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冠礼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冠礼属“五礼”中的嘉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即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在历史上曾享有很高的地位,有完整而又繁琐的礼仪程序。魏晋以后,逐渐简化,并逐步走向衰落。冠礼的功能众多,如标志受冠者成人,让受冠者取得婚姻、治人、参加祭祀等权力以及参加军事行动的义务,等等。但是,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一、中国古代冠礼概述
《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认为冠礼是礼的始源。据研究,冠礼是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即成年礼)演变而来的。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都要参加“成丁礼”,然后才能成为本氏族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还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如参加生产劳动和对外战争等。在行礼之前,通常“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的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条件”[1]。世界上比较原始的民族和部落,普遍都有成丁礼。我国华夏族后来的成年礼是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根据《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等文献,完整的冠礼仪式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行礼前的准备工作
1.筮日、戒宾。筮日,就是通过卜筮的办法,选择吉日作为行礼的日子。《士冠礼》说:主人和各位有司都要“玄冠朝服”,“筮于庙门”。对此,《礼记·冠义》解释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又说:“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可见,古人对冠礼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所卜日子不吉,则需重新占筮选择吉日。戒宾,是指主人把举行冠礼的日期告诉宾,请他届时参加。
2.筮宾、宿宾。《士冠礼》云:“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乃宿宾。”所谓筮宾,就是挑选在冠礼仪式上为受冠者加冠的来宾。按照中国传统礼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筮宾在冠礼日的前三天举行,其仪式和筮日相同。然后,主人亲自去邀请被卜选出来的宾,这就是宿宾。宿,通速,约请、邀请的意思。
3.为期。即冠礼前一日在祢庙确定行礼的时辰,由宰代主人说,“质明行事”,也就是天亮时开始行礼。同时,“告兄弟及有司”[2]。
(二)冠礼正礼
1.陈服器。即准备加冠所需的各种用品,并在仪式开始前陈列出来。用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冠及衣服,有爵弁、熏裳、纯衣、缁带、皮弁、素积等;二是头饰,主要有栉、(黑缯)、笄等;三是与敬神及敬祖有关的东西,如醴或酒、勺、觯、栖、脯醢等。
2.就位与挽髻。行礼之日,主人在祖庙阼阶(即东阶)偏北的位置设好受冠者的席位,这就是《礼记·郊特牲》所说的“嫡子冠于阼”。阼阶乃主人之阶,在阼阶上举行冠礼,就意味着他已成为可以代父行事的成年人了。只有嫡子才能享受在阼阶行冠礼的权利,若是庶子就只能在房外行冠礼。冠礼开始时,主人从所站的阼阶下出发到大门外迎宾,而受冠者则“采衣,紒,在房中,南面”[2]。郑玄注云:“采衣,未冠者所服。《玉藻》曰:童子之饰也。……紒,结发。”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以衣服和修饰等外在特征作为标志来区分幼童和成年人的。受冠者从房中出来后,由赞冠者(帮助主宾加冠的人)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再用把头发系好,以便加冠。
3.加冠。是冠礼的中心环节,由主宾为受冠者加三次冠,受冠者须相应地改换三种服装。初加缁布冠,穿玄端、缁带、赤而微黑的蔽膝。再加皮弁,穿素积、缁带、素蔽膝。后加爵弁,穿熏裳、纯衣、缁带等。每次加冠后都有祝辞,如初加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2]
4.宾礼冠者。即主宾以甜酒款待受冠者。筵席设于室门西边,受冠者坐在席西端,面朝南;宾从室门东边走上前将甜酒授给受冠者。受冠者在西边下拜,然后接受;与此同时,宾也要在东边答拜。
5.拜见母亲。受冠者从席上下来,到席子南端面朝北坐下取些肉脯,然后自西边台阶走下,到东边的小门外拜见母亲。“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2]
6.命字。命字由宾主持。宾云:“礼仪既备,令月吉辰,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2]
(三)正礼后诸仪
1.见兄弟、赞者及姑姊。取字后,主人将宾送出庙门,并提出宴请宾。宾许。之后,受冠者见兄弟、赞者,入内见姑、姊。
2.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等。受冠者改穿玄冠、玄端、赤而微黑的蔽膝,带着礼物去见君、卿大夫、乡先生。玄冠是当时通行的礼帽,在祭祀、上朝之类的正式场合使用。受冠者戴玄冠去见亲属及国君、卿大夫等,表明已正式“成人”。
3.酬宾、送宾。主人用醴招待宾,又以一束帛、两张鹿皮酬谢宾,最后将宾送到大门外。另外,主人还要派人将招待宾用的牲肉送至宾家。
以上是一场完整冠礼的全部过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冠礼都要严格遵循此程序,甚至在《士冠礼》中便规定了诸多例外,如“冠者母不在,则使人受脯于西阶下”,“若孤子,则父兄戒、宿(再戒)……”等等。而且,由于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等差异,冠礼程序也可繁可简。据《大戴礼记》等书记载,诸侯的冠礼是“四加”,即在三加之外又加一玄冕;天子则为“五加”,是在诸侯“四加”的基础上,加衮冕。当然,普通百姓一加缁布冠也就足够了。
与男子冠礼相适应,女子的成年礼是笄礼。《礼记·丧服小记》云:“许嫁笄而字之,死则以成人之礼。”《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亦云:“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笄礼的功能和冠礼一样,都是标志成年的。《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子通常在15岁许嫁之时行笄礼,结发加笄,同时取“字”。行礼时,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然后,还要对此女进行妇德教育,使她能为人妻。女子到20岁,即使还未许嫁,也要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此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但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尚有古笄礼之意。
二、冠礼的教育功能
(一)礼教的本质功能
冠礼是中国礼教的一部分,要探究冠礼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先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礼教”的本质功能。礼教,它植根于礼的本质之中,所强调的是“敬”。“敬”有“对己”和“对人”之分:对已是尊重自己,对人则是尊重他人,其目的是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本质上说,礼教乃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要将人的视、听、言、行制约在礼教之中。礼教又叫礼法,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但是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却不同于法律。司马迁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于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3]可见,前者主要是用以预防的,而后者主要是用于救治的。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群体生活中的许多偏差行为都不受法律的制裁,但人们一般都不会胡作非为,这就是礼教发挥作用的结果。
礼教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冠礼作为中国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具有教化功能。
(二)冠礼教育的目的
德国教育家布雷岑卡说:“在规范概念的意义上,教育目的意指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设想和有关一个或多个受教育者的人格状态或者人格特征,它们不仅应该变成为现实,而且受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教育而有助于它们的实现。”[4]即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可能性、不确定性的一种假设和设想,认为受教育者可能会达到的人格状态、人格特征的一种预设。这意味着教育目的要么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要么是这主观心理现象客观化表现的文化现象。它形象直观地表明教育目的是教育者把自己的希望、意愿和理想通过教育作用于受教育者[5]。
冠礼作为成年礼的一种,其教育目的自然是要让受冠者“成为一个人”,即成人。那么,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能算是成人呢?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6]这样的“成人”几乎为“完人”,显然不是成人礼中所说的“成人”。成人礼中的成人,是名词,指成年人;或者是动词,指成年,成为人。前者在古代有种种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1)年龄。礼制上一般以男子20岁为“成人”,“男子二十,冠而字”[7]。当然,还有其他看法,如“十二岁说”[8]、“十五岁说”[9]、“十九岁说”[10]等。(2)生理上的成熟。20岁之所以被定为成人的年纪,是因为此时男人已有生育能力了。(3)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4)心智的发达。这是一个连续成长的过程,要经过十多年才能完成。(5)对伦理与社会生活准则的自觉认同。这就是《礼记·冠义》中所说的“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成人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11]。
(三)教育的过程与内容
冠礼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冠礼教育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致分为仪式前、仪式中和仪式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冠礼仪式前的教育活动。《礼记·内则》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同书《学记》篇也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古人8岁入小学,则“小成”应在15岁,“大成”应在17岁。上述学习内容,既有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如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但更多的则是文化规则,如经书、礼仪、文学、舞蹈等。当这些学业完成以后,就表明此人已能按照这种文化体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可以作为本社会的正式成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冠礼。从实质上看,冠礼仪式就是儿童期这十多年学习效果的终期考核和验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是一切之首,而冠礼则是“礼之始也”,一个人一旦加冠,就要自觉地遵循成人的礼仪,所以古人说:“冠则成男女之德也。”[12]
女孩的教育与男孩相比有很大不同。《礼记·内则》云:“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这里,“十年”是指十岁,“姆”是指女教师。郑玄注《仪礼·士昏礼》云:“妇人五十无子,出不复嫁,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矣。”“婉娩听从”之类就是所谓的“妇道”,后世更明确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行为修养、性格脾气、语言谈吐、穿着打扮到生活操作等方面都对女性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经过数年的教育,到15岁左右,女孩就可以举行成年礼(笄礼),之后便可以谈婚论嫁了。
冠礼仪式中的教育活动,可以说贯穿于冠礼的全过程。从冠礼举行前的筮日筮宾,戒宾宿宾,器物陈设,到仪式过程中来宾和父兄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是对年青人的礼仪教育,而宾在每次加冠、行醴礼或醮礼及命字时对受冠者所说的祝词,冠礼后卿大夫、乡先生的赠语,显然都包含有道德和理想教育的内容。如要求受冠者“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敬尔威仪,淑慎尔德”[2],“成人在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13]等等。
冠礼教育活动并没有随冠礼仪式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在继续进行着,并且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如《礼记·内则》云:“二十而冠,始学礼……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
(四)冠礼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1.冠礼教育的主体
冠礼是一个长翅的过程,因而冠礼的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也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许多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有:
(1)父母及家族中其他尊长。从儿童呱呱坠地甚至在孩子降生之前,父母及其他尊长就开始了对新生命的教育,这就是古代的胎教。如文王之母大任,“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以胎教也”[14],成王之母“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处不踞,虽怒不詈”[15],孟子之母“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16]等等。其实,孩子出生后,父母在门上悬挂弧或悦,也是对子女的一种礼俗教育。至于前文所引《礼记·内则》中关于幼儿期教育的内容,显然施教者都是以父母为主的家人。当然,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保姆和兄长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若是孤儿,则孩子的祖父、诸父、诸兄等亲属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职责,这在《士冠礼》和《礼记·内则》等文献中都有反映。在冠礼仪式上,父母等尊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当然更是对子女的礼仪教育。
(2)专职教师。《礼记·内则》载:孩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时,“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到孩子十岁时,须“出就外傅”;《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学”有小学与大学之分。所有这些学校都各有专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两周以后,随着公、私学校教育的日益发展,富家子弟纷纷入学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后世甚至有老师亲自为学生行冠礼的。如南朝梁时,著名学者范缜就由其恩师刘行加冠礼[17]。
(3)冠礼仪式中的各位来宾,尤其是主宾和赞者等,在冠礼举行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是受冠者及其他参与者学习有关礼仪知识的活教材。青少年通过一次又一次观看别人的冠礼过程,感受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了有关知识。
(4)国君、卿大夫、乡先生等。《士冠礼》记载:受冠者行过礼后,要“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这里,“乡大夫”的“乡”字,为“卿”字之误。依惯例,在新冠者拜见时,作为尊长的卿大夫、乡先生都要说些祝福、鼓励或告诫的话,如春秋时晋国的赵武在行冠礼后,先后拜见了栾武子、中行宣子、范文子、郤驹伯和韩献子等人,被拜访的每个人都说了一番赞美或告诫的话。其中,范文子说:“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韩献子教导说:“戒之!此之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12]
2.冠礼教育的客体
教育客体指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希望“成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追求,而是整个群体共同的追求。
(1)受冠者本人。受冠者是冠礼的主角,是主要的受教育者,整个冠礼仪式都围绕着他来进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须多费笔墨。
(2)受冠者的兄弟。在受冠者接受父母、老师及其他尊长教育之时,其兄弟们往往也是受益者。在举行冠礼前,随着“好日子”的临近,他们同样充满了期待,其兴奋、激动程度常常不亚于受冠者本人。在冠礼仪式举行的过程中,他们作为参与者身临其境,更是在庄重严肃的气氛下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礼仪观摩课。这就是《仪礼·士冠礼》所说的:“兄弟具在,以成厥德。”(注:此处从本师杨天宇先生《仪礼译注》。郑玄《注》曰:“兄弟,主人亲戚也。”)《宋史·礼志》也说:“授尔元服,兄弟具来。”[18]仪式结束之后,受冠者及教育者的言行,仍然对受冠者的兄弟们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3)参加冠礼的其他人。参加冠礼仪式的其他人,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成年人,通常同时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借助冠礼仪式强化、加深并修正自己对冠礼等礼仪的认识。
(五)教育方法
冠礼教育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父母及家人言传身教,教师精心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嘉宾、卿大夫、乡先生谆谆告诫,现场演示和情景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无声和有声的教育方法,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与教育客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冠礼教育,特别是冠礼仪式上的教育,具有情景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给受教育者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它与受冠者的向往、期待、憧憬、兴奋和盼望等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又与冠礼的其他参与者的张罗、期待、盼望和兴奋交织在一起,个体、群体以至现场的器物摆放、庄重气氛、每个人的仪表言行等因素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整体的教育方法。
三、中国古代冠礼教育功能评价
(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民尤其是贵族集团的文化素质
每个受冠者都要经过多年的全面教育,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待一一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参加最后的验收——冠礼,这显然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尤其是作为统治者的贵族集团的文化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礼仪水平
冠礼教育非常重视礼仪方面的内容,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简单的礼仪知识,如谦逊礼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一直到冠礼仪式举行以后,还要继续学习礼仪知识。可以说,礼仪知识是一个人必须长期甚至是终生学习的内容。由于冠礼是一种具有很强普适性的礼仪,几乎涉及全社会每一个成员,即使是在冠礼仪式日趋简化的时代,人们仍然十分注重礼仪的学习和成人意识的培养。如此代代相传,中国便成为举世闻名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
(三)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受冠者在成年前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如天文、地理、算术、书写、驾车、射箭等。这些知识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大大增强个体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四)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长期的成年教育,能够有效地强化社会成员的成人意识,增强其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受冠者在接受了十多年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后,才能参加本民族特有的成年礼仪式——冠礼,由此取得作为本民族(或部族)正式成员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如婚姻、治人、参加祭祀与战争、了解本家族或氏族的历史以及秘密等等,特别是有权佩戴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成人标志——挽髻戴冠,显得非常典雅,所以古时华夏族人总是以“衣冠礼乐”自居,而瞧不起其他民族的成人标志如拔牙、染齿、纹身以及披发左衽等习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夏族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反映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成功。
当然,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缺陷,如欠缺锻炼未成年人意志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冠礼仪式本身具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色彩,等等。
总之,冠礼是古代人生礼俗的关键内容,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在冠礼的诸多功能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深入研究冠礼特别是它的教育功能,弄清不同历史时期冠礼教育的目的、主客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的变化,认真地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改进当今的青少年教育,解决青少年教育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