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雷电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条件是毁灭性的,直接关系到住宅建筑空间中,居民的正常生活状态与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防雷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中施工技术条件进行控制,也要保证防雷检测中的合理性。使工作人员认识到防雷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就应当对建筑雷击的危害条件着手,对各种雷击所产生的事故影响条件进行分析,以此提高执行检测工作的态度,认真对待防雷检测工作。
1雷电对建筑的危害条件
雷电对建筑产生的危害问题,主要分为直接、感应、地电位三种类型。(1)直接雷会直接对建筑物造成影响,在击中建筑物后,释放大量的电流,并随着建筑体内部的线路,对其中的连接设备造成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护效果,不仅会对线路自身造成影响,也会对于线路连接的设备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爆炸与火灾,是影响极为恶劣的自然灾害。(2)感应雷的危害条件可以分为电磁与静电两种类型。在雷击影响下,通过迅速且巨大的冲击,对环境内的磁场造成影响,由此形成的强磁场空间,这一现象就是电磁感应雷。由于环境中的强磁能量无法快速的释放,就会增加环境中产生放电火花的概率,并对建筑周边的环境空间造成影响,导致出现火灾与爆炸事故。而静电感应雷,则是由于带有电荷条件的云不断靠近地面,在架空线路或是导线结构中发生感应效果,由此产生的高电位危害。这种静电条件下产生的感应雷,也会对线路造成破坏,以此危害建筑及周围空间。(3)地电位的建筑危害,主要是由于大地绝缘流被击穿而引起设备电极损毁。
2电对住宅建筑安全的威胁与影响
2.1雷电对住宅建筑自身的威胁和影响
雷电对住宅建筑的自身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缺乏防雷设施的住宅建筑在遭受雷击侵害时,容易导致房屋毁损或引发如火灾、坍塌等次生灾害。众所周知,雷电对建筑物自身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危险,由于住宅建筑往往具有密集性高、体积庞大等特点,其遭受雷电威胁和损害的几率往往高于其他类型建筑。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球住宅建筑遭受雷电袭击的案例就高达300余起,直接造成建筑物损坏的比例高达47.6%,可见雷电对建筑的威胁和影响十分巨大。
2.2雷电对住宅建筑使用者的威胁和影响
雷电对建筑住宅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住宅类建筑物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其安全性水平往往需要高于其他类型建筑物,住宅类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中国气象台公布的雷电袭击案例,我国西部某省一小区住宅楼房遭受雷电袭击,造成住宅楼内近20户居民财产受到损失,并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的惨剧发生。事件发生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该住宅小区楼房防雷系统存在严重漏洞,住宅类建筑防雷检测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恶劣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3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3.1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有利于提高相关建筑物使用寿命
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和改善相关住宅使用寿命,对相关住宅类建筑物使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进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防雷检测工作在住宅类建筑安全生产检测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防雷检测工作水平将有助于全面改善和提升我国住宅建筑质量,为提高相关建筑物使用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对过去10年全球发生的近3000起住宅建筑雷击事件危害性统计中,具有较高防雷技术的建筑物往往能够在雷击事件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灾能力,导致建筑物主体结构受到损害的占比不足10%;而在防雷保护方面较为薄弱的建筑物往往难以承受雷电袭击事故造成的损害。
3.2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将有效保障住宅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还将有助于保障相关住宅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气象局于2005年制定出台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相关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作出了详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住宅类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发展很快,2005年以后新建的住宅类建筑物防雷能力平均上升近30%,住房类建筑雷击伤害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8.4%,雷击事故对居民人身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大幅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比下降近22.1%。由此可见,加强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能够有效保护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4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技术内容
4.1接闪器检测
根据住宅建筑设计内容的不同,接闪器的类型与设置位置也存在差异化条件。在对接闪器设备进行系统监测之前,应当根据建筑参数,对接闪器的设备参数进行记录与确认,并在明确安装位置、型号尺寸、高度点位、防侧击方法等技术内容的同时,制定出具体的检测计划,以此提高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并更加精确的说明住宅建筑接闪器设备功能性与安全性。现场处理中,检测内容需针对接闪器的材料与规格作出评估,并核对设备在防腐效果、腐蚀条件上的安全型。同时,在物理性状上,要确认接闪器设备安装竖直条件、焊接点链接稳定性、外力机械损伤等情况。如果发现接闪器存在任何风险性问题,必须及时的进行处理,如果存在无法修复的恶性问题,应立即对设备进行更换,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在接闪器与引线的连接上,需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能够与防雷系统连接。
4.2导线检测
导向是引导建筑雷击的重要设备,必须在检查过程中逐段进行分析,并确认线路整体的引导效果。而在具体的检查实务中,还要对其规格参数与接引方法进行分析,以此保证检测的全面性与标准型。
4.3接地装置检测
住宅建筑的防雷接地检测工作,可以根据实际的技术应用条件分为接触接地检测与人工接地检测。首先,在基础接地管理过程中,必须对基本的主钢筋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能更好的发挥疏散作用。因此,需在进行防雷检测的过程中,对钢筋材料的规格参数与捆扎条件进行控制使其能够符合规范性的管理要求。在检测地梁内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整体结构的平衡性,并在确认材料规格与焊接处理合理性的同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分析,并将电阻参数控制在2Ω以内,然后再用回路电阻对接地短路环的电阻数值进行测量,在确认参数小于0.05Ω后,才能认定基础接地体的安全状态,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电流逆反的问题,提高住宅建筑空间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为了提高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有效性,使其必要性条件发挥出具体的功效,应当从认识雷电对于建筑空间的危害着手,以此强化对于此项危害条件的认识程度。而在技术条件上,也需要分别针对接闪器、导线系统、接地装置等结构,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以便达到优化防雷检测效果的目标,为保证住宅建筑的空间安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国强,蔡资营.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97-98.
[2]宋健,李胜英,张中芳,等.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检测技术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7):114.
[3]黎婉珊,李国鹏,谭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防雷检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J].居舍,2018(07):12.
论文作者:李嘉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防雷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论文; 雷电论文; 建筑物论文; 条件论文; 工作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