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后十分钟内泵入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并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谵妄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一定镇静与镇痛的效果,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即能够稳定呼吸循环,也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063-02
现阶段随着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麻醉技术与手术操作的日益精进,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选择接受手术治疗[1]。围手术期虽然采取了干预措施与风险评估,但仍然有很多老年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幻觉、焦虑不安、思维混乱、意识模糊等精神错乱状态,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术后谵妄[2]。谵妄会增加患者跌倒、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甚至会诱发自残、抑郁等情况,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大大加重了社会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3]。本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十分钟泵入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并持续泵入直到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谵妄发生率进行评价与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女性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1:22,年龄最小为63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72.63±1.54岁;实验组女性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0:23,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为86岁,平均年龄为73.45±1.8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左上肢静脉,监测患者的无创动脉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BIS。对照组患者予以0.2mg/kg依托咪酯、0.16mg/kg顺式阿曲库铵、5ug/kg芬太尼、0.5mg阿托品进行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经口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为8ml/kg,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次。术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BIS值于40~60之间。术中按需予以麻黄碱、阿托品等药物,维持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手术结束前20分钟按需予以中长效镇痛药物,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麻醉诱导后十分钟内泵入1μg/kg右美托咪定,并且按照0.3μg/(kg?h)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12小时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谵妄发生率,记录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呼吸循环紊乱、寒战、躁动、恶性呕吐、苏醒延迟以及拔管困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十二小时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43.12±5.71)min、(2.69±0.2)分、(1.203±0.27)分,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十二小时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32.51±5.03)min、(2.39±0.32)分、(1.81±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发生呼吸循环紊乱、寒战、躁动、恶性呕吐、苏醒延迟以及拔管困难人数分别为5例(11.63%)、4(9.30%)、5例(11.63%)、8例(18.60%)、2例(4.65%)、1例(2.33%),总发生率为58.14%,实验组患者麻醉后发生呼吸循环紊乱、躁动、恶性呕吐、苏醒延迟人数分别为3例(6.98%)、2例(4.65%)、4例(9.30%)、1例(2.33%),无拔管困难及寒战的发生,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34.88%(15/43)、4.65%(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手术前存在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倾向因素,其中高龄是已知的独立倾向因素之一,尤其是七十五岁以上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增高[4]。临床上有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主要与患者感染、电解质紊乱、安定药物应用、脏器功能衰竭以及缺血缺氧等因素关系密切[5]。作为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药物,该药物用于辅助麻醉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6-7]。本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Pri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著较优,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是造成患者烦躁、影响其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表明睡眠紊乱与谵妄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右美托咪定能够通过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疼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谵妄的发生。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展现出良好的镇静与镇痛作用,能够维持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的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全全,刘政,雍文成,王蓓,殷国志.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9.
[2]陈光华,包林林,楼静芝.右美托咪定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6):1248-1249.
[3]刘勇攀.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27(22):67-69.
[4]王浩,韩利锋,杨小波,王娜,李清军.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监护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03):412-415.
[5]陈玲,王欣悦,王海云,于宝臣,经翔,丁建民.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34(09):849-852.
[6]王明全,吴爱玲.右美托咪定联合纳布啡在老年患者ERC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N].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04):163-167.
[7]何世武.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5):15-18.
论文作者:刘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老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