体。如果发热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会不断地造成分解,并增加了烃类气体的浓度,此时通过对烃类气体浓度的监测就可以了解变压器内部存在的问题。而测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是监测设备绝缘老化的重要指标。通过色谱分析我们还能够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的日常维护
4.1 对电力设备缺陷的维护和异常管理
设备制造时质量不过关、装载及运输时会产生损坏、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都会导致电力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缺陷以及异常。一旦发现这些缺陷和异常,设备维护人员须及时进行维修,尽快消除缺陷。按照对设备安全运转的影响程度,电力设备的缺陷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十分危急的缺陷。这一类缺陷对设备的运转、对人的安全存在直接威胁,安全事故、设备失灵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类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第二类:较为严重缺陷。严重缺陷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但设备仍能坚持运行,处理这类问题时须制定解决方案,及时消除缺陷。第三类:一般缺陷。这类缺陷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影响不大,可以在对其他设备进行停电维护时,对该类缺陷顺带进行维护和处理。
4.2 对电力设备缺陷进行维护的管理方法
第一,一旦发生电力设备故障或缺陷时,设备维护人员需对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缺陷或故障的严重程度报告给相关领导,并确定设备缺陷所属类别。第二,若无法对设备的缺陷或故障做出及时的诊断,变电站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维护人员一起进行鉴定或诊断,得出可靠性的诊断结果。第三,当设备的故障或缺陷属于一、二类时,维护人员应对其发展趋势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做好维护准备工作;若属于三类故障或缺陷时,维护人员要立即停止对缺陷设备的运行,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尽快处理缺陷。第四,如果无法一次性消除电力设备的缺陷,可制定阶段维护方案,一旦故障或缺陷得以消除,管理人员应对修后设备的质量进行验收,做好设备检修、维护记录。第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要对设备临时出现的、暂时无法定性的设备光亮、声响等异常现象做好记录,以便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4.3 提高维护管理力度,制作事故应急预案
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包含制作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变电站工作中需要承受的载荷以及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或是安全隐患,按照事故风险等级制定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将事故危害降到最小,极大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制作事故应急预案,是变电站运行设备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意义重大,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制作高质量的事故应急预案。
总之,在电力设备实际应用及运行过程中,应当保证各个方面工作得以较好开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较好保证,而电力设备运行监测及维护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刘良贵,朱华.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分析和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24):247.
[2]何世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2015(02):515-516.
[3]潘柏崇.变电站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简析[J].科技视界,2014(30):290-291.
论文作者:凌培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缺陷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