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临床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吕文琼

曲靖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5日~2017年2月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将9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9例/组。将采用纳洛酮单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苏醒时间、思维意识、肢体功能、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苏醒时间、思维意识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优(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和纳洛酮联合应用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理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重度乙醇中毒;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

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发生率随着人们应酬的增多不断增加[1],该病会导致心肌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若未及时控制病情,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尽早进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择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98例开展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方案的优势,正文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98例(收治时间:2013年2月5日~2017年2月6日)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49例。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肝肾功能、D2聚体、肌钙蛋白等检查被明确诊断为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患者;存在大量饮酒史且乙醇气味严重。

排除标准:合并酮症酸中毒、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肺栓塞、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临床治疗不完整的患者。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0例、9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0岁,上限值为57岁,年龄平均值(37.62±2.47)岁。饮酒后就诊时间:1-4h,平均时间为(2.05±0.63)h。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1例、8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1岁,上限值为58岁,年龄平均值(37.68±2.53)岁。饮酒后就诊时间:1-5h,平均时间为(2.09±0.68)h。

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距不大(P>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方法

1.2.1单一治疗--对照组方法

予以本组患者静脉推注纳洛酮注射液0.4-0.8mg/次,每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1.2.2联合治疗--观察组方法

予以本组患者纳洛酮注射液0.4-0.8mg/次,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途径;同时在浓度为0.9%的氧化钠溶液500mL中加入醒脑静注射液40-60mL进行静脉滴注。若患者病情严重,则每小时静脉注射纳洛酮注射液0.4-0.8mg。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苏醒时间、思维意识、肢体功能等症状变化情况。

(2)记录两组急性重度乙醇重度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血压水平、心率),记录呼吸频率恢复时间。

(3)统计两组急性重度乙醇重度患者的临床效果[2],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作为痊愈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标准;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变且存在加剧现象--无效标准。将前两项标准之和作为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计数资料--临床总有效率和计量资料--苏醒时间、思维意识、肢体功能、临床相关指标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用%表示(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当2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治疗情况

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思维意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治疗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2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95.36±15.78)mmHg,收缩压为(132.32±11.45)mmHg,心率为(119.87±9.31)次/分。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依次为83.45±5.72mmHg、115.86±7.58mmHg、86.32±8.17次/分。呼吸频率恢复时间为(56.22±8.11)min。

对照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为(95.42±15.86)mmHg,收缩压为(132.46±11.51)mmHg,心率为(120.21±9.23)次/分。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依次为90.66±8.95mmHg、127.11±8.24mmHg、97.31±9.05次/分。呼吸频率恢复时间为(75.93±9.67)min。

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临床效果

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中痊愈例数为29例,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

对照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中痊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19例,无效例数为1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47%。

两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之间对比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是观察组数据更高(X?=5.76,P=0.02)。

3讨论

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面色潮红、头昏、昏迷等[3],尽早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病情,还需通过综合治疗服务防止病情加重。

纳洛酮的化学结构相似于吗啡[4],但其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大,是一种阿片类解毒剂,能够对急性中毒所致呼吸抑制患者的呼吸频率起到增强作用,可升高血压,抗镇静作用良好。通过静脉注射纳洛酮可使患者的意识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使昏迷时间缩短,稳定细胞膜,保护脑细胞。另外纳洛酮可有效逆转和预防乙醇重度,具有催醒和解除乙醇中毒的作用,还可抑制 Ca2+-ATP酶活性,减少Ca2+内流,使血管强烈收缩的内皮功能降低,将可促进血管舒张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栀子、冰片、天然麝香、郁金等中药材制成的[5],其基础为传统中药配方安宫牛黄丸,具有良好的开窍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凉血醒脑等作用。另外醒脑静注射液经注射后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起作用,使脑水肿症状减轻和颅内压降低,能够使患者的脑部微循环得到改善,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系统和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血管通透性以及解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因乙醇重度所致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情况得到改善[6],还可降低患者清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纳洛酮,能够将人体血浆中氧自由基水平降低,保护机体组织器官,更有利于患者尽快苏醒以及思维意识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治疗后的苏醒时间、思维意识、肢体功能、血压水平、心率、呼吸频率恢复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总而言之,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能够使昏迷时间、思维意识恢复时间缩短,促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翔.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807-808.

[2]周业容.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1):120-122.

[3]陆锦新.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22):4851-4852.

[4]史轩丰.纳美芬和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6):3297-3297.

[5]齐建雄.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3):586-588.

[6]杨亚芳.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101-102.

论文作者:吕文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临床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吕文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