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论文

论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论文

论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

谭祥花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 近现代以来,教育与国民性改造关系的话题一直是众多学者、专家探讨的话题。从人发展的未特定性、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以及教育的社会功能对人的作用角度来看,教育具有改造国民性的作用,教育也应当担起改造国民性的任务。同时,国民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过程,静态国民性的根深蒂固要求教育要承担起改造不良国民性的任务,而动态国民性的发展则给教育改造不良国民性提供了条件。但是,在探讨教育对国民性改造的同时,还要看到人发展的有限性和社会对国民性改造的制约性,辩证地看待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可能。

[关键词] 教育;人的发展;国民性;国民性改造

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的话题一直是学者、专家关注和探究的话题,如陈独秀、胡适、梁启超、鲁迅、李大钊等人都从不同层面对国民性及其改造进行过剖析。近年来一系列的社会不良现象再次把“国民性”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如社会上老人倒在地上无人搀扶、因车祸而散落的水果遭路人哄抢、中国式过马路、冷漠围观跳楼者等,我们不禁会问:“这些人都接受过教育,为什么还会产生这样的行为?”一时间,“国人道德滑坡”“国民劣根性”“改造国民性”“批判国民性”等成为学界不断重提的话语,国民性再次成为了各类专业与业余人士热议和探讨的话题。教育作为以育人为中心的活动,在国民性的培养与改造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所说:“今日一般中国人性格上的缺点大都应归因于他们所受的教育,故经过了合理的改革的教育,仍有希望改造中国人的性格,而使之合乎一个新的现代国家的需要。”[1]因此,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旨归,而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培养人的一个必然过程。国民性是指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持续重复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在自然、社会、历史三维现实和民族的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多层次的统一体。社会价值取向是其内核,对心理和行为方式起决定作用;社会心理是桥梁,通过心理认同,转化为社会普遍心理后,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国民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文章基于人的可塑性,从教育具有促进人发展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国民性的改造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正是通过对个体施加影响才影响国民性进而实现教育的社会目的[2]。因此,探讨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是教育的题中之义,对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改造国民性的基础是人的“未特定化”

人是“未特定化”的存在。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一种不完善,处于未完成的非确定状态。这种不完善、未完成的非确定状态,表明人的发展有巨大的可塑性,这为人的能力、活动、生活的普遍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以及广泛的可能性和自由度。而人在生物学上的“未特定化”特点,构成了人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华堂村所在的嵊州市是浙江丝蚕的主产地,历来是当地主要的传统农业项目,当地农户种桑养蚕十分普遍.解放前村内办有缫丝厂,加工当地农户丝蚕生产蚕丝.

就人的成长过程而言,其语言、能力、行为、心理等的形成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其认识由未知到已知,再由已知到未知。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并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一代一代的人,并不只是不断重复的生命,也不是那种清楚地展示其本质的生命,他‘突破’了在同一个圆圈内永远周而复始的被动性,依靠他自己的主动性,把运动指向未知的目标。”[2]这表明人的“未特定化”决定了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民性作为人的价值观、心理和行为的体现,作为人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在人的“未特定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因此,人的生物学“未特定化”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基础。

二、国民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特点

影响国民性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由于国民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稳定性和变迁性的特点,导致其国民性在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在横向上具有发展性。国民性自身的这种特点,使其特质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存下来。这种历史的积淀和现代的发展对国民性的双重塑造,离不开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作为影响人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性的发展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国民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复杂,才给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空间。国民性本身的形成给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基础,教育是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手段,共同点都是人的发展,国民性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而教育是培养现代化的人,在逻辑上教育理所当然要担当起改造国民性的任务。

(一)自然环境对国民性形成深远影响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与人在地域内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山脉、土壤、河流、气候等。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说过“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3]。近代西方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认为:“导致国民的一般性格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取决于气候的原因,另一种是法律、宗教、风俗和习惯等文化原因。”[4]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这种理论。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政体的形成与人们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有关,生活在寒冷气候地方的人,他们自信、勇敢、真诚、直爽、精力旺盛;而生活在炎热气候地方的人,他们胆小、懦弱、懒惰、颓废、缺乏主动性,这导致他们成为奴隶。在心理学领域,有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性的形成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共同性格、心理特征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北方姑娘和南方姑娘的性格差别很明显:北方姑娘大多数比较坚强、开朗、大方,而南方姑娘大多数比较精明、灵巧、含蓄,导致南北姑娘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与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系。所以,自然环境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水平变化影响国民性的变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改进生产力,进而改变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文化的发展,而国民性本质上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从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国民性的发展。人通过在生产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5]在封建时代的中国,以铁器为生产工具,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与人的关系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钱理群在其著作中曾说过:“中国这种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也造成人与人性国民性的双重性。这样的经济结构,使得中国的自耕农有一种幻想:尽管我今天还是奴隶,但只要努力,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我最后可以上升为主人。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引起人性国民性的主奴转换,是自然的。”[6]因此,在这种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小农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封闭圈子的经济,以自给自足、自我为中心的生产状态,使农民形成了自私自利、安土重迁的国民性特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社会开放性较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但同时又因为市场化带来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也使得人们形成了自由、独立性格的同时淡化公德意识、丧失规则意识。经济作为表层的文化,同时作为深层文化的基础,其变化必然会引发深层文化的变化。在国民性的结构中,价值道德观属于深层文化。因此,在任何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都会影响国民性的变迁。

(三)政治制度对国民性的形成起直接作用

其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为国民性的改造提供了保障。学校教育有专门的学习时间、专门的人员和固定的场所。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国家、社会、家庭都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同时也提出要求,使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其主要体现在:首先,有专门的教育场地,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要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为个体进行持久的学习提供场地,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有专业的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引导个体全面、健康发展,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人员保障。最后,学校教育有规定的学习时间,能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时间保障。

(四)文化因素对国民性形成有深远的、决定性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对国民性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其本质上来说,国民性是人格化的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之所以会产生国民性,人们可以据此对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进行区别,其原因就在于文化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国民性,这也是对不同国民性能进行区别的重要依据。人是一种文化化的过程,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影响着人。人与文化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过程。文化作为国民性结构的核心要素,在国民性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一种文化在塑造国民性的同时,国民性通过社会心理的认同和行为方式的外化来巩固这种文化的存在,并通过行为方式的外化使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尽管国民性的形成受到自然因素、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但是,价值道德观念作为国民性的内在核心要素,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深层的文化因素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深远和决定性的影响。

三、教育的本体功能直接推动国民性改造

夸美纽斯曾说过:“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必须由教育去完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是把培养人作为目的的特殊实践活动,由此决定了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人,也决定了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改造国民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国民性改造问题自然而然就成为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一)学校教育对改造国民性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其一,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为国民性的改造提供了方向指导。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个体进行影响的活动过程,并按照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来培养现代化人才。不管是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以人的培养作为出发点。这种目的性还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层次划分上,如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层面,制定了培养目标;在教师个人教学中,制定了教学目标。国家还对每一学科的学科内容、范围、目标等方面制定了课程标准。基于这种特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发挥直接的主导作用,教育者要把国民性改造的标准适当渗透到教育目的、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中。

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其他制度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不仅可以在政治领域通过规则限制个体行动的范围,而且也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要巩固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中的一些规则,必须依赖政治上提供的保障。这就使得,政治制度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政治领域,而且可以超出政治领域,跨越到其他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制度产生一定的作用,并在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关联、紧密结合,结成一张各领域规则交织而成的大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政治制度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直接作用。生活在同一政治制度下的国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影响,久而久之对某种国民性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如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会利用政治制度的广泛渗透性来达到对国民思想上的统治,进而使人们产生心理上的麻木,使国民成为顺民、愚民,形成奴性、虚伪的国民性格。

其三,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为国民性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学校教育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需要进行取舍,撷取对人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教育内容作为改造国民性的载体,在影响个体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形成其相应的价值观与社会心理。由此可见,教育内容对国民性形成过程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改造国民性的载体,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方面要兼顾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教育内容对国民性改造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优良国民性的继承和不良国民性改造的教育内容,为国民性改造提供良好的土壤。学校教育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知道”的过程,而只有将“知道”变成“做到”,国民意识才能发展为国民性,这就进入到个体实践的领域[7]。因此,学校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必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为国民性的改造提供基础。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使个人得以了解规范、价值标准、语言、技能、信仰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模式。”[8]因此,在社会生活当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其思想、心理和行为。相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说,社会教育的影响范围更广,开放性较强,具有一定的不规范性,因此对国民性改造具有辅助作用。国民性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普遍具有的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9]。国民的价值观、社会心理、行为方式都会受到社会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影响,因为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对国民性的改造既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利用社会教育改造国民性时,要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发挥社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对国民性改造的辅助作用。

(二)家庭教育对改造国民性发挥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和随意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民主的家庭培养出宽容、平和性格的孩子,专制的家庭培养出自私、暴躁性格的孩子。在封建时代,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中,父权是家庭的权威,并以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这种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下,孩子形成了顺从、柔弱的性格。这种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国人奴性“劣根”形成的基础。现代家庭,血缘关系仍旧是维持家庭的核心,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和启蒙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对国民性的改造具有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百姓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促进着我国有机农业的诞生与发展,而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的提升,客观上也为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的市场提供了空间。

(三)社会教育对改造国民性发挥辅助作用

全封闭式结构在上包围结构的基础上做改进,上包围式结构是基本,网页的下半部添加了对应的横向操作菜单。可以在有限的网页页面范围内充分利用页面空间。提升页面有效数据信息的容量,降低不必要的文本数据,提高用户在预览网页界面时对有效数据信息获取的效率。由于对信息的封闭性太强,这也是此结构网页编排设计的不足之处。往往容易导致用户浏览网页信息内容刷新较慢,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

四、教育的社会功能间接推动国民性改造

教育的社会功能突出的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贡献,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受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其主要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由于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适应和超越社会发展的性质,因此,教育的这种适应性和超越性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可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为国民性改造提供前提条件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发展会带来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劳动者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价值观、行为,为改造国民性提供可能。首先,现代教育通过将潜在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在转变过程中,通过教育的作用不仅培养潜在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其具有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使其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其次,将科学知识这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教育让人们掌握,并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会引起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处在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中的人们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会在这种变化中不自觉或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及行为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生产力的变化是导致国民性变迁的根本原因,因此,经济水平的发展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前提条件: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引发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身处其中的人不自觉地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从而获得生存,这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精神条件。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作用为国民性改造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治经济制度本身对国民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影响。要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发挥其积极作用,教育是实现政治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来促进其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都会利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来培养维护和认同自己政治经济制度的公民。二是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促进社会的民主化,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教育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系统,也不是万能的“治病”良药。不管处在什么时代和地点,教育都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在改造国民性具有可能性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特点以及国民性自身特点的限制,使教育改造国民性具有局限性,这为教育改造国民性限制了范围和作用。

(185)尖叶薄鳞苔 Leptolejeunea elliptica(Lehm.&Lindenb.)Schiffn. 彭丹等(200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可以以直接的方式也可以以间接的方式,但前提是教育的存在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否则,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不仅不会对改造国民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强化”国民劣根性。例如,在专制制度下,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存在,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驯化百姓的工具,在这种功利性的教育下,教育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度起到了巩固作用,使国民形成了虚伪、奴性、麻木的国民性“劣根”,教育对这种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反而使国民性的“劣根”不断“强化”。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教育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有利于培养国民良好品性。在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制度越完善,越有利于人们形成独立、民主的品性,能为不良国民性的改造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父母是个体最信赖的人,家庭是个体的心理寄托,因此对家庭教育会有一定的认同,对个体形成良好国民性和不良国民性改造具有较好的前提条件。其次,家庭教育是个体接触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对个体不良品性及时矫正和长期改造具有直接作用。最后,当前个体是“5+2”的学习模式,即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庭,优良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实现“5+2>7”,家庭教育对个体优良品性的形成和不良品性的改进具有潜移默化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优良品性的形成和不良品性的改进具有系统的主导作用,只有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作用,并形成合力,才能使个体受教育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因此,家庭教育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通过本底和测量效率的数据分析,最终选择道址范围为 100~350,在此范围内 FM值处于较高值,本底相对较低。在100~350的道址范围内进行淬灭—效率曲线绘制(见图2),拟合公式的 R2值都在 0.98以上。利用拟合公式,结合各点的SQP(E)值进行效率计算,测量效率与计算效率偏差都在±2%范围内(见表5)。

(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为国民性改造营造有利的土壤

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发展的客观条件,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叶澜教授将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发展主体所处的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指的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发展水平,如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传统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的性质、制度与发展水平等[10]。大环境是主体生活的总的背景,是一种客观存在,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确实潜移默化地间接影响着主体的价值观、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小环境是与发展主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范围包括主体生活的家庭和社区、学习的学校和工作单位,是与人直接发生关系的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对其中的自然环境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同之处在于小环境对于其中的社会环境能够人为地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有利于人发展的环境;而大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很难因个体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学校教育作为小环境中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可以加以改进,通过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的教育活动来减少大环境对人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国民性塑造起到主导作用。

2.1.1 凝血功能检查与指导 术前护士应配合医师做好凝血功能检查,并指导患者术前3 d、术后1个月内尽可能不用抗凝剂,以防发生囊袋血肿或出血。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表现在对文化的纵向传递和横向扩散。文化的纵向传递是在时间上对文化的保存与传递,表现为同一文化系统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文化的横向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流动,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借鉴。不管是文化的纵向传递还是横向扩散都必须借助教育来实现。

最早的无反诞生于M4/3系统,作为进化时间最长的无反系统,M4/3以其卓绝的机身性能和轻便的镜头群,在APS-C和全画幅大规模普及的阶段仍然能占据一席之地,可见这个系统的独到之处仍被用户认可。本次选出的两台相机奥林巴斯OM-D E-M1 II和松下Lumix G9来自M4/3阵营最大的两个厂商,等级同为旗舰级,均配备了最高的防护等级以及超快的连拍速度以及最迅捷的自动对焦系统。

1.教育对文化具有纵向传递作用

文化的纵向传递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与文化只能由后天习得、只能学而知之的特性分不开。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教育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教育,使得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首先,通过教育,保存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文化是经过教育的不断选择、整理和积累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性和选择性,使得教育会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要、社会和时代要求、文化自身的价值等因素来对文化进行筛选和整理。这就为国民性的形成和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其次,通过教育,促进文化的积淀,对国民性的塑造起到了一定作用。国民性的形成与文化积淀是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国民性的形成,往往是人们在教育对特定文化的保存和传递的历史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文化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也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可能。

2.教育对文化具有横向扩散作用

文化的横向扩散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扩散的前提条件是文化具有共享性,使得不同文化间能相互认同和理解。而教育的参与能保障文化在扩散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互益性。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文化扩散的途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在传递和扩散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系统性较强、选择性较高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教育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减少了一种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在交流过程中也使两种文化不仅只是在行为方式等表层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是有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深层文化的融合。与此同时,教育的选择性和目的性的特征,使得教育在吸收其他外来文化作为教育内容时,都要经过认真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对外来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适合本民族的主流文化、适应本民族的发展需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这种与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无形之中推动和促进了文化的更新和创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途径较广,教育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来对文化进行传播,对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正是因为现在社会文化的交流途径较广、交流机会较多,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国民性的更新提供了可能。

晚上回到家,玉敏把杨律师找许沁的事说了。小虫把烟掐灭,踩在地上说,我早料到这女人不会配合的。玉敏说许沁态度很强硬,看来只有打官司了。小虫说打官司也未必管用的,杨律师不是说了,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照样白忙活。小虫摇头叹息。

五、教育改造国民性的有限性

Agilent 6470 液质联用仪、氮吹仪(Organomation N-EVAP)、涡旋混合器(IKA)、电子天平(METTLERAE100)、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H2050R)、Milli-Q超纯水器(Milli-Q,美国);Atlantis dC18色谱柱(2.1×150mm,3μm)色谱柱、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柱(6cc/120mg,使用之前依次用甲醇3mL和水3mL活化)。

(一)教育促进人发展的作用有限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10]。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叶澜教授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分为二层次三因素,即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两个层次,可能性因素层次中包含主体自身条件和环境两个因素,现实性因素层次中包含发展主体的活动一个因素。

主体性自身条件包括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条件。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因素是体现人发展的能动性方面,构成人的内部环境。这种内部环境的发展主要是人自身成熟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主体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和作用方式方面。主体不仅处于外部环境中,而且也处于内部环境中,因此,这就决定了主体对事物的选择和态度。与此同时,随着人这一主体的智力、年龄及经验的增长,其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水平,能使自己有目的地发展,把自己当作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因此,人的这种主体性的发展表明,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方面,而人本身的能动性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国民性的形成也有自发的作用,这也就使得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教育改造国民性受到限制。

文化是影响国民性的深层决定因素,不同特色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国民性。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国民性,消极落后的文化可能会成为滋生国民性“劣根”的土壤。教育是文化的主要传播手段,对文化有保存和传递、交流和融合、更新与创造的功能,再加上教育的目的性,本身对文化有筛选和过滤的作用,这就为改造国民性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主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属于可能性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可以使这些发展可能变为现实。个体的活动决定着个体的发展,没有个体的活动,要实现个体发展是不可能的。叶澜教授把个体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命活动,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活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心理活动,是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心理内部活动过程,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和能力。心理活动影响个性的形成,个性即性格,是个体的情感、态度等心理的内化过程,对国民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第三个层次是个体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个体对自己和环境认识的推动力,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才能将自身条件和环境对自己的可能影响变为现实。个体要实现对自己和环境的改造,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随着个体的成长,个体的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断系统化,教育作为社会实践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受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影响,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也渗透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三种活动一同促进人的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人的发展是三个层次的个体活动共同决定的,教育虽然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缺少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参与,那么人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

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化、系统化和动态化的过程,除了可能性因素中的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之外,还有现实因素中的个体活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虽然教育作为现实因素中个体的社会实践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离开了可能性因素和现实因素中的个体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人的发展将成为不可能。因此,教育作为促进人发展和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发展中的作用,以此来改造国民性,但是不能把教育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唯一途径。

(二)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

秀容月明却把马的缰绳塞到他手里,说,你要想活命,就给我跑得远远的!提起蒋春猪,把他朝马背上一放,一掌拍在马屁股上。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是处在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其发展的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必然需要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社会生产力可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如此,还关系到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国民素养的高低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国民性的优劣。与此同时,生产力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会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自动调节人才的培养要求,而在这种人才规格的培养中本身就包含着对国民性的改造内容,因此,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其次,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一个时代的教育观念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反映。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时代,受教育成本较高,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消费品和奢侈品,使受教育的范围有限。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平等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受教育成本降低,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和必需品,使受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的普及化为教育改造国民性提供了可能。因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受教育的范围,从而影响国民性改造的范围。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

在政治中掌握主权的阶级,在教育中也占统治地位。政治作为上层建筑,通过制定教育规章制度来制约教育。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制约方面。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层,会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和维护阶层利益,而厘定教育宗旨,制定教育目的,选择教育内容。如在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利,在教育上以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官吏为主,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以三纲五常为内容来愚化百姓,使中国人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奴化下,形成了奴性、缺乏独立人格等国民性弱点。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改革教育制度、确立新学制、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改革教育目的等方面。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适应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行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教育目的和内容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本身就包含着对国民性塑造和改造的成分,教育内容是改造国民性的载体。因而,政治制度对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制约影响着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

3.社会文化制约着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在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会形成一种与该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这种价值判断体系调节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因而,受价值判断体系支配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可以说,文化影响着教育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的评价。如在封建社会,受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四书五经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科举考试是选拨人才的唯一途径,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一官半职,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教育的功利性。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教师、家长、学生等的教育价值观也被异化了。学校则以出了多少有名有权的校友为荣,家长希望通过教育使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学生则为考上重点大学、考上公务员而奋斗。文化对国民性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教育作为改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应该克服文化中消极、落后的部分,选择优秀的文化来影响国民性。但是,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积累性,在保留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会伴有消极的文化,教育对文化虽然具有选择性和系统性,但是,一方面,人是社会化的人,在社会中难免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渗透,而社会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普遍性,对国民性的改造会起到双重作用;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而网络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网络文化无孔不入,对教育改造国民性增加了阻力。因此,社会文化的制约会影响教育改造国民性功能的发挥。

在进行重载转动副偏差计算之前,需要根据精度分析目标及装配过程确定装配公差的分析路径,对于重载转动副的装配,应建立如下2条装配公差分析路径:

(三)国民性自身特点对教育改造国民性的约束

国民性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结果,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国的大多数国民所普遍具有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积累,某些国民性特性融入人们的思想,在心理上产生认同,进而在行为方式上形成惯性。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来自深层次的价值观的主导,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而国民性改造的最终效果要通过外在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但因为深层次的观念和内在心理对外来新观念的排斥,会对国民性改造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国民性的这种稳定性和继承性使得改造国民性具有艰难性。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绝大多数人所普遍具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这一族群性的特征,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在观念、心理及行为方式上形成了一种“默契”,彼此在这种“默契”中日复一日地生活,在群体间形成了一层无形的“保护墙”,“墙内”的人不愿意跳出来,“墙外”的人被挡在外面。因此,要想打破“默契”的国民性、改造国民性便会受到群体性的阻力;与此同时,教育在改造国民性时,教育者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本身可能带有这种国民性的缺点,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群体间的这种“默契”,不仅不会对受教育者的不良国民性起到改进作用,更有甚者反而会削弱教育改造国民性的作用,这无疑增加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阻力、扩大了教育改造国民性的范围。

国民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格化的文化,价值观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心理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化,通过心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认同自觉外化为行为方式的桥梁。因为价值观是一种抽象的意识,社会心理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因此导致国民性具有隐蔽性。这种隐蔽性对教育改造国民性过程中的阻力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者在进行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们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国民性,进而通过行为去判断人们的国民性优劣,最终也是通过外在行为的表现来判断改造国民性的效果,因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外在行为的改造,忽视内在价值观和心理的决定作用,没有从根源上拨除国民性“劣根”,难以改变原有的国民性弱点。二是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熏陶的隐性过程,教育要从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层面来改造国民性必然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国民性的隐蔽性特点,使教育要改造国民性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综上所述,国民性的稳定性、族群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使教育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这要求教育在改造国民性的过程中要扬长补短,做好长期改造国民性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储安平.英人·法人·中国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47-49.

[2]卡尔·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M].周晓亮,宋祖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张佐邦.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心理的发生[J].学术探索,2008(1):1-5.

[4]罗伯特·夏克尔顿.孟德斯鸠评传[M].刘明臣,沈永兴,许明龙,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88.

[5]于 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44-152.

[6]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238.

[7]张海波,杨兆山.“国民性”问题的教育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85-189.

[8]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33.

[9]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9-72.

[10]叶 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3):83-98.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by Education

TAN Xianghua

(Guangdong Preschool Normal College in Maoming,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modern times,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has been a topic of many scholars and experts.In view of the unspecific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the role of education 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education,educa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transforming national character,and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task of transforming national character.At the same time,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is a dynamic as well as static process.The deep-rooted requirement of static national character requires education to undertake the task of reforming bad national character,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national character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education to transform bad national character.However,while discuss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by education,it should also see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ociet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and dialectically view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by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human development;national character;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20( 2019) 09-0032-13

收稿日期: 2018-11-03

作者简介: 谭祥花(1992—),女,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引用格式: 谭祥花.论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9):32-44.

Citation format :TAN Xianghua.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haracter by Education[J].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19(9):32-44.

(责任编辑: 李文玉)

标签:;  ;  ;  ;  ;  

论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