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陈云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试论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陈云用很大的精力从事党的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党建理论。他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大力培养和选拔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鉴于党内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陈云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达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党建理论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陈云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一至理名言,是陈云于延安整风后,在仔细研读毛泽东著作和认真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教训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科学论断。它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不唯上”就是不要对上级指示和决策机械地照抄照发,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不唯上”也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而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陈云所说的:“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 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2〕“不唯上”更不是不要党的纪律和中央权威,而是要求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不唯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反对教条主义。陈云多次讲“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3〕, “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4〕,要“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者结合起来。”〔5〕“不唯书”不是主张不读书,而是要求认真读好书,真正掌握马列主义理论。
“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陈云多次讲:“我们常讲实事求是。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6〕“只唯实”就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前进。 陈云多年来就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早在1958年他就指出:“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7〕1984 年他又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8〕只有如此, 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呢?陈云在实践中归纳出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所谓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9〕,使认识比较全面。所谓比较,“就是上下、 左右进行比较。”〔10〕所谓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11〕
二、严肃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主张要严惩腐败分子。
早在我们党成为全国执政党以前,陈云就十分重视党风建设问题。他根据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经验,预见了“当权的大党,领导干部很可能成为官僚。”〔12〕因此他主张“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13〕
执政后,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变了,正如陈云所说的:“从前在瑞金、延安时,想腐化也很难,现在腐化很容易。”〔14〕由于执政,党的地位也变了,权力腐蚀的危险增加了,一些“党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各种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15〕,称王称霸,由人民的“公仆”变为脱离群众的“官老爷”。因而,陈云及时告诫全党:“我们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改革开放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与此同时,党内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滋生和蔓延。这些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威信,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坏了党的声誉,已经引起党内外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大背景下,陈云向全党敲起了警钟,“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17〕他还认为,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会严重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18〕并多次强调,如果全党不引起注意,不严惩腐败,就会“使党失去民心。”〔19〕
如何消除腐败现象呢?陈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另一方面,要对以权谋私的干部绳之于党纪国法。“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雷厉风行,抓住不放,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20〕
三、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要党有力量,必须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而全党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陈云运用毛泽东的这些重要思想,提出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思想,并对此做了理论阐述。
第一,要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陈云在论述民主和集中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民主,才能集中。”〔21〕并认为发扬民主就是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不怕人家讲错话,就怕人家不说话。”〔22〕“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23〕但是,“民主又必须集中。”〔24〕如果不讲集中,不讲统一,不讲服从,而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少数人的行动不受多数人意志的束缚,那末,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不可能达到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就没有战斗力。因此,他认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是一个也不能少的。”〔25〕
第二,要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
是非关系是党内各种关系中的一大关系。怎样才能辨明是和非的关系呢?陈云认为,一是党组织要讲公道,并要“主持公道”〔26〕,“否则,就会助长混乱,不能解决问题”〔27〕。二是“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28〕只有我们党内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29〕三是要“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30〕就是说,谁是谁非,要严格按照集体生活的原则,开诚布公,以诚相见,正面地坦率地讲出来。陈云特别强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应从领导做起。”〔31〕这也是健全党内生活制度的关键。
第三,要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陈云指出,“在我们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每个党员都有在党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权利,但又必须有服从决定、积极工作的义务。”〔32〕每个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党组织的一个分子,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一个组织中,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组织的分配,执行党组织的决议,接受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
四、特别强调党的支部应该成为团结群众的坚强核心和堡垒。
在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中,陈云是第一个有专文论述党的支部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他关于支部建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其一,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陈云指出:“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33〕并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党的一条重要的组织原则:党的基层组织按生产和工作单位而建立。因而党支部成为党的整个组织肌体的细胞。我们党正是通过千百万个党的支部,把所有党员严密地组织起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基层,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严密整体,才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党。
其二,党支部应成为团结群众的坚强核心和堡垒。陈云认为,“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34〕,是党在群众中最基本的工作单位,同群众的联系也最密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分布在各行各业之中的党支部,才能最终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具体行动。同时,群众的思想情绪和愿望,只有通过党支部,才能不断地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使党的政策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使党同群众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党支部就成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陈云还根据历来党的建设经验指出:“只有党的支部真正成为群众核心的时候,那个党才是一个巩固的党,那个支部才是党在群众中的堡垒。”〔35〕也就是说没有坚强的党支部作为基础,就没有巩固的党。而衡量一个党支部是否坚强巩固,最主要的就是看这个党支部是否真正成为群众的核心。
其三,努力建设纯洁、健全、得力的党支部。陈云指出,“支部不但要在组织形式上具有核心的堡垒的姿式,而且要在实质上真正能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36〕由此,他对加强支部建设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首先,必须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支部领导机关的健全与否,对于党的任务的完成有决定的作用。”〔37〕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无法搞好支部建设。因而支部的党员必须选举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忠实执行党的政策、作风正派、有工作能力并为大家所信服的党员作为支部委员、支部书记。其次,党的支部必须教育好和管理好党员。如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要监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党员中间各种脱离党的理论、政策、党规、党法等错误倾向。最后,党支部还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支部在周围群众中间工作的好坏是测量支部工作好坏的尺度。”〔38〕只有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谈得上成为群众的带头人。
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要大力培养和选拔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他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39〕“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40〕他还把党的干部政策概括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必须善于使用干部”、“必须善于爱护干部”三个方面。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这些基本观点,陈云进一步作了发挥,使党的干部政策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为了考察和选拔干部,陈云认为挑选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41〕即“德才并重,以德为主。”〔42〕
(二)合理使用干部、关心爱护干部。陈云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党的干部政策,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用人之道。他把这个“用人之道”简洁地概括为十二个字: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才会有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
(三)热诚地团结党内外干部。我们党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分布在四面八方。陈云十分重视党内干部的团结,认为党的各类干部都要用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的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团结奋斗。同时,陈云也很重视党与非党干部的团结,发出“竭诚欢迎广大的党外人士与我们共事”〔43〕的真诚呼声。他强调:歧视、排挤非党干部,“脱离党外人士”,是党性不纯的表现。“礼贤下士、尊敬贤能是共产党员应有的风度。”〔44〕陈云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论述,对我们当前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的政策也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注释:
〔1〕〔7〕〔8〕〔15〕〔17〕〔18〕〔19〕〔20〕〔21〕 〔22〕〔23〕〔28〕〔29〕《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34、299、294、309~310、245、247、295、245~246、 178、247、216、246、246页。
〔2〕〔3〕〔4〕〔5〕〔6〕〔9〕〔10〕〔11〕《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80、106、125、142、223、 314、315、315页。
〔12〕〔13〕〔24〕〔25〕〔26〕〔27〕〔30〕〔31〕〔32〕〔33〕〔34〕〔35〕〔36〕〔37〕〔38〕〔41〕〔42〕〔43〕〔44〕《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版,第154、154、243、243、151、242、242、117、243、79、82、99、81、81、82、146、147、176、179页。
〔14〕〔16〕《陈云文选》(1949~1956), 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30、230页。
〔39〕〔4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55、4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