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身份证号码:36233119860722xxxx 浙江湖州 313100
摘要:在新形势背景下,多数工程项目均开始建设施工,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单位需要对工程管理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但是当前一些建筑单位仍然使用传统工程管理思维进行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致使管理效果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合理应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能够对以往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合理规避,本文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研究
目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后能够对传统工程管理思维重视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及目标包容性限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对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及效果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下面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概述,之后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概述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主要指对传统工程管理思维进行系统化及科学化的处理,将工程全寿命期的整体性作为重点展开各项管理工作,其对工程目标一致性,功能整体性以及结构合理性等方面较为重视,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管控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提升工程管理效果的目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能够对影响工程项目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各类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可以对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进行分析,保证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展开实际施工,此外其能够对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变化进行有效观测,可以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应对,进而为施工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主要指对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维护阶段以及最终报废等过程进行管控,其对以往离散的管理组织,管理目标及管理方法等进行合理结合,使一体化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有所保证,能够为各参建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下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
(一)对工程全寿命期系统进行分析
站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角度对工程进行分析其主要由建筑物,构造物,相关设备以及软件系统等共同组成,与此同时能够使用工程量,质量标准,相关技术参数以及功能指标等对其进行更好的诠释;工程项目规划及实际建设过程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例如:所在区域文化特点、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等,其需要在特定的场所及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施工过程。系统环境是工程系统重要的边界条件,其包含了影响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各方面因素,并且系统环境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土地,各类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等,为工程项目顺利展开施工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但是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一些因素会破坏系统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此种情况出现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系统环境管控工作。
(二)对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系统架构进行分析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系统架构从工程策划,规划发展,具体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管控等方面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具体管理内容见图1,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在遵循工程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将工程项目真实情况及相关规定的要求作为依据完成管理及技术创新工作,对提升工程质量及建设规范性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更好的发挥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作用及价值工作人员需要对其管控内容进行了解及掌握,下面笔者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其一,对工程项目各阶段进行细化管理。为了实现各阶段细化管理的目标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各方面分类工作,通常情况下工程管理包括事前计划,中期运行以及后期完善三方面,工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决策管理,投资规划,技术及质量管理等等,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明确及细分,为全寿命其管理工作顺利展开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其二,根据阶段的不同对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进行合理选择,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施工质量、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工程建设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三,在不影响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各类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贯彻和落实。除此之外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会对基本规律方面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后能够对工程全寿命期价值体系进行合理构建,在构建完成后可以将其同工程管理系统思维进行合理结合,在两者结合后可以使用更多新式管理方法对工程要素,价值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能够实现工程全面监管的目标。
为了更好的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系统架构进行合理构建,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需要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其一,对目标系统进行构建。工程全寿命期管理需要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及包容性的特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全过程系统管理以及有关单位利益诉求等进行更多的关注;同时需要对工程建设目标及运行目标进行合理结合,进而对功能,经济以及社会目标进行更好的统一及优化。其二,对组织系统进行构建。组织系统可以为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构建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需要将业主,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程其他有关单位等进行联合,形成管理动态联盟,进而更好的迎合管理目标的变化,为各单位及工作人员沟通提供更多的条件。其三,对信息系统进行构建。信息系统能够为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交流平台及技术支持,使用此系统可以对工程项目各阶段及各单位的相关数据及信息等进行有效收集及整理,可以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对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协调进行分析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涉及的内容及单位众多,为了保证管理效果需要做好管理协调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管理目标相一致。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涵盖的内容多种多样,在阶段,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每一种内容均符合工程整体目标,能够为后期功能及结构协调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二,对管理结构合理性进行提升。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局部,全部,整体及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调整,保证工程系统结构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保证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其三,提升管理功能的整体性。在不影响工程运行功能的情况下做好各部分功能整体协调工作,减少局部及整体功能出现矛盾的可能性,充分发挥管理功能,提升工程管理效果。
结束语
此篇文章对工程全寿命期系统、管理系统架构以及管理协调等方面对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分别说明,由文中内容可知将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同全寿命期管理进行融合对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及效果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为此各建筑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两者进行合理应用,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莉.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江西建材,2015(5):241-241.
[2]陈春.关于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1):287-288.
[3]郑炯.浅析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9):153-154.
[4]王东红.探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2228-2229.
[5]刘金霞.试析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4):148-149.
论文作者:徐明华1,虞珊珊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工程论文; 寿命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思维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目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