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孟凡爽 呼 亮 单冬冬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 实践育人是高校九大育人体系之一,是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践融合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面临着地域限制、创新创业基地制度不完善、创新创业基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模式探索
在实践中培养青年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青年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背景下,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
1.新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新时代立足于时代之基,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力量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这些创举的提出不仅依赖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智慧,更是中华儿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凝聚成的硕果。师范院校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创新创业思维导向,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创新创业思维,满足时代需求。
2.国家创新驱动刚需
创新能够驱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且保证经济的稳步增长。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时代对高校的迫切要求。[1]未来的国际竞争将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国家对人才和创新成果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在这一实际刚需的基础上,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包括创业场地政策、创业贷款政策、创业税费减免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支持。
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了2035年的总体目标即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的行列。这一目标的确立就要求高校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学育人的形式,大力推进实践育人优势。在高校实践育人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完善高校实践育人体制,加快高校的转型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实验组:Dixon术 48例、Miles术 3例、和Hartmann术 2例,切除率为100.00%,保肛率为90.57%;对照组:Dixon术 53例、Miles术 8例和Hartmann术 5例,切除率为92.96%,保肛率为74.65%。实验组切除率及保肛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二、面临的问题
1.自然地理位置的限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实验室或教室,不仅要为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创新创业培训,还要进行创新创业的模拟训练实践,因此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需大量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只有少部分来源于合作的企业、研究院所等,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平台的建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代木结构建筑已不仅仅服务于高端别墅、旅游、园林景观等小众领域,在广大乡镇民居建设中也有一席之地。乡镇风貌也得以恢复,居民不用在现代生活与传统住居之间踌躇不决,人们不用担心只能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乡愁。
2.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投入来源有限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位置较偏僻,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相对较少。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条件限制,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3.创新创业基地制度不完善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以出血性损伤、脑组织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明显加重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1-2]。临床有研究显示,当前脑卒中成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第一死亡原因,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国家,甚至比印度、泰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还高,及早的分析、评估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早的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3-4]。鉴于上述研究背景,选定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地区40岁以上的常年居住居民2 000 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呈脉状沿早白垩世新县二长花岗岩节理面产出,为(构造)蚀变石英脉型辉钼矿,矿体地表出露长度为125 m,厚度0.81~1.04 m,产状330°∠67°。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钼华、褐铁矿、黄铁矿。蚀变主要为硅化。脉石矿物主要为碎裂石英岩。围岩为蚀变较强的二长花岗岩,沿石英脉两侧围岩产生钾化、硅化蚀变。石英脉厚度越大,围岩的蚀变越强,距石英脉越近,围岩的蚀变亦越强;反之则蚀变逐渐减弱。矿石钼品位0.030%~0.031%,平均品位0.030%。
4.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在校实习是大学生由学生身份转为社会一员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能否从学生角色顺利转化为社会角色的重要阶段。[2]这一时期,大学生将长期学习积累的理论知识、动手技能以及学习的概念规范等内化成自身的品格和行为规范,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校企合作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平台和途径,在实习岗位上能够实际接触到理论中的实践技能,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创新灵感,提升实习质量,促进校企合作。
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硬件能力,更需要高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等多个职能部门相互合作,并且与校外的企业或者社区连接和协调,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制度,在管理实践和实施细则等环节比较薄弱。因此,提升地方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基地硬件设施、规划基地的发展方向和蓝图尤为重要。
三、途径
1.以专业实习促进校企合作
当前,多数大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理论层面,不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当中,无法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缺乏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观念,
2.巩固和丰富社会实践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实施专业教育的要求[3],同时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对接,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4]新时期,高校应当不断深化大学生实践教育,紧跟时代背景,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丰富地方师范院校的社会实践体系和途径,做到与时俱进。
3.完善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的研究对于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途径、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科学化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5]完善和创新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应当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教师组建创新团队,积累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材料,逐步完善团队化建设进程,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建设科技园、创业园、示范基地等着力建设高校—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
4.双线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是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软硬环境,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6]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视,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新的创业思维,形成宽视野、多角度、现代化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工夫,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这不仅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硬件基础。在创新创业背景前提下、在大学生当中开展实践育人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过渡,培养大学生以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婧婧,赵国靖,李校堃.产教融合背景下医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新探索[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48(8).
[2]徐宗敏,孙景民.专业实习促进职高生社会化过程的教育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6):31-32.
[3]于博瀛.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08(8):67.
[4]方正泉.创新创业视域下社会实践育人实效的调查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6(6):69-73.
[5]谢羚,王显芳,牛小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 2016(6):119-123.
[6]李鹏,张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0—0034—02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 GS18160)。
[作者简介] 孟凡爽,白城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