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陈芳论文_陈芳

湖北省团风县人民医院 438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总结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救治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室收缩末容量均优于救治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救治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急救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率,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47-01

现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4例进行研究,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患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69.27±4.11)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5.12±1.34)个月。

1.2方法

1.2.1急救

患者端坐位,让患者双腿下垂,予以高流量面罩吸氧,6~8L/min,并进行湿化处理,注意控制吸氧时间,不可过长,警惕氧中毒等情况。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对患者使用吗啡、利尿剂、扩管治疗,迅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药。静脉注射呋塞米、吗啡,剂量分别为40~80mg、3-5mg,静脉泵入50ml生理盐水加硝酸甘油10mg,保证收缩压在110~140mmHg范围内,舒张压在70~80mmHg范围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注意调整输液速度。

1.2.2护理

护理人员及时整理病房,保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按摩患者受压部位。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注意患者皮肤的颜色、体温、意识、精神状态、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尿量。如果血压快速下降,则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医师,并及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短暂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异常情况,则及时通知医师并详细记录。护理人员注意控制输液速度,警惕低钾、低钠、电解质紊乱等不良情况发生。患者采用血管扩张剂时,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高血压,则现配现用硝普钠,并避光静脉泵入。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采用柔和的态度和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及时安抚患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告知患者低钠饮食,严格根据患者身体需求制定科学方案,嘱咐患者戒烟戒酒。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并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救治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救治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室收缩末容量均优于救治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救治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救治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且患者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进展快,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上采用有效的方式及时抢救患者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中,救治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室收缩末容量均优于救治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救治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表现为无法正常呼吸或出现休克等情况,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对此,临床上应用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有助于减少患者死亡情况的发生[2]。而抢救后的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可进一步强化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身体得到恢复[3]。在针对性的护理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不良情况,护理人员立即通知医师并进行处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患者由于身体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对此,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如果由于质疑治疗效果而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则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和目的,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从而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5]。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对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可促使患者合理饮食,保证患者营养供应充足,为身体的康复奠定基础。总之,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各项康复训练等工作顺利进行,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逐步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并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能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在出院指导方面要给予重视,指导患者在院外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自我防护,避免各种诱因,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综上所述,及时、有效急救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率,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苗倩倩,武忠英,李亚奇,等.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6,18(07):979-980.

[2]林凤.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14,21(17):110-111.

[3]刘霞.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18):83-84.

[4]周利娟.护理干预在微量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7(04):146-147.

[5]王晓露.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探讨[J].现代养生,2015,28(14):136.

论文作者:陈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陈芳论文_陈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