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儿科 甘肃平凉 74469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AST、LDH、LDH1、CPK、CPK-MB。结果: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中重度、轻度、中度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属于临床常见病症,患儿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前提下,将累及心肌,引起心肌酶升高[1],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2],患儿的缺氧时间越长,心肌酶升高就越明显,其心肌损害就越大。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心肌酶的关系,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酶检查,现报告如下。
1 患儿的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患儿的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儿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另选择同时段我院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40例新生儿年龄为3天,男性共27例,女性共13例,平均体质量为(3200±100.74)g,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分娩。
对照组40例新生儿年龄为3天,男性共26例,女性共14例,平均体质量为(3247±100.93)g,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分娩。
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均符合1990年济南会议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其中包括14例轻度患儿、16例中度患儿及10例重度患儿,且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伴有其他疾病的患儿排除在外,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心肌酶检查,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进行心肌酶测定,使用日本岛津CL73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测定,使用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查心肌酶水平,具体的检测指标包括AST、LDH、LDH1、CPK、CPK-MB。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进行观察。
对重度、中度、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进行观察。
1.4 数据处理
AST、LDH、LDH1、CPK、CPK-MB水平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以95%作为可信区间,AST、LDH、LDH1、CPK、CPK-MB水平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当两组患儿的P值小于0.05时,代表两组患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注:与重度相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其临床危害性较大,患儿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前提下,可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器官损害[3]。相关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4],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心肌呈现缺氧状态,患儿容易产生氧自由基反应,心肌细胞的生物膜受损后,其通透性也随之增加,各项心肌酶指标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且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和心脏受损具有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度、轻度、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AST、LDH、LDH1、CPK、CPK-MB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重度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这说明了心肌酶的增高程度和脑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5],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无临床症状时心脏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累,患儿一般伴有心功能不良情况,心电图和心肌酶改变先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心肌酶的筛查,及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有效诊断[6-7]。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与正常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且病情越严重,各项心肌酶指标的参数值越高。
参考文献:
[1]朱勤.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26-1227.
[2]孙勇,刘粤鄂,辛祖超等.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新生儿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6):345-348,352.
[3]吴明,陈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改变及意义探讨[J].黑龙江医学,2014,38(3):285-286.
[4]邹爱玲,张金彩.心肌酶增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849-851.
[5]贾文婷,马兰,王静等.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4):570,599.
[6]刘敏,钟清华,钟水娇等.心肌酶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93-394.
[7]聂丹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18-119.
论文作者:陈彩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心肌论文; 缺血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脑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水平论文; 《中医杂志》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