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新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了,参照1904年至今官方正式颁布的8个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8个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我们说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因为它继承了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转型;它发掘了语文教育有价值的要素,实现了有价值要素的现代转型;吸纳了新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学科整合。认识这三个特点有助于人们理解新课标的丰富内涵,指导人们的语文教育实践。
一、继承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优秀传统,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型
1.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内化的过程,是涵养性情,启迪灵智,养浩然之气的过程。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字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这种思想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由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发展为“健全人格”,1919年4月教育部指出,“所谓健全人格”就是指:(1)以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2)人生所必须之知识与技能;(3)强健活泼之体格;(4)优美和乐之感情。这个提法既是对1912年主张的发展,也是蔡元培先生“五育”主张的具体体现。此后的几十年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公德教育,弱化了“私德”教育,以至于语文育人功能出了问题。2003年高中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素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强调“素养”实际是强调人的自我发展,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张华教授指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因此,个性的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注: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语文建设,2002.1)张扬人的个性,弘扬以人为本的主旋律,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热点。
2.采用学分制,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的优点是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他们必须取得多少学分才能获得所追求的资格。1923年在杜威、孟禄的影响下,叶圣陶、胡适在编制语文课程标准时就采用了学分制。他们将国文分为三块:国语(必修),国文一(文科必修),国文二(理科必修)。公共必修科目国语占16学分,分科专修占8个学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即为合格。因此,学生有选择时间的自由,有选择内容的自由。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有助于人的发展。解放之后,学分制被取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再次采用了学分制,它将语文课程分为三个层面:必修课层面——五个模块,10个学分;选修层面一——五选四,8个学分;选修层面二——多选三,6个学分。这种承传,为学生发展潜能创设了宽松的环境。
3.建构选修课程,提供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选修课程始于1922年的“新学制”。当时在杜威“学生中心说”影响下,胡适自觉地在国文课程纲要中设置了选修课程。国文一为文科选修,国文二为理科选修。选修课中又有许多内容可供选择,如文字源流、文学流变等。选修课曾经在蒋介石统治时期被停用过,但20世纪40年代又被启用。解放之后,我们彻底抛弃了选修课。语文成了大一统的必修课,全国一盘棋。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和不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混在一起,用同一个标准衡量。这本身就违背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五选四,第二个层次为多选三。第一个层次还带有一些强制性,第二个层次就带有很大的宽松性。设置选修课本身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
张扬人的个性,实行学分制与选修制实际上都是尊重人,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要旨所在。
二、发掘现代语文教育中有价值的要素,实现要素的现代转型
1.由“演讲学、辩论术”到“口语交际”。将演讲学、辩论术纳入现代语文教育的是叶圣陶、胡适。1923年的国文纲要规定:作文教学中要有“演说辩论”的内容。这种安排实际上是胡适1919年主张的具体化:“演说与辩论都是国语与国文的实际教法……(一)择题:演说题须用具体的问题,切不可用抽象的……(二)方法:(1)演说的人数不宜太多;(2)演说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十分钟为度;(3)演说应该带有作文性质。”(注:顾黄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1936年的课程标准说得更为具体:“辩论术,应注重辩论之方式,证据之搜集,判断之正确,敌论之反驳,以及音调姿态之运用等。”演说学与辩论术在解放之后被“听说”所取代,而“听说”又因不容易测评也只能是形同虚设。高中新课标用“口语交际”代替了“听说”,且指出:“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倪文锦教授强调:“‘口语交际能力’虽然与‘说话能力’有联系,但它较后者更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有着自己特有的深度和广度。它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是一种类化了的口语交际经验在特定场景中活生生的显现,不光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机敏。”(注: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从这一点看,“口语交际”是对“演讲学、辩论术”合理内核的发掘与改造,更符合高速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2.由“研究”到“综合性学习”。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专列“研究”一项内容,规定的学时为:初中一、二、三年级每周1/2课时,高中一年级每周1/2课时,高中二、三年级每周1课时。研究的内容包括:书法用笔结体及书法源流大意,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文章法则;学生习作中修辞谬误;口语练习中音调语法姿态等方面的技巧;文学源流;文字学之演变;国学常识。这些研究内容都局限在语文学科范围之内。研究的目的有的是拓宽知识面,有的是追求知识的深度。但此项内容在教学中中断了60余年。2003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考察成果。”综合性学习拓展了学科领域,将语文课内学习推延到课外。显然,“综合性学习”是对“研究”的改造。
演讲学、辩论术、研究只是现代语文教育历史中有价值的要素,但这些要素具有实践的价值,通过发掘改造就赋予了它们当代的实践价值。这也就凸显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
三、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新理念的学科整合
1.建构新型知识观。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强调知识本位,强调知识的价值。1962年,吴天石提出加强“双基”教学,上海中语界把“双基”细划为“听说读写”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强化“双基”对纠正泛政治化倾向起到过积极作用,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语文教学的“法宝”。强化“双基”是20世纪科学知识观的结果。大家知道,在20世纪,工业社会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们希望占有自然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科学知识在许多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样知识就被当成满足人们追求物质欲望的手段。知识成了人们有待占有的对象,人则成了知识的奴隶。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学知识,而学知识首先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为此,学生就要日复一日地机械地做练习。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记忆课。高中语文新课标取消了“基础知识”的提法,强化了知识与人的意义联系。人们的知识是在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中建构的。解读《雷雨》,你就应该用心谛听,谛听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谛听鲁侍萍的内心世界、谛听曹禺的内心世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剧中人物作出判断,这种判断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东西,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东西。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段文字为我们描述了人与知识的新型关系。
2.建构开放的课程观。解放之后,中国的语文教育采取的是大一统的课程范式,这是一种封闭的、教师缺少创造、学生缺少自主的模式。教师教授语文,只要把教参上的东西搬进课堂就算完成任务。教授鲁迅的《药》,就着意强调鲁迅是在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教授《警察与赞美诗》,就刻意强调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就强调作者意在批判沙皇的专制统治。这种贴标签式的课程成了不折不扣的“教程”。中国古代学者和西方学者都认为“课程”就是“学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是有违“课程”初衷的。高中新课标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里边又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意在打破内容的线形排列,呈现多元状态,如唐诗选读、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语言文字专题、中华文化寻根等。
3.建立新型学习观。关于学习有三种主要观点:“(1)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2)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3)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改变(人本主义)。”(注: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中国语文教学界长时期流行的是第一种学习观。人们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只要不断地强化刺激,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就会更好。既然如此,教师就要加大练习量。大量的机械性的抄写记忆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语文学习不是精神的愉悦,而是精神的折磨。罗杰斯认为: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允许学生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裴娣娜教授指出:“现代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在合作、交往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主动发展自我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学习观。”新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学习、选修课程都是人性化的设计,都体现了人文性的关怀。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而是自主的知识建构。
知识观、课程观和学习观的变革将带来语文教育的革命。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这才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