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邦纳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供电系统可靠、稳定、连续的运行成为了电力部门面临的主要课题。大部分配电系统生产企业基于认知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只针对于变电站内10KV以上的配电设备,忽略了站用电系统为保证整个供电系统可靠、稳定、连续运行的重要性。站用电系统智能化的提升将在保证变电站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还能为变电站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实现全站无人值守。本文将浅谈一下如何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站用电系统的智能化。
关键词:站用电系统;智能化;网络通讯
前言
站用电系统又称变电站交流系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输送电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站用电主要为了变电站内的一、二次设备提供电源,组成包括:站用变压器、400V交流电源屏、馈线屏等,其作用主要有:
1、大型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冷却系统电源。
2、站内设备、保护装置、测量装置等交流操作电源。
3、直流系统用交流电源。
4、设备用加热、驱潮、照明、空调等交流电源。
5、为UPS、SF6气体监测装置提供交流电源。
6、正常及事故用排风扇电源。
7、应急照明等生活电源。
站用电系统的现状
传统的站用电系统中,各供电单元仅对站内设备提供必要的供电电源,却不能实现上层数据的传输及事件记录,也不能对站用电系统某个供电单元突发故障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发生故障后还只能依靠操作人员手动排除故障。
因此,如何实现站用电系统智能化,为操作人员或调度中心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并通过调度中心远程操作切除故障点,尽快投入备用供电单元恢复供电就成为了本文的重点。
智能站用电系统的实现
1、智能站用电系统的硬件组成
站用电系统的硬件由站用变压器(2台),站用电配电屏组成,其中,智能站用电配电屏又分为进线单元、馈线单元及事故照明单元,馈线单元按照变电站内实际供电设备需求设置响应的馈线回路单元及备用单元。
1.1、进线单元的设置与功能
智能站用电配电屏进线单元采用ATS自动转换开关和智能控制器控制技术,不仅实现了电气和机械双闭锁,从根本上保证了双电源的安全可靠切换,还可方便地实现多电量的集中监测,系统带RS485通讯口,并可根据用户需要接入远程监测控制系统中。
正常时2路电源中的1路供电,每路电源分别各带一段母线负载,实现母线分段运行,当任意一路电源由于故障或需要而退出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路电源供电,带两段母线负载。当出现两路电源由于故障或需要而退出时,可由最后一路电源同时给两段负荷供电。当退出电源恢复正常时,可自动恢复为两路电源供电。系统亦可根据需要选择某一路电源强制供电模式或退出模式。
ATS自动转换开关上的智能控制器可实现RS485通讯,使系统能成功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而实现远程调度中心的数据上传及操作。
ATS自动转换开关上的智能控制器可实现监测ATS开关位置状态,自投装置动作、装置故障告警、母线电压异常告警、站用电源消失告警等。
ATS自动转换开关上的智能控制器可实现远方监测站用电母线三相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线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等电气参量。
ATS自动转换开关上的智能控制器可实现告警事件记录、装置动作事件记录,能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件类型,为故障分析及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1.2、馈线单元的设置与功能
智能站用电配电屏各馈线单元采用抽出式,可实现各馈线单元之间的互换性。
各馈线单元内的断路器采用智能型断路器,同时各馈线单元内配制智能仪表,智能仪表可实现RS485通讯,使系统能成功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而实现远程调度中心的数据上传及操作。
各馈线单元内的断路器设置辅助节点并接入智能仪表,通过智能仪表可实现各馈线单元断路器位置状态,通过RS485实现远程调度中心的数据上传及操作。
各馈线单元配制的智能仪表可实现远方监测站用电母线三相电压、频率、功率因数以及线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等电气参量。
2、智能站用电系统的网络组成
2.1、网络结构组成
智能站用电系统的网络组成可依托变电站内现有电力监控系统网络构架,通过串口服务器将现场进线单元及各馈线单元数据上传变电站内电力监控系统,并通过远程通信服务器实现调度中心数据上传。
结束语
通过站用电系统智能化改造,可大大提高站用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因为该系统可为调度中心提供整个站用电系统各回路用电参数,为站内数据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另外,因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调度中心可依据站用电系统运行状况远程进行对站内馈电回路做出必要的操作,真正实现了整个变电站内的无人值守。
参考文献:
[1]何瑞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我国智能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论文作者:张绍林,孙耀芳,陈思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系统论文; 单元论文; 站内论文; 电源论文; 智能论文; 馈线论文; 母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