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海穴论文_孟丹

浅析气海穴论文_孟丹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本科在读;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气海又名脖胦,主乎人身之气,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其主治真气亏虚、元气不足以及下焦病变。本文主要从古代文献记载以及临床应用案例中阐述气海的功用。

[关键词]:气海穴;元气;气机;下焦病变

1.腧穴定位:

位于脊柱区,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2.古代文献记载:

2.1《针灸甲乙经》:“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

2.2《铜人脸穴针灸图经》:“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冶脐中冷气上冲,心下气结成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妇人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露不止,绕脐污痛。藏气虚惫,真脏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途”;“气海者……生气之海也。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痉,悉皆灸之。”

2.3《针灸资生经》:“《难经疏》,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

2.4《千金方》:“主少腹疝气,游行五脏,腹中切痛”、“胀满瘕聚,滞下疼冷”。

1.主治病症

3.1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多由肝肾阴阳失调,阴虚火旺导致肝阳上亢所致。贺普仁[1]嘱患者用艾条每天温灸气海穴20 min,坚持一段时间。治疗1周后患者自觉头晕、头痛及睡眠症状有所缓解,血压:130 /80 mmHg。治疗3周后,头晕、头痛消失,睡眠症状完全改善,情绪平稳。由此可见,气海穴主乎人身之元气,且其位置在前正中线上,属任脉穴,可“从阴引阳”,同时借助灸法的温热效力,可“使火气以助元气”,从而起到平衡肝肾阴阳的作用。

3.2下焦病变

3.2.1遗尿

孙毓[2]治疗6岁遗尿患儿,诊断其肾阳不足证型,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采用艾条灸气海穴,每次40一6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并出现热感向下传到扩散,同时灸双侧足三里各10分钟,补养脾胃之气,化生气血,补后天以养先天,是肾阳充足,可以温煦固摄。5次治疗后后,病情明显好转,继用上法治疗,10次后病情痊愈。

3.2.2遗精不育

临床上对于肾阳不固,精关不固的遗精证,通常采用气海穴为主穴,辅助配合其他穴位,来补养气血,温肾助阳。配伍命门、志室、三阴交等,来补益肝肾,调补气血,温肾助阳;配伍肾俞、大赫、精宫、太溪等穴,可以滋阴补肾,调补肾气,主治肾精亏损,肾阴亏虚所致的不育,证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虚烦不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阳痿

孙毓[2]治疗肾阴亏虚,命门火衰型阳痿老年患者,主症见头晕口眩,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数。治疗采用气海穴向下透刺达关元穴,得气后,采用重插轻提的补法,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同时针刺太溪穴,滋补肾阴,疗效显著。

3.3内科虚症

3.3.1脾胃虚症

如胃下垂,系指胃隔韧带与肝胃韧带无力或腹壁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的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胜玉歌》云:“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陈静子[3]记载杨兆钢采用芒针针刺法,主穴为气海,配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针刺时先用补法针气海穴,针感缓缓上行至脐上为度,后急出针,急按针孔;后针关元以轻捻缓进,二穴针后可加灸法,来温阳补气。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腑会,针刺时轻捻缓进使针感下行;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捻转泻法;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足阳明经的合穴,采用烧山火手法,来温阳补气,助气行血行。在本治疗过程中,采用芒针,其刺激强度与毫针不同,所以使针刺治疗的效果更优。

3.3.2中风偏瘫

孙毓[2]治疗中风日久患者,其舌淡脉弱,肢体无力,疲软,并伴有气虚日久,气虚血瘀症。独选气海穴,给以针与灸相结合,留针30分钟,再灸30分钟,持续一个疗程(10次)后,病人自诉右侧下肢活动较前有力,连续三个疗程后,右下肢无力症状消失,活动同左。通过针与灸并用,再用补法,从而活血行气之功,使瘀滞得散,气血重新得以濡养筋脉。

3.2.3肺气虚哮喘

气海属任脉穴,总督一身之阴气,针刺或艾灸气海穴,可调补阴阳及气机。王燕等[4]认为,以补法针刺于本穴,可治疗阴虚肺热型肺痨,如咳嗽咯血、骨蒸盗汗者,可配伍肺俞、关元、足三里等穴,来通调肺气,补益正气。同时对于以素体肺气虚,易感寒,少气乏力,腰膝酸软的肺肾两虚型哮喘,针灸气海穴也可达到温肾固阳,补气养血的功效。

2.小结

“穴性不明,扎针不灵”,位于任脉的气海穴,为调节周身之气机,总督一身阴阳之气,并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赞誉。其主治因元气不足、气机失调等一系列与“气”有关的病症,如气虚导致的中焦脾胃虚弱引起的眩晕、胃下垂,甚至中气不足所致的清阳不升之证,如耳鸣、泄泻等症;如气虚血瘀之证,“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若气虚并导致血瘀症,如气滞血瘀型的中风偏瘫症等。另外,气海穴位置在身体下焦,故可以治疗下焦疾病,起到温肾助阳、暖宫驱寒、补益正气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遗尿遗精、宫寒不孕、尿闭淋症等疾患。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穴固然重要,施治方法同样重要,在气海穴的应用过程中,多采用补法而非泻法,多采用针刺或者针灸结合法,另外还需注意根据相关证型,选择合适的腧穴配伍,并根据《九针十二原》提出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针灸治疗原则,施以合适的补泻手法,才能“气至病所”,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彩悦,李岩,苑婷.贺普仁教授温灸气海穴治疗高血压病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57-58.

[2]孙毓.试论气海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40.

[3]陈静子,李岩琪,李晓梅,宋晓莉,郭义.杨兆钢教授气海穴芒针深刺临床应用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49-51.

[4]王燕,李东.试论气海穴的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2):26-27.

论文作者:孟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浅析气海穴论文_孟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