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

李 舟1周 超2

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2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1620)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形成的依据、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蕴含的哲学底蕴、鲜明的理论特质等几个维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前研究难点在于如何在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上,结合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容、实践价值和理论贡献,并尝试基于新的视角分析新思想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底蕴,充分探讨与展现这一思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 综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清晰的生成逻辑、形成依据和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活的理论,饱含深厚的哲学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理论特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方针,孕育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笔者通过梳理学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对此主题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并将其归纳为五个维度:形成、架构、底蕴、理论特质、重要价值。考查发现,当前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可挖掘的创新点,需要今后的学者们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索。

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历经四个历史阶段,包含时代、理论、历史、实践、主观五重依据,内容十分丰富。

(一)形成的历史脉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形成到逐渐完善确立的过程。关于这一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学者邸乘光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开始形成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完善确立阶段。首先他提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习近平集中阐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了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正是基于习近平对以上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的系统阐述,构筑了这一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其次他强调: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阶段。他认为,在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设计,鉴于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确立标志着这一思想的初步形成。他认为,从2015年2月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创造性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总体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这一系列重要提法,正是论证这一思想基本形成阶段的理论依据。最后他把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这一阶段界定为这一思想的完善确立阶段,而这一思想的确立是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论断,深刻阐述它的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为标志的。[1]

模型的准确程度与拟颗粒的大小密切相关,拟颗粒越小,颗粒越多,计算结果越准确,但工作量也就越大,计算能力是该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气体拟颗粒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破裂、混合,是瞬时性的,拟合时人为确定,局限于理想状况,目前发展还不成熟。

工作流引擎是企业将其分散的应用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应用的调度工作。在传统的工作流引擎系统方案中,企业内所有需使用工作流引擎的应用系统都必须购买并集成工作流引擎系统,导致应用过于复杂,且耦合度较高,不利于云端的部署,难以与不同结构的应用服务交互;同时,只能以流程为单位存储工作流要素,无法以流程节点的层次提供工作流要素给客户复用,难以满足客户对细节定制的需求。

4.实践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学界一致认同的实践依据。从实践逻辑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们党结合五年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但学界并没有就此穷尽对实践依据的研究,在之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对其内容进行了补充,如:陈石明把这一思想的实践依据归纳为三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实践、习近平的个人从政实践。他通过阐述习近平总书记这五年来提出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新理念新方案新倡议以及习近平的7年知青岁月和长期地方领导实践,从更具象化的方面考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4]

(二)形成的需要和必然

5.主观依据。在基本依据的研究中,陈锡喜的观点令笔者耳目一新,他认为从一定层面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意志外化的结果。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的战略思维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奠定了思维逻辑。[8]陈锡喜的观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三)形成的基本依据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本依据的考查是学界研究较为集中的板块,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思想形成的依据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将其归纳整理为以下五个方面。

3.历史依据。学者邸乘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回顾和总结历史,充分地领悟到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明晰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他指出:“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国近代170多年的奋斗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经验,都是这一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1]可见,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压舱石和宏伟事业的重心。

2.理论依据。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思想创新的理论源泉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强调新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上既体现一脉相承,又坚持了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何毅亭在第九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上指出:“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火热实践和中华民族5 000多年博大文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也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6]进一步明确了这三大文化在新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张仙凤发文将“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7]界定为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从世界文明的高度,肯定了新思想的包容性和优越性,丰富了学界关于理论依据来源的研究。

1.时代依据。陈石明立足于国内国际的视角,对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初步探索,将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概括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时代背景”两个方面。[4]而梁仲明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三维视角,指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正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5]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后者更有说服力,和平与发展虽为时代主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我们在为五年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而自豪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往工作的不足之处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看到党解决重大难题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党面临的复杂的执政环境和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诸多因素,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是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依据。

为解决这一问题,某锡冶炼厂采用真空炉与结晶机联合处理的工艺生产四九锡,通过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需要。对此,熊国平撰文用“五个需要”——“总结创新理论的需要”“统一思想意志的需要”“强化中央权威的需要”“迎接重大挑战的需要”“创造光辉未来的需要”,指出了这一思想形成的紧迫性。[2]在这之后,学者顾保国也相应地用“四个必然”——“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然”“开启新时代的必然”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3]

大多学者认为,负面清单模式可以视为私法自治在行政法领域的延伸。[13]虽然我们认可私法自治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尊崇,但私法自治仍存有一定的边界,即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此外,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逐利的边际效用与成本是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内在约束,网约车与负面清单模式在经济目标、法律效果上同样存在边界的吻合。

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架构研究

学者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阐述主要是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两方面着手的,也有学者以国内国际作为研究的基点,把它归纳为“中央强国方略和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两大板块作研究。

《青松红杏图》影响深远,除了画作本身的美感,还有智朴的原因。 智朴的影响主要源于《盘山志》的编写以及与康熙、朝臣、士大夫等的交游。

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1]。一般来说,反射裂缝主要有2种,即荷载型反射裂缝和温度型反射裂缝[2]。其中,荷载型反射裂缝主要是指当车辆通过不连续的板体时,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受到接缝两侧相邻板块竖向位移差的影响而产生的反射裂缝。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主要产生在罩面的地方,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裂缝在罩面中沿着一定的角度向上发展。温度型反射裂缝主要是指在拉应力过大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在于下层混凝土板体的水平运动,如图2所示。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的阐述,学界已有颇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这一思想的根本主题;第二,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第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第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五,“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第六,“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第七,中国的发展方式是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变革;第八,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第九,“新两步走战略”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第十,我国的发展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对于基本方略,学界尚无独立成篇的专门分析,学者们大都一以贯之地将它和基本理论联系起来,探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陈石明认为“八个明确”主要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是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并进一步强调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我们要用整体的思维去把握其方方面面,而不能用割裂、机械的方式去看待它们。[4]

(二)中央强国方略和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哲学底蕴,学界已有诸多知名学者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三、关于新思想蕴含的哲学文化底蕴研究

除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这两大显性的架构之外,王骏以国内国际为支点,创新性地阐述了隐形的两大架构。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解决中国强盛的问题”和“解决中国与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两大部分组成,并进一步阐明这两大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贯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思想。[9]

(一)哲学底蕴

赖风、朱炳元两位学者从哲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新思想在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所体现的哲学底蕴。他们认为,首先,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深入调查研究,突出强调创新的理念正是对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的最好的继承和发展;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党治国治军中所坚持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并在科学运用辩证思维的同时倡导底线思维正是他充分吸收唯物辩证法精神实质的最好写照;再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观念正是他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坚持实践第一,在推进新时代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伟大理论创新的结果;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敢于为人民担当,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精神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核心要义的真切实践。此外他们还强调,深入发掘新思想的哲学底蕴,完整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底蕴研究的价值所在。[10]

(二)文化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理论依据,折射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刘德林、王栋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们认为,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方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了以人为本的重民思想、兼爱非攻的和平思想、“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从保持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风貌方面来看,它坚持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群众路线;从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风格方面来看,它发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文化自信的一种延伸。[11]

(6)应用与指导性。不同利益方出于各种应用的目的,以及了解在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的储量资产状况,都要求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利益方有油气开发与经营者、投资者、权益拥有者、买卖方、政府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等。但各利益方因所属业务范围不同,在应用及指导方面的着重点不尽相同。

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党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对此学界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继承性、创新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学者们论述较为集中的几个维度,并且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特征,这集中体现了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意识。

(一)继承性和创新性

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质的考查主要是以王伟光、刘德林、王栋、徐晨光、熊国平、刘云山、马彦涛、刘威等学者为代表的,他们通过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了这一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质。

(二)人民性和科学性

人民性和科学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它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刘云山、陈金龙、徐晨光、张世飞、辛向阳、朱佳木等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浓厚的人民情怀。刘云山强调:“新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12]张世飞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确定奋斗目标上,还是在谋划战略布局上,都鲜明地体现了他立足人民、关切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博大情怀。[13]朱佳木则高度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为这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特质的集中映照之处。[14]徐晨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实际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中,并在坚持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性是它的显著特征。[15]同样立足于整体视角的张世飞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展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特征正是新思想科学特质的最好印证。在此基础上,熊国平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角度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同样是其思想科学性的高度体现。[2]

(三)实践性和开放性

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的实践性,马彦涛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与习近平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密不可分。[16]二是发展的实践性,学界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实现中国梦方面的重要战略指导意义,并具体阐述了这一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的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关于开放性,刘威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而不封闭、发展而不固化的开放性思想体系,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17]熊国平则鲜明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考虑了我国社会原来的历史和基础,又考虑了现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既考虑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又考虑了时代变化和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影响;既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基本国情,又着力研究了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特征,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2]张世飞也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有机统一和当下发展与未来发展的有机统一,具有开阔的战略视野。[13]辛向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正是这一思想开放性特质的鲜明体现。[18]

五、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研究

当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价值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历史地位、历史意义、理论贡献、历史贡献、理论创新、世界意义等方面,笔者将这些观点归纳为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维度,其中理论价值又可分为继承并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一)理论价值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的研究主要以朱永刚、夏建国、靳浩辉、唐宝全、刘云山、龙新民、唐震、刘强、陈金龙、耿洪彬、高艳阳、朱辉宇等学者为代表,他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但这些学者在论述的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唐震用“三个坚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理论创新”,详细地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方面的价值。[19]而龙新民、刘强、陈金龙、朱辉宇等几位学者则聚焦于这一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创新价值,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科学理论思维及其方法,明确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价值。[20]杨峥嵘进一步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话语体系上的作用。[21]耿洪彬、高艳阳认为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基本方略大大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22]在继承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朱辉宇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智慧,这些智慧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吸收和改进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思想;第二,吸收和升华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第三,吸收和提升了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传统思想;第四,吸收和提升了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传统思想;第五,吸收和提升了勤政为民、夙夜在公的传统思想。”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都为今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和方向。

(二)实践价值

从国内实践价值层面而言,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两点: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指导意义,有利于党在不断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的基础上,扎扎实实为人民谋划新目标新定位,有利于全面构筑人民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保障,有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现代化;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这一论点主要是以李君如、肖贵清、朱辉宇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在国际实践价值层面,肖贵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23]龙新民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展现。[24]刘汉峰强调了这一思想在提升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水平方面的价值,认为这一思想拨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历史迷雾,为从低潮中逐步复苏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25]此外,王婕还认为这一思想在为世界政党交流提供基础和平台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6]

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现状的评价与思考

总体而言,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是在坚持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以继承为出发点,以发展为落脚点对这一思想进行的较为全面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第一,要结合党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不断挖掘创新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与时俱进,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包括关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经济、法治、外交、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都是动态演进的,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新的党情、世情、国情和民情下,学术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第二,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和蕴含的哲学底蕴,可以更多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文化哲学理论,用更为学理化的方式去阐释,进一步挖掘其哲学底蕴和理论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统筹了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结合。因此,在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更为学术化的方式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层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这一思想的研究中,要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层次,从历史的视角和世界的眼光出发,充分发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和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2]熊国平.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当代电力文化,2017(11).

[3]顾保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定位[N].新华日报,2017-12-06.

[4]陈石明.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5]梁仲明.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J].党政研究,2017(06).

[6]何毅亭.伟大思想理论从何而来——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J].当代江西,2017(12).

[7]张仙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来源[J].探求,2017(06).

[8]陈锡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根据[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

[9]王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架构[J].探索,2017(05).

[10]赖风,朱炳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底蕴[J].观察与思考,2017(11).

[11]刘德林,王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底蕴与理论气质[J].兵团党校学报,2017(06).

[12]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17-11-06.

[13]张世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色[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01).

[14]朱佳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08).

[15]徐晨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特质研究[J].湖湘论坛,2018(02).

[16]马彦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特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06).

[17]刘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探[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06).

[18]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与鲜明特征[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06).

[19]唐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贡献[J].新西部,2017(32).

[20]朱辉宇.民族复兴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J].群言,2017(12).

[21]杨峥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和体系架构[J].学习月刊,2017(11).

[22]耿洪彬,高艳阳.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长征,2018(02).

[23]肖贵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06).

[24]龙新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7-10-26.

[25]刘汉峰.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刻画时代坐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战略价值[J].人民论坛,2017(33).

[26]王婕.国内外各界热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2018(01).

Research Review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LI Zhou1ZHOU Chao2
1Marxism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46;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a guid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At present,the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ainly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of its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and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basis for its formation,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its formation,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and the distinctive theoretical traits,and it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The current difficulty lies in how to further explore the new content,practical value and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Xi Jing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from both micro and macro perspective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practices in various fields.And try to analyze the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tained in the new ideas based on a new perspective,and fully explore an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is idea.

Key Words: Xi Jing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Connotation;Theoretical;Value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3-4641.2019.06.03

[收稿日期]: 2019-05-19

[作者简介]: 李舟(1994-),女,江西吉安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超(1993-),男,江西吉安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

(责任编辑 李月明)

标签:;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