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香 田恩娇 相飞飞 郭洋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 256603
摘要:本文针对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提高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期、后期安全护理的有效性。手术室围术期的护理资料和护理经验,为安全护理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护理实践工作中,可以找到了几种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防范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增强护理人员对待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从而实现减少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围术期,安全护理;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当前护理学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护理工作的分工更加精细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护理过程以及护理质量,和不同的医疗专业、护理对象密切相关。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各种侵袭性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再加上不同的病患对象对医疗行为的反应不同,使得影响护理安全因素有所增加,因此提高护理安全性,已经成为各个医疗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最近几年来,医疗纠纷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手术室作为特殊科室,不仅具有多层次、复杂性的特点,而且工作量、工作程序以及涉及专业,是其他科室所不能相比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护理安全风险几率相对较大。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影响,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成为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根据2003年至2008年所记录的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记录和工作总结,从中找出不安全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应措施,从而降低医疗纠纷数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手术室围术期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
常见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医疗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操作,造成患者输液创口发生感染,或者出现患者手术创口术后感染;由于手术的医疗器械配备不足,或是医疗器械没有得到有效保养,不再具备优良性能,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室物品数量清点出现差错,或是没有及时进行物品使用登记,造成手术过程中出现状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在手术台数较多时期,发生接错患者,或是实施错误手术部位的情况;用于患者的治疗药物出现错配、错输,或是给患者输入了异型血;由于电刀电极放置混乱,造成患者烫伤或是灼伤;患者的病理标本丢失,或是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程序造成标本损坏;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造成麻痹、压疮;手术室的麻醉药物由于管理或使用出现问题,造成爆炸;患者接送过程中,长时间无人看护,造成患者坠床等不良后果;对患者手术记录有失客观,不够详细,为今后的护理工作留下安全隐患;手术室内部空间没有经过认真消毒,造成医疗场所内部出现院内感染。
二、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法律意识不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强弱,关系到患者手术质量的好坏。医疗卫生系统针对医疗护理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了规范。如果护理人员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就会出现护理安全事故。手术室各项工作都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伤害。例如开错患者手术部位、用错药等。
(二)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不断的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护理水平,才能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需要。
(三)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当,工作压力过大
在我国当前医疗体系中,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配置数量,没有真正落实卫生部编制的人数要求,尤其是缺乏精通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实践工作中,加班加点工作非常普遍,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损害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容易造成医疗场所的交互感染,对患者恢复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针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一)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护理安全培训
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对相应的医疗法律法规有清楚的认识,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的认识,是医疗机构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医疗机构可以针对护理人员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和护理安全知识,进行定期培训,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程序完成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失误。对于护理工作中必须进行书面资料的整理,要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的进行记录。
(二)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通过专业的理论培训和专业的技术实践操作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效降低由于护理专业技术所造成的护理安全事故的发展。专业技能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组织护理人员听专业讲座,也可以组织术前讨论,还可以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护理专业的继续教育,从理论上实现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的目的。在实践工作中,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要对患者的病历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和术后要对医疗器械等物品数目进行清点,并对医疗器械功能进行维护。最后把物品信息进行书面记录。
(三)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配置
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要合理,通过优化确保护理的安全性,通过不同级别、层次的护理人员的优化配置,降低他们工作压力,避免超负荷工作,实现加强护理安全保障的目的。当前医疗系统中,在现有的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中,可以通过弹性排班制度,增加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安全性。
(四)制定和完善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质控制度
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质控制度。建立由不同的科室、班组以及个人,组成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手术室的基础、环节、终末三个环节进行有效质量控制,要求体系中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各司其职,对护理信息及时汇总,对护理经验及时沟通,加强事前控制能力,提高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欧阳冰玉.关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 , 当代医学,2015-07-25.
[2]龚平.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5.
[3]刘金芳; 于静.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20.
邮寄地址: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联系人:孟淑
电话:13793453831
论文作者:李占香 田恩娇 相飞飞 郭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手术室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医疗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论文;