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论文_陈华丽

安仁县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600

摘要:目的:探索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26%,且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运用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1]是一种深静脉置管术,其最早于1929年被运用于临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PICC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输液治疗等治疗中。PICC置管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能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但是,PICC长期置管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何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41.9±11.6)岁;导管留置时间在10d-164d之间;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21-60岁之间,平均(42.3±11.5)岁;导管留置时间在8d-166d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根据PICC置管中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1.静脉炎。PICC置管后易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前者最为常见。在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护理上,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血管,选择弹性好、管径较粗的血管,接着根据血管选择导管,以减少导管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在送管过程中要动作轻柔,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在置管成功后指导患者合理进行置管侧肢的活动。告知患者在置管后3d内放松术肢,不得有剧烈活动,以减少血管壁与导管之间的摩擦。若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则立即抬高手臂制动,并给予硫酸镁治疗。2.导管堵塞。长期输入高糖药物沉淀容易导致导管堵塞,输液完未及时进行冲管、冲管方法不对容易导致导管堵塞。本次研究在PICC置管前对患者进行导管堵塞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认知水平。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浓度调节滴速,对高渗液体采用间隙输入方式,先输入乳剂,后输入非乳剂[2]。输液完后立即行脉冲式封管技术。不输液期间,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导管冲洗,且每周更换肝素帽。在出现导管堵塞后,立即先摄X线片,排除导管异位、折叠等异常现象,确定为导管堵塞,将输液的三通管连接,使导管成负压进行抽吸,接着往导管中推注尿激酶稀释液2ml,保持30min,利用溶栓抽吸使导管恢复通畅。3.导管相关感染。在置管过程和置管后的维护护理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包括帽子、口罩、手套、手术巾等均必须采用无菌防护手段。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干燥,定时更换贴膜。每次换药时用碘伏,每周进行2-3次,预防感染。当出现局部感染时,立即采用庆大霉素与生理盐水溶合进行湿敷,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持续3-4d;若为局部脓肿,则立即拔除导管,切开排脓[3];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此时应怀疑是否出现导管感染,并立即拔管,剪下导管前端1cm左右进行细菌培养,在24h内患者体温下降则表明为导管感染,接着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抗生素治疗。4.导管破裂。若导管破裂,则应立即拔除,并嘱咐患者卧床休养,用手指压迫导管远端处的血管,行静脉切开术将破裂的导管取出。我院选用管壁平滑、材质优良的导管,对患者血管的刺激性较小。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导管插入时间、深入、臂围等基础信息,指导患者认识导管置管的相关意外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不得负重,不得增加对置管侧肢的压力,不得将导管直接浸泡在水中,以免导管感染。并要求患者每隔2d来医院进行一次导管的护理,对导管进行冲洗,保证其通常。更换敷料,并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松动、脱落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数据资料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静脉炎,1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导管堵塞,发生率为12%;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静脉炎,2例导管相关感染,2例导管破裂,4例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6%;组间对比,P<0.05。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对照组为;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PICC置管是通过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的尖端定位于深静脉,使得大流量的液体或药物顺利直接到达患者的中心静脉,该方法由于不会迅速稀释药液,故而能有效发挥药效,而且无需多次穿刺,能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故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对于预防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根据PICC置管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而实现规范各个环节的护理操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如:机械性静脉炎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血管选择不当、导管选择不当、置管操作不当等均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内膜出现损伤,进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在观察组中,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需要输入药物的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血管,接着根据血管来选择导管,基本原则是不对血管内膜造成过大刺激性。以轻柔的送管减少对血管内膜的影响,并在置管成功后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对PICC导管的认知水平,从而注意避免对置管侧肢造成压迫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仅出现2例静脉炎,且发现得早,经过对症处理后迅速得以缓解;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5例静脉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而且经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认识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并采取预防护理对于减少置管后的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护士必须掌握PICC置管技术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处理,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促进患者进行自我导管管理,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萍,李莎莎,张庆等.质控小组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11):1125-1127.

[2]杨艳.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2):263-265.

[3]李美清,史甲芬,邹翠莲等.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20-22.

论文作者:陈华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论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论文_陈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