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论文_聂斌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后方入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切除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02例(切除组),保留且修复关节囊及韧带患者118例(保留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切除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6.86%,保留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有效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术中应对关节囊及韧带尽可能保留和修复。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关节囊置换;髋关节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术式,其主要手术入路为髋关节后方入路,该手术入路不需要对大转子进行截取,不会对髋关节外展功能造成影响,操作较为简单,同时不会对机体软组织造成较大损伤,出血量较小,术后康复速度快等,但其术后很容易发生髋关节后脱位,有资料显示发生率为1%~10%[1]。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假体安放位置、机体髋关节后方组织术后支撑力改变等,所以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后方关节囊及韧带进行有效保留和修复十分必要[2]。本次研究就回顾性分析220例接受受髋关节后方入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切除或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证实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可有效避免脱位的发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接受受髋关节后方入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情况,其中102例患者关节囊及韧带切除(切除组),118例患者保留且修复关节囊及韧带(保留组)。切除组中男68例、女34例,年龄36~88岁,平均(61.5±5.8)岁,病因:股骨颈骨折45例、骨关节炎3例、强制性脊柱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9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68例行全髋手术、34例行半髋手术。保留组中男76例、女42例,年龄33~88岁,平均(61.1±5.2)岁,病因:股骨颈骨折50例、骨关节炎5例、强制性脊柱炎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7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80行全髋手术、38例行半髋手术。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硬膜外麻醉后行髋关节后方Moore入路,显露大转子和附着肌群;与转子间嵴紧贴,切断外旋短肌群;与股骨颈后方紧贴,剥离坐骨韧带,并且朝股骨颈方向,切开股骨颈上方,进入关节腔。对肌群应用丝线进行牵拉,暴露髋关节后方、股骨头和股骨颈,实施股骨颈截骨操作,或修整股骨颈残端,取出股骨头。切除组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和韧带得以切除,对其机体髋关节前方关节囊和韧带进行保留,保留组患者对其后方关节囊和韧带进行保留,若患者存在滑膜增生,则对内层进行切除。使髋臼得以显露后,对其开展清理和磨锉,按照向外扩展40o左右,向前倾15o的方位,置入髋臼假体,固定材料为骨水泥(骨水泥型假体)或螺钉(非骨水泥型假体),并采用聚乙烯内衬进行安装。对股骨颈截骨面进行显露,对近端髓腔进行清理和磨锉,采用股骨假体按照前倾10o的方位进行植入,固定假体后,对植入方位和深度进行检查。在转子间嵴上钻小骨洞3~4个,切除组缝合外旋短肌群至转子间嵴,保留组缝合复合瓣至转子间嵴,采用血浆引流管进行放置,对切口进行分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脱位发生率和末次随访髋关节活动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髋关节所具备的重要功能为负重,为了使髋关节的负重功能得到保留,就需要使其具备稳定的关节结构。髋关节是一种典型的球窝关节,其可进行灵活的活动,髋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的共同作用。关节囊外包裹着髂股韧带、耻股韧带以及坐股韧带,髂股韧带可对股骨头前脱位进行有效阻止,因此在髋关节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尽量保留髂股韧带[3]。坐骨韧带可有效提高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强度,由此避免或降低髋关节出现后脱位以及过度内旋。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保留关节囊以及坐股韧带,同时将其整合成复合瓣,在手术完成后为其开展修复,可使髋关节后方软组织的支撑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从而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得到有效恢复,使关节所具备的稳定性得以增强,从而有效避免术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相应方式处理后,在对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及韧带进行保留修复后,患者的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得以明显降低,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修复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B组术后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为1.84%,明显低于未对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及韧带进行保留修复的A组的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率10.55%基本相符[5]。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末次随访的髋关节活动度并无明显差异,提示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及韧带的保留与否,并不会明显影响髋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术中应尽量对患者的髋关节后方关节囊和韧带进行保留,同时对出现滑膜增生的患者,对其关节囊内层进行切除。

综上所述,为有效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术中应对关节囊及韧带尽可能保留和修复。

参考文献:

[1]冉学军,蒲川成,胡敏,等. 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J]. 临床骨科杂志,2015,18(3):314-317.

[2]张功林,甄平,陈克明. 髋关节后侧软组织修复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J]. 实用骨科杂志,2014,20(6):527-529.

[3]贾建波,禹宝庆,吴良浩. 微创 SuperPath 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11):938-944.

[4]冯明利,沈惠良,曹光磊,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21-123.

[5]江辉耀.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J]. 河北医药,2014,36(3):379-381.

论文作者:聂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论文_聂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